易圖講座 第57講 清代的易圖——沈映鈐的《易卦變圖說》
第57講 清代的易圖——沈映鈐的《易卦變圖說》
沈映鈐,號退庵,武林(今杭州)人。鹹豐十年(1860)刻手抄本《易卦變圖說》一卷於正文堂。是書作者不詳。按沈映鈐後記曰:“右易卦變圖說一卷,為曾王父賡堂先生手抄本。卷章節附注雲丙辰在京寓,借謝山處本抄。按,謝山全先生,舉雍正壬子京兆試,與曾王父為同年生。此蓋丙辰計偕時所借抄也。編首不著撰人姓氏,或疑即謝山所著。然考經史問答,於易變頗斥瞿塘來氏,以為繁溷。而是編謂來氏錯綜之法最有綱要則非全氏之書也。其別白諸家,本之梨洲黃氏,甬東之學皆宗南雷,則似為鄞人所著。”是書輯漢魏以來迄清初之卦變圖及說,有虞翻、乾寶、李挺之、程頤、沈該、朱熹、來知德、毛奇齡諸家之卦變說與圖,又有黃宗羲卦變論、歷代諸儒非卦變說、反覆九卦圖說等內容。以其中錄有毛奇齡《推易始未》內容推之,則是書當作於清代康熙後期或雍正年間。
《易卦變圖說》是一本集歷代卦變圖與說並間附論說之書。序曰:“卦變之說不始於孔子也。否泰之彖曰大往小來、小往大來,是文王已言之矣。損六三之爻辭曰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是周公已言之矣。是以漢儒自京鄭荀虞以至陸績蜀才崔憬之徒,皆以卦變解經,為易中一大節目。顧當時三聖人卦變之旨,必有一定體例,而後世不得其傳,乃不得已各以其說求合於經。或以正變,或以反對,或以旁通,或以乾坤為主,或以兩爻互移,或兼六子,或專主十辟,或以一爻至六爻遞變為次序,或以一陽至六陽相生為推移,各守師承。則此然彼否,均多謬戾。則左支右吾,而卦變之說於是大壞。因之有憤其說者,謂得意忘言,得言忘象,彌縫多缺,不如盡廢之為得。然而,何可廢也?聖人以卜筮作易,象數義理一時俱到,倘謂專主義理,而象數在所不論,聖人不若是之偏。今象數之不見於經,斥之可也,既質之經而確有明文,而以後儒失傳之故欲廢其說,是毀經也。其可哉?予觀漢晉諸儒註疏,凡後儒諸說,蓋無一非所得者,後儒特因其說而推衍之。惜乎其書不盡傳,而蛛絲馬跡存什一於千百,僅有李氏集解一書。近儒董守諭著卦變考略,毛奇齡著推易始末,皆賴是書追尋墜緒,以為變學之祖。余因撮其說而列之為圖,使學者有所考見焉。”
卷首“漢魏六朝諸儒卦變圖”乃作者自作圖,將漢晉諸儒卦變之說“分注其門例”於六十四卦之下,“以為讀宋儒書者緣起也”。按曰:“漢晉諸儒言卦變者,以京荀虞蜀四家為盛,然大抵無有專主一說者”,謂宋儒雜卦主變說與元儒六子主變之說,皆是“自漢人已開其端”,今人不以以此咎宋儒。次“虞仲翔卦變圖”(明黃宗羲定),謂虞翻之卦變說“最有綱要”。次“乾令升卦變說”,按曰:“未聞有以乾坤求變者,徐思曰,此未必言卦變也。但諸儒既泥其文,而直以其說為卦變中一門,則不得不錄之,而列諸家所駁及余之釋之者焉。”謂乾寶注《乾》、《坤》兩卦之文,是“其意不過以兩卦之爻分配氣候,而又引辟卦以合之。謂復即乾初,臨即乾二,非謂乾初果自復、乾二卦自臨也。語既失倫,遂來後世之議耳。”次“李挺之變卦反對圖”與“六十四卦相生圖”,按曰:“此宋儒之首言卦變者。其反對圖,梨洲極稱之,某獨惡其錯雜而無統也。其失有三:自一爻至三爻,皆以姤夬剝復遯大壯臨觀泰否為綱,此即辟卦之說。而以反對示奇與相生圖特,暮四朝三之術也。失一;陽卦自乾生,陰卦自坤生,則毛西河有言,何卦不本乾坤?此生卦,非變卦也。此又即乾坤主變之說,而與辟卦一齊混入。失二;若泰否既濟未濟四卦重見,則是六十四卦之外,忽多四卦。失三。”次“程伊川乾坤主變圖”(明儒何楷定),按曰:“其宗漢儒乾坤主變之說者,則自程蘇兩家始”。又引諸家所論程氏之說,謂“乾坤只生三畫卦,則三畫卦無出於六子者。此即乾坤生六子之法,而朝四暮三者也。非卦變也。”次“沈守約卦變圖“,乃作者據沈該《易小傳》之說取《京房易傳》之說所列“八宮世應圖”。
按曰:“宋沈該著易小傳,專以變解六爻辭。而其所謂卦變者,則直用占課家八宮之說……但此原不始沈氏,唐陸明德釋文中已有之,而衛元嵩元包卦變圖,亦主其說。戴師愈麻衣易同。”次“朱子本義卦變圖說”,又有據《周易本義》所注十九卦而出之“朱子本義卦變兩爻互換圖”,引黃宗羲之說曰:“是朱子之卦變,兩者俱為無當,宜乎其說之不能歸一也。”次“方實孫易卦變合圖”,按曰:“是圖與李氏相生圖同,惟兩爻交動處,則稍更其次序……大抵宋儒卦變之說,多本虞氏,而李氏之相生圖、朱子之卦變圖、方氏之變合圖,則皆因此而少變之者耳。”次“朱楓林十辟卦變圖”與“六子卦變圖”,按曰:“朱氏之說為談變中之至整齊者。其以十辟六子言變,與諸儒同,而參以內外卦體,較為有理。”次“來梁山錯綜圖”,按曰:“宋儒不知文王序卦,如屯蒙相綜之卦,本是一卦,向上成一卦,向下成一卦。如訟之剛來而得中,乃卦綜也,非卦變也。以為是遯卦變來,非矣。”又曰:“來氏所謂錯者,即虞仲翔所謂旁通,而孔氏所謂卦變也;所謂綜者,即王輔嗣所謂反易,而孔氏所謂覆卦也。”次“黃梨洲卦變論”,按曰:“卦變中舉反對為言者,虞蜀而後只李氏來氏兩家。李氏則雜以乾坤為主,辟卦為經,故其說混亂無緒。來氏之卦綜說多可采,而兼之以錯,則誠有如黃氏所譏者。”次“毛西河推易圖”,
按曰:“毛氏所著仲氏易、推易始末、易小帖諸書,盛夸其推易之法。以為得三聖人之遺意,而遍詆漢宋以來諸家之掛漏。以余觀之,特兼綜諸說而用之耳。其所謂乾坤為不易卦者,即虞氏所云乾坤為變卦之原也;其所謂聚卦者,即京氏所云十闢為變卦之主也;其所謂子母卦者,即朱子以雜卦推變之例也。而且竊來氏相對綜之意,而隱其名,蹈朱子十辟二生出之失,而掩其跡。此不過腰錢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之故智,有何神奇而張皇至此?且所謂半聚卦、子母卦者,此近乎稗官小說家,名目見之經耶?見之傳耶?尤可笑者,同一卦也,或二易止,或三易止,或四易止。不解其何義例與何條目?然且撮卦爻一兩字,穿鑿附會以證其說,遂揚揚曰,吾推易之法無往不合,是萬古長夜今日始融,非三聖在天之靈有以默啟其衷,曷克有此。乃余細推其說,則其變爻所附會者,既支離破碎而無當於易之大旨。若彖傳數條所稱大節目者,則絕無一合。”次“歷代諸儒非卦變之說”,所引反對卦變之說者,有輔嗣王氏(王弼)、仲達孔氏(孔穎達)、安定胡氏(胡瑗)、童溪王氏(王宗傳)、黃中林氏(林栗)、隆山李氏(李舜臣子思)、南溪王氏(王拱東)、升庵楊氏(楊慎)、亭林顧氏(顧炎武)、厚庵李氏(李光地)。按曰:“若夫奔卦變而不道者,則歷代諸儒亦各有之。其說似高而實謬。”謂“孔子彖傳數語,非現在卦體所能解者”。末為“反覆九卦圖說”,論曰:“反覆九卦之說,創於陳希夷,成乾胡忠虎。其言誕妄,不足據也。”
《易卦變圖說》所引朱升《周易旁註前圖》二卦變圖,與吳澄《易纂言》附列於各卦下之卦變說完全相同。所以,此二卦變圖之說當出自吳澄無疑。吳澄於《易纂言外翼》“卦變第三”內容中是否列有“卦變圖”,則因今《四庫全書》本中此篇原缺,不可得而知之。以朱升錄吳澄《互卦圖》等圖分析之,此二卦變圖似當出自吳澄《易纂言外翼》。
沈映鈴之所以將手抄本《易卦變圖說》鐫刻以廣其傳,是因“是書於卦變一門,源流正變,粲然畢備,足以孤行”。誠然,集歷代諸家卦變圖與說於一帙之書,對於人們深入研究卦變之說,的確大有益處。雖是書作者所引之圖,間有不當處(如謂宋儒自沈該始言八宮世應卦變,又據《京氏易傳》自作卦變圖,則不知《易數鉤隱圖遺論九事》及楊甲《大易象數鉤深圖》中已有準京房八宮世系說而出之卦變圖),然其所加按語則多為有見。特別是對毛奇齡《推易始末》之批評,則是一針見血且中其要害。
以《易經》六十四卦符號構建之圖,可稱得上是真正易圖。而卦變圖又是易圖學中之要圖。此不知撰者姓名之《易卦變圖說》一書,今見於山東省圖書館“易廬專藏”。是書集歷代卦變圖之大成,可作為研究卦變圖及說者之重要參考書。
- 易圖講座 第66講 結束語
- 易圖講座 第65講 清代學者對易圖的反對意見——張惠言的意見
- 易圖講座 第64講 清代學者對易圖的反對意見——胡渭的反對意見
- 易圖講座 第63講 清代學者對易圖的反對意見—黃宗炎的反對意見
- 易圖講座 第62講 清代學者對易圖的反對意見——黃宗羲的反對意見
- 易圖講座 第61講 清代學者對易圖的反對意見——王夫之的反對意見
- 易圖講座 第60講 清代其它易學著作中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59講 清代其它易學著作中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58講 清代的易圖——吳翊寅的《周易訊息升降爻例》
- 易圖講座 第57講 清代的易圖——沈映鈐的《易卦變圖說》
- 易圖講座 第56講 清代的易圖——馮道立的《周易三極圖貫》
- 易圖講座 第55講 清代的易圖——胡祥麟的《虞氏易訊息圖說》
- 易圖講座 第54講 清代的易圖——胡秉虔的《卦本圖考》
- 易圖講座 第53講 清代的易圖——焦循的《易圖略》
- 易圖講座 第52講 清代的易圖——辛紹業的《易圖存是》
- 易圖講座 第51講 清代的易圖——崔述的《易卦圖說》
- 易圖講座 第50講 清代的易圖——梁錫璵的《易學啟蒙補》
- 易圖講座 第49講 清代的易圖——江永的《河洛精蘊》
- 易圖講座 第48講 清代的易圖——趙繼序的《周易圖書質疑》
- 易圖講座 第47講 清代的易圖:楊方達的《易學圖說會通》和《易學圖說續聞》
- 易圖講座 第46講 清代的易圖——德沛的《易圖解》
- 易圖講座 第45講 清代的易圖:李光地《啟蒙附論》和《序卦雜卦明義》中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44講 清代的易圖——張伯行《周子全書》中的《周子太極圖》
- 易圖講座 第43講 清代的易圖——毛奇齡《推易始末》中的卦變圖
- 易圖講座 第42講 清代的易圖——胡世安《大易則通》中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41講 清代易圖學概述
- 易圖講座 第40講 明代其他著作中的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39講 明代其他易學著作中的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38講 明代的易圖:來集之的《易圖親見》
- 易圖講座 第37講 明代的易圖:董守諭的《卦變考略》
- 易圖講座 第36講 明代的易圖:方以智的《圖像幾表》
- 易圖講座 第35講 明代的易圖:倪元璐《兒易外儀》諸圖
- 易圖講座 第34講 明代的易圖:黃道周的《易象正》諸圖
- 易圖講座 第33講 明代的易圖:來知德的《易經集注》雜說諸圖
- 易圖講座 第32講 明代的易圖:錢一本的《像抄》
- 易圖講座 第31講 明代的易圖——田藝衡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30講 明代的易圖——章潢的《圖書編》
- 易圖講座 第29講 明代的易圖——季本的《易學四同別錄》
- 易圖講座 第28講 明代的易圖——韓邦奇的《易學啟蒙意見》
- 易圖講座 第27講 明代的易圖——劉定之的《易經圖釋》
- 易圖講座 第26講 明代的易圖——朱升的《周易旁註前圖》
- 易圖講座 第25講 明代的易圖——曹端的《太極圖說述解》
- 易圖講座 第24講 元代的易圖——《天地自然河圖》
- 易圖講座 第23講 元代的易圖——陳應潤的《易有太極圖》
- 易圖講座 第22講 元代的易圖——李簡的《先天則河圖》
- 易圖講座 第21講 元代的易圖——王申子釋《周子太極圖》之圖
- 易圖講座 第20講 元代的易圖——俞琰的《先天圖》
- 易圖講座 第19講 元代的易圖——雷思齊的《河圖》
- 易圖講座 第18講 元代的易圖——胡一桂的《文王十二月卦氣圖》
- 易圖講座 第17講 元代的易圖——吳澄的“河圖”與“洛書”
- 易圖講座 第16講 宋代易圖與“宋明理學”
- 易圖講座 第15講 宋代的易圖——朱熹黑白塊二橫圖之謬及對後世的影響
- 易圖講座 第14講 宋代的易圖——朱熹的黑白塊橫圖
- 易圖講座 第13講 宋代的易圖——朱熹改造的《周子太極圖》
- 易圖講座 第12講 宋代的易圖——朱熹的《河圖》、《洛書》
- 易圖講座 第11講 宋代的易圖:楊甲的《六經圖·大易象數鉤深圖》
- 易圖講座 第10講 宋代的易圖:周敦實的太極圖
- 易圖講座 第09講 宋代的易圖:邵雍的《先天圖》
- 易圖講座 第08講 宋代的易圖:《易數鉤隱圖遺論九事》
- 易圖講座 第07講 宋代的易圖:《易數鉤隱圖》
- 易圖講座 第06講 宋代的易圖:從《道藏·周易圖》中的兩幅圖說起
- 易圖講座 第05講 京房的“八宮卦次圖”
- 易圖講座 第04講 漢代的“九宮算”圖與“五行生成數”圖
- 易圖講座 第03講 漢代“十二月卦圖”及其演變
- 易圖講座 第02講 漢代的卦氣易圖
- 易圖講座 第01講 易經和易傳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