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圖講座 第28講 明代的易圖——韓邦奇的《易學啟蒙意見》
第28講 明代的易圖——韓邦奇的《易學啟蒙意見》
韓邦奇(1479一1555年),字汝節,號苑洛,朝邑(今陝西大嘉)人。正德戊辰(1508年)進士,官至南京兵部尚書,謚恭簡。弘治十六年(1503)著《易學啟蒙意見》四卷,又有《見聞考隨錄》五卷。
《易學啟蒙意見》為照錄朱熹《易學啟蒙》全文並加入衍圖和“意見”之書。卷一“本圖書第一”、“原卦畫第二”,就朱熹十數《河圖》衍出三十三圖,九數《洛書》衍出二十三圖,就朱熹六橫圖衍出二圖,將《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分作圓、方二圖(此乃本朱熹“將方圖取出放外”說而作);卷二“明蓍策第三”,本文之中有“易筮序略”、“筮儀”(今見於《原本周易本義》內容,實為原本《易學啟蒙》內容)和衍圖四十餘幅(所錄本文有與今見《易學啟蒙》有不同之處);卷三、卷四“考占變第四”,以朱熹所述“七占”變例各附卦變圖:“凡卦六爻皆不變,則占本卦彖辭”之例,附以朱熹起《乾》終《坤》大橫圖,每卦之下標以所占“本卦彖辭”;“一爻變則以本卦變爻辭占”之例,附六十四卦每卦各變六卦之圖;“二爻變則以本卦二變爻辭占”一例,附六十四卦每卦二個爻變所得卦圖;“三爻變則占本卦及之卦之彖辭”二例,附六十四卦每卦三個爻變所得卦圖;“四爻變則以之卦二不變爻占”之例,附六十四卦每卦四個爻變所得卦圖;“五爻變則以之卦不變爻占”之例,附六十四卦每卦五個爻變所得卦圖;“六爻變則乾坤占二用余占之卦彖辭”之例,附六十四卦每卦六個爻變所得卦圖。又於辨朱熹“以事理推之”占法“猶有可疑”而加“七占’’新法意見之後,列朱熹三十二幅變占圖之第一圖,加列三十二幅“加詳”圖。
在韓氏諸多衍圖之中,惟其據“夫造化者數而已矣,五十者,造化之體也,四十有九者,造化之用也,四使有九者,萬物之體也,四十有八者,萬物之用也。是故五十而去一,維天之命,於穆不已者也;四十九而去一,萬物各正性命者也。用九用八之不同,其神化之謂乎?”一段本文(此段文字不見於今本《易學啟蒙》)衍出之二圖(見下圖),可謂新奇之圖。韓氏注曰:“此節何以不用濂溪之圖?夫為圖所以立象也。陰陽五行萬物不在天地之外,陰陽有漸,無遽寒遽熱之理。知覺運動,榮瘁開落,卵亥之化也。”此圖乃本胡一桂《文王十二月卦氣圖》演變而來,而胡一桂之圖又明顯據“十二月卦”圓圖演變而得。所以,究其本當出於孟喜之“十二月卦”說(今見最早將十二月卦畫做圓圖者,則出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所列《明鏡圖》)。
韓邦奇之書命曰“意見”,是詮釋朱熹《易學啟蒙》同時闡述個人見解之書。因其是述解朱熹易學思想之書,成書後即有“大巡周公”命梓,“大司馬韓公”為序,“節推東公”校正,“平陽府同知李滄”刊刻,則見明代中葉是書影響之不同一般。其實,一部通解《易學啟蒙》“小書”之書之所以有如此影響,亦是當時“形勢使之然耳”。朱熹序《易學啟蒙》曰:“近世學者,類喜談易,而不察乎此,其專於文義者,既支離散漫,而無所根著;其涉於象數者,又皆牽合附會,而或以為出於聖人心思智慮之所為也。若是者,予且病焉。因與同志頗輯舊聞,為書四篇,以示初學,使勿疑於其說雲。”後之人則認為朱熹“以示初學”是謙辭,而《易學啟蒙》一書遂有“不刊之書”的美譽。至明代,朱熹易學被定為官方易學,《周易本義》與《易學啟蒙》即成為文人士子科考進階必讀之書,於此形勢之下,一部《易學啟蒙意見》則成為人們為仕途奮鬥而必備的參考書了。
事實上,韓邦奇通釋《易學啟蒙》,並非完全合於朱熹本意。其一,韓氏曰:“伏羲與邵子同加一倍也,孔子則相盪也”,謂後儒失“先天之義,微微之旨”,則是因“自夫子稱相盪”始。朱熹嘗曰:“在四象生八卦以上,便是聖人本意底“(《朱子語類》卷六十六),按此說,孔子《繫辭》“易有太極”一節即是說聖人一奇一偶“加一倍”畫八卦,即韓氏所詣“先天者,加一倍者也”。而《繫辭》又曰“八卦相盪”、“因而重之”,《說卦》又曰“八卦相錯”,《周易本義》釋為“八相盪而為六十四”,即是說八卦至六十四卦,不是由“加一倍法”而來。如此則孔子既言“加一倍”又言“相盪”,如何後儒會因“自夫子稱相盪”而失“先天之義微微之旨”?《易學啟蒙》本“易有太極”一節之義而出六橫圖,則“先天者加一倍”出於《繫辭》似無疑意,是孔子代先聖而言“先天加一倍”。所以,朱熹之《易學啟蒙》中並無韓氏所謂之意思。其二,《易學啟蒙》僅列《文王八卦圖》,《周易本義》列《文王八卦次序》、《文王八卦方位》,而韓氏則準《序卦》自作《文王六十四卦圖》,圖後全文錄出《序卦》原文,注曰:“此明文王改易伏羲六十四卦之次也。”此則亦出朱熹本意之外。朱熹以《序卦》為“非聖人之精”,嘗謂《序卦》有“不可曉處”,故於《周易本義》只錄《序卦》本文,而不加任何疏解(只有區區“晁氏曰鄭無而泰而字”九字之注),至於文王之卦“則熹嘗以卦畫求之,縱橫反覆,竟不能得其所以安排之意,是以畏懼,不敢妄為之說”(《答袁樞》),而韓氏則反其道而行之。其三,韓氏曰:“七占之法不傳久矣,朱子以事理推之於前,然猶有可疑者。”於是便把朱熹所定“七占之法”更定了四條。其所更定之法,似有見於《彖傳》。其四,韓氏謂《易學啟蒙》說三爻變時所引“沙隨程氏曰,晉公自重耳筮得國,遇貞屯悔豫皆八”之例,是“此史氏之失職也,而援以為證,過矣”。其五,韓氏曰:“即其圖觀之,沖漠無朕之際,五十有五之數已具於十五之中矣,是所謂太極也。及其五十有五之數形布互錯於十五之外,一三其七為陽,二四六八為陰,所謂兩儀也。”此以五十五數為太極全體之數說,與朱熹“河圖之虛五與十者,太極也“之說不同。以上數例可證,韓氏雖自謂“理則吾莫如之何也”,但在“一為太極”、“理一分殊”在個理上,卻與朱熹有所不同。
易圖書學發展至明代中期而有《易學啟蒙意見》一書,此書雖是通釋之作,然而的確參有作者個人“意見”。這些“意見”內容有著時代特點,反映出當時學者對朱熹《易學啟蒙》的理解水平。其中涉及八卦來源這一根本問題,《繫辭》本言聖人仰觀俯察遠求近取以作八卦,而以“河出圖、洛出書”為“天生神物”,所謂“聖人則之”者,並無明言所則為何事,以《觀·彖》“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之語分析,所謂“天生神物”即天之神道,蓋聖人本“河出圖,洛出書”之神話傳說,只不過是以“神道設教”而已。可是《易學啟蒙》卻專以“河圖”、“洛書”為聖人畫卦之本,實在是不能脫自謂“其涉於象數者,又皆牽合附會”之巢臼,而《易學啟蒙意見》又津津樂道於此,從中衍出五十多幅黑白點數圖,則見當時儒生囿於封建思想禁錮,易圖學研究之固陋。
韓邦奇之《易學啟蒙意見》一書,其中所錄《易學啟蒙》文字有與今見本不同之內容,而今見本《易學啟蒙》內容又與清康熙年間成書之《御纂周易折中》中《易學啟蒙》完全相同,則知後人對朱熹原本《易學啟蒙》有所更動。考朱熹《易學啟蒙》之原貌,韓邦奇此書可引為參考。
韓邦奇所作中空如“黑白兩條蚯蚓”環繞之圖,對後來人有一定的影響,來知德之《梁山來知德圓圖》即是此圖的翻版。以此圖可知,所謂“古太極圖”之黑白魚形圖之本源與之不同。
- 易圖講座 第66講 結束語
- 易圖講座 第65講 清代學者對易圖的反對意見——張惠言的意見
- 易圖講座 第64講 清代學者對易圖的反對意見——胡渭的反對意見
- 易圖講座 第63講 清代學者對易圖的反對意見—黃宗炎的反對意見
- 易圖講座 第62講 清代學者對易圖的反對意見——黃宗羲的反對意見
- 易圖講座 第61講 清代學者對易圖的反對意見——王夫之的反對意見
- 易圖講座 第60講 清代其它易學著作中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59講 清代其它易學著作中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58講 清代的易圖——吳翊寅的《周易訊息升降爻例》
- 易圖講座 第57講 清代的易圖——沈映鈐的《易卦變圖說》
- 易圖講座 第56講 清代的易圖——馮道立的《周易三極圖貫》
- 易圖講座 第55講 清代的易圖——胡祥麟的《虞氏易訊息圖說》
- 易圖講座 第54講 清代的易圖——胡秉虔的《卦本圖考》
- 易圖講座 第53講 清代的易圖——焦循的《易圖略》
- 易圖講座 第52講 清代的易圖——辛紹業的《易圖存是》
- 易圖講座 第51講 清代的易圖——崔述的《易卦圖說》
- 易圖講座 第50講 清代的易圖——梁錫璵的《易學啟蒙補》
- 易圖講座 第49講 清代的易圖——江永的《河洛精蘊》
- 易圖講座 第48講 清代的易圖——趙繼序的《周易圖書質疑》
- 易圖講座 第47講 清代的易圖:楊方達的《易學圖說會通》和《易學圖說續聞》
- 易圖講座 第46講 清代的易圖——德沛的《易圖解》
- 易圖講座 第45講 清代的易圖:李光地《啟蒙附論》和《序卦雜卦明義》中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44講 清代的易圖——張伯行《周子全書》中的《周子太極圖》
- 易圖講座 第43講 清代的易圖——毛奇齡《推易始末》中的卦變圖
- 易圖講座 第42講 清代的易圖——胡世安《大易則通》中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41講 清代易圖學概述
- 易圖講座 第40講 明代其他著作中的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39講 明代其他易學著作中的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38講 明代的易圖:來集之的《易圖親見》
- 易圖講座 第37講 明代的易圖:董守諭的《卦變考略》
- 易圖講座 第36講 明代的易圖:方以智的《圖像幾表》
- 易圖講座 第35講 明代的易圖:倪元璐《兒易外儀》諸圖
- 易圖講座 第34講 明代的易圖:黃道周的《易象正》諸圖
- 易圖講座 第33講 明代的易圖:來知德的《易經集注》雜說諸圖
- 易圖講座 第32講 明代的易圖:錢一本的《像抄》
- 易圖講座 第31講 明代的易圖——田藝衡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30講 明代的易圖——章潢的《圖書編》
- 易圖講座 第29講 明代的易圖——季本的《易學四同別錄》
- 易圖講座 第28講 明代的易圖——韓邦奇的《易學啟蒙意見》
- 易圖講座 第27講 明代的易圖——劉定之的《易經圖釋》
- 易圖講座 第26講 明代的易圖——朱升的《周易旁註前圖》
- 易圖講座 第25講 明代的易圖——曹端的《太極圖說述解》
- 易圖講座 第24講 元代的易圖——《天地自然河圖》
- 易圖講座 第23講 元代的易圖——陳應潤的《易有太極圖》
- 易圖講座 第22講 元代的易圖——李簡的《先天則河圖》
- 易圖講座 第21講 元代的易圖——王申子釋《周子太極圖》之圖
- 易圖講座 第20講 元代的易圖——俞琰的《先天圖》
- 易圖講座 第19講 元代的易圖——雷思齊的《河圖》
- 易圖講座 第18講 元代的易圖——胡一桂的《文王十二月卦氣圖》
- 易圖講座 第17講 元代的易圖——吳澄的“河圖”與“洛書”
- 易圖講座 第16講 宋代易圖與“宋明理學”
- 易圖講座 第15講 宋代的易圖——朱熹黑白塊二橫圖之謬及對後世的影響
- 易圖講座 第14講 宋代的易圖——朱熹的黑白塊橫圖
- 易圖講座 第13講 宋代的易圖——朱熹改造的《周子太極圖》
- 易圖講座 第12講 宋代的易圖——朱熹的《河圖》、《洛書》
- 易圖講座 第11講 宋代的易圖:楊甲的《六經圖·大易象數鉤深圖》
- 易圖講座 第10講 宋代的易圖:周敦實的太極圖
- 易圖講座 第09講 宋代的易圖:邵雍的《先天圖》
- 易圖講座 第08講 宋代的易圖:《易數鉤隱圖遺論九事》
- 易圖講座 第07講 宋代的易圖:《易數鉤隱圖》
- 易圖講座 第06講 宋代的易圖:從《道藏·周易圖》中的兩幅圖說起
- 易圖講座 第05講 京房的“八宮卦次圖”
- 易圖講座 第04講 漢代的“九宮算”圖與“五行生成數”圖
- 易圖講座 第03講 漢代“十二月卦圖”及其演變
- 易圖講座 第02講 漢代的卦氣易圖
- 易圖講座 第01講 易經和易傳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