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圖講座 第07講 宋代的易圖:《易數鉤隱圖》
第07講 宋代的易圖
——《易數鉤隱圖》
(一)
北宋太常博士彭城劉牧著《易數鉤隱圖》。自序曰:“夫卦者,聖人設之觀於象也。象者,形上之應。原其本,則形由象生,象由數設。舍其數,則無以見四象所由之宗矣。……今採摭天地奇偶之數,自太極生兩儀而下至於復卦,凡五十五位,點之成圖,於逐圖下各釋其義。庶覽之者易曉耳。”今見《道藏》三卷本《易數鉤隱圖》,自卷一“太極第一”至卷二“七日來復第四十六”,是“凡五十五位”之四十六幅圖。終二卷至“遯卦第四十八”。卷三又出七幅圖,其中方有“河圖”、“洛書”之名。依其自序所言,是以天地五十五之數“點之成圖”,目的是為了闡述“象由數設”,特別是要由此見“四象”所由宗。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記“新注周易十一卷,皇朝劉牧長民撰。仁宗時言數者皆宗之。慶曆初,吳秘獻其書於朝,有詔獎之。田況為之序。又有鉤隱圖三卷,皆易之數也,凡四十八圖”。北宋仁宗,公元1023年至1063年在位,慶曆為公元1041年至1048年。時有宋鹹,著《王劉易辨》二卷,維護王弼而駁斥劉牧。自序有“業劉者實繁,謂劉可專門,王可焚竄”之語。其序作於定康元年(公元1040年),可見當時“言數皆宗之”,似當在朝廷“有詔獎之”之前,就是已形成之態勢。(其太極至八卦四圖見下)
《易傳·繫辭》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上四圖,就是劉牧“以數明象”從太極畫到八卦之圖。
“太極第一”圖是以五個白點與五個黑點代表十個天地奇偶之數。以表示“兩儀之氣混而為一”之義。
“太極生兩儀第二”圖,上一,下二,左四,右三。以表示“一氣所判,是曰兩儀”、“兩儀乃天地之象,天地乃兩儀之體”、“畫天左鏇者,取天一、天三之位也。畫地右動者,取地二、地四之位也。”
於“天地數十有五”、“天一生地六”、“地二上生天七”、“天三左生地八”、“地四右生天九”五圖之後出“兩儀生四象第九”圖。是圖以六、七、八、九為“四象”,並於圖說中針對先儒以金、木、水、火為四象,說“金木水火有形之物,安得為象哉”,亦不同意以實象、假象、義象、用象為四象之說,又特別指出“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亦不是四象,是“此四事,聖人易外別有其功,非專易內之物”。並從“象與辭相對之物”的角度,說此四事不過為“爻卦之下辭”,而非“爻卦之象”。
“四象生八卦第十”圖,圖說:“五行成數者,水數六,金數九,火數七,木數八也。水居坎而生乾,金居兌而生坤,火居離而生巽,木居震而生艮。已居四正而生乾、坤、艮、巽,共成八卦也。”此圖四正卦為下坎,上離,左震,右兌,四隅卦為乾、坤、巽、艮(為《易傳·說卦》所言八卦方位)。水數六取“三畫”配坎,余“三畫”為乾;金數九取“三畫”為兌,余“六畫”為坤;火數七取“三畫”為離,余“四畫”為巽;木數八取“三畫”為震,余“五畫”為艮。四正卦皆“三畫”,四隅卦則與本卦畫數同。
從“象為爻卦之象”及“象由數設”的理論出發,“以二儀之氣混而為一以畫之”為“易有太極”之象,進而“天左鏇取天一、天三之位,地右動取地二地四之位”為“是生兩儀”之象,進而以天五合一、二、三、四而得六、七、八、九為“兩儀生四象”之象,進而分四象六、七、八、九之數為八卦之畫為“四象生八卦”之象。這就是劉牧《易數鉤隱圖》開卷所明之義。
其後“二儀得十成變化第十一”是黑白點五十五點陣圖,“天數第十二”是白點二十五位之圖,“地數第十三”是黑點三十位之圖,“天地之數第十四”是黑點五十五位之圖,《大衍之數第十五》是黑白點五十位之圖,“其用四十有九第十六”是黑白點四十九位之圖,“少陽第十七”是白點七點陣圖,“少陰第十八”是黑點八點陣圖,“老陽第十九”是白點九點陣圖,“老陰第二十”是黑點六點陣圖,“七八九六合數第二十一”是黑白點三十點陣圖,“乾畫三位第二十二”是黑白點十五點陣圖,“坤畫三位第二十三”是黑白點四十點陣圖,“陽中陰第二十四”是黑白點二十四點陣圖,“陰中陽第二十五”是黑白點四十一點陣圖,“乾獨陽第二十六”是白點三點陣圖,“坤獨陰第二十七”是黑點六點陣圖,“離為火第二十八”是黑點四點陣圖,“坎為水第二十九”是白點五點陣圖,“震為木第三十”是白點五點陣圖,“兌為金第三十一”是黑點五點陣圖,“天五合地十為土第三十二”為黑白十五點陣圖,“人稟五行第三十三”是黑白點二十八點陣圖,“乾坤生六子第三十四”是黑白點三十六點陣圖,“乾下交坤第三十五”至“兌為少女第四十三”皆是黑白點三十六位或三十五點陣圖,“坎生復卦第四十三”是黑白點十六點陣圖,“離生姤卦第四十四”是黑白點十一點陣圖,“三才第四十五”是黑白六點陣圖,“七日來復第四十六”是黑白十一點陣圖。由此可見,《易數鉤隱圖》“自太極生兩儀而下至於復卦”之四十六幅圖,全是以黑白點構成之圖。其立圖之意亦一本《易傳》之說。所謂八卦之由來,亦是本《易傳》之說,是從“太極”步步生出,而不是說聖人則什麼“河圖”、“洛書”畫出來。
《易數鉤隱圖》曰:聖人“觀天地奇偶之數,從而畫之,是成八卦,則非率意以畫其數也”。又曰:“太極乃兩儀之始,八卦則重卦之始也。”我們從《易數鉤隱圖》上卷中的內容所了解到作者的觀點是:八卦是聖人觀天地奇偶之數而畫出來的。是從太極到兩儀,再到四象逐步畫出來的,不是“率意以畫其數”,更不是依據“非易內之物”的“河出圖,洛出書”而畫出來的。
南宋馮椅《厚齋易學》引《中興館閣書目》記“易數鉤隱圖一卷”、“本朝太常博士劉牧撰。牧字長民,彭城人。仁宗時言數者皆宗之。”我們在這一講中所述,就是出於今見《易數鉤隱圖》上卷的內容。
思考題:
1上一講中所列《河圖四象第五十一》和《河圖八卦第五十二》兩圖與這一講中的《兩儀生四象第第九》和《四象生八卦第十》兩圖完全相同,只是圖名不同而已。所謂“河圖四象”之數又與朱熹十數“河圖”的四數及方位相同,而《易數鉤隱圖》下卷又以九宮數為“河圖”。您對這裡的矛盾現象有何看法?
2《易數鉤隱圖》上卷謂八卦由太極步步生來,而《易數鉤隱圖遺論九事》又謂八卦之象是伏羲本“龍馬負圖”而定,同一劉牧會有兩種不同的說法嗎?
(二)
《易數鉤隱圖》卷下開篇既是“河圖第四十九”圖(見下圖),圖說:“以五為主,六八為足,二四為肩,左三右七,戴九履一。”這是由“九宮算”演變而來的圖,而不是劉牧自己“點之成圖”之圖。接下來的“河圖天地數第五十”(一至五數黑白點圖)即卷上“天地數十五第四”;“河圖四象第五十一”(六七八九黑白點圖)即卷上“兩儀生四象第九”。這二圖之數是一至九,與“河圖第四十九”數同而方位異。“河圖八卦第五十二”即卷上“四象生八卦第十”。
接下來是“洛書五行生數第五十三”、“洛書五行成數第五十四”(見下圖)。有“或問,洛書雲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則與龍圖五行之數之位不偶者,何也。答曰,此謂陳其生數也”之說。則知亦稱“河圖天地數第五十”為“龍圖”(一上二下三右四左,與“洛書五行生數”圖“一下二上三左四右”之位正相反)。“先陳其已交之生數,然後以土數足之”,一二三四五數各加以五,則由“洛書生數”圖得“洛書成數”圖。可知《易數鉤隱圖》卷下所謂的“洛書”,是由兩幅圖組成。而且“洛書生數”圖是“已交之生數”,相對於“龍圖”來說,龍圖之生數是“未交”的,所以“其位不偶”。
至於如何從“河圖”過度到“河圖天地數”、“河圖四象”和“河圖八卦”,則無說。只是在“龍圖龜書論”中曰:“觀今龍圖,其位有九,四象八卦皆所包韞,且其圖縱橫皆合天地自然之數,則非後人能假偽而設之也。夫龍圖呈卦,非聖人不能畫之,卦含萬象,非聖人不能明之。”又曰:“龍圖止負四象八純之卦。”我們在第一講中列有“九宮八卦圖”,八卦配九宮數是:坎一,離九,震三,兌七,二坤,四巽,六乾,八艮。《易數鉤隱圖》卷下所謂“龍圖”止負“八純之卦”,大概是指這樣的方位。而《易數鉤隱圖》卷上由六七八九四數分得的八卦也正是這樣的方位(《說卦》所言八卦方位)。卷上說八卦是由六七八九四象數得來,卷下則說“龍圖呈卦”聖人畫之。既然“龍圖”已經“負八純之卦”,不知聖人為何還有“畫之”之則?顯然卷下之說與卷上之說相互矛盾。《易數鉤隱圖》原只是一卷本,到有三卷本時就出現前後矛盾現象,且其圖又是“觀之則甚重複”,顯然不是出於一人之手。
葉適《習學記言》卷四十九曰:“與契丹和前四十年,劉牧送張損之,後四十年,蘇洵送石揚休。”而《宋元學案》言范仲淹舉薦三衢劉牧(公元1011年?1064年),時當公元1041年(時年三十歲)。宋鹹《王劉易辨》成書於公元1040年,劉牧弟子吳秘獻劉牧書於朝廷時當“慶曆初”(公元1041年左右)。三衢劉牧三十歲之前,既有“仁宗時言數者皆宗之”之態勢,而又由其弟子代獻其書於朝廷,看來這是不可能的。如果是真,則宋鹹不當說“近世劉牧”,李覯《刪定易圖論序》亦不當說“世有治易根於劉牧者,其說日不同”,亦不可能在劉牧活著的時候就“刪其圖而存之者三”。又王安石為三衢劉牧作《墓志銘》,但稱“屯田郎中”,不言“太常博士”;但言學《春秋》,亦不及《易》學著作。又與邵雍(公元1011年?1077年)同時之鄭夬師事吳秘,是彭城劉牧的再傳弟子(不可能是三衢劉牧的再傳弟子)。凡此數端,則說明北宋時有二劉牧,一為文官,一為武官;一為北方彭城人,一為南方三衢人。《易數鉤隱圖》一卷本,可能是北劉牧撰,而三卷本自《復》卦之後增加九圖及“龍圖龜書論”,則可能是范諤昌“由此一枝傳於南方”的弟子南劉牧所增益。
《易傳·繫辭》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數鉤隱圖》卷上是本此說而以“象由數設”的理論,從太極畫到八卦。
《易傳·繫辭》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易數鉤隱圖》卷下是本此說而言伏羲則之畫卦。顯然是兩種不同的“理論”。
思考題:
1如果說北宋時期有二劉牧,那么朱震謂“河圖”、“洛書”是陳摶傳种放,放傳李溉,溉傳許堅,堅傳范諤昌,諤昌傳劉牧,則這一劉牧是何地人?
2《易數鉤隱圖》上卷謂八卦由太極步步生來,而卷下又謂八卦是伏羲本“龍圖”而畫,又謂“龍圖”已“負八純之卦”,那么伏羲畫的是什麼?
3《易學啟蒙》斥劉牧“易置圖書”、“託言出於希夷”,而據“諸儒舊說”以九數為“洛書”,十數為“河圖”。其實《易數鉤隱圖》卷下的圖、書是三幅圖,是李覯合二“洛書”圖為一。又《易數鉤隱圖》通書無圖、書來自陳摶說。蔡元定之說偽否?《易學啟蒙》之“本圖書第一”為偽學否?
- 易圖講座 第66講 結束語
- 易圖講座 第65講 清代學者對易圖的反對意見——張惠言的意見
- 易圖講座 第64講 清代學者對易圖的反對意見——胡渭的反對意見
- 易圖講座 第63講 清代學者對易圖的反對意見—黃宗炎的反對意見
- 易圖講座 第62講 清代學者對易圖的反對意見——黃宗羲的反對意見
- 易圖講座 第61講 清代學者對易圖的反對意見——王夫之的反對意見
- 易圖講座 第60講 清代其它易學著作中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59講 清代其它易學著作中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58講 清代的易圖——吳翊寅的《周易訊息升降爻例》
- 易圖講座 第57講 清代的易圖——沈映鈐的《易卦變圖說》
- 易圖講座 第56講 清代的易圖——馮道立的《周易三極圖貫》
- 易圖講座 第55講 清代的易圖——胡祥麟的《虞氏易訊息圖說》
- 易圖講座 第54講 清代的易圖——胡秉虔的《卦本圖考》
- 易圖講座 第53講 清代的易圖——焦循的《易圖略》
- 易圖講座 第52講 清代的易圖——辛紹業的《易圖存是》
- 易圖講座 第51講 清代的易圖——崔述的《易卦圖說》
- 易圖講座 第50講 清代的易圖——梁錫璵的《易學啟蒙補》
- 易圖講座 第49講 清代的易圖——江永的《河洛精蘊》
- 易圖講座 第48講 清代的易圖——趙繼序的《周易圖書質疑》
- 易圖講座 第47講 清代的易圖:楊方達的《易學圖說會通》和《易學圖說續聞》
- 易圖講座 第46講 清代的易圖——德沛的《易圖解》
- 易圖講座 第45講 清代的易圖:李光地《啟蒙附論》和《序卦雜卦明義》中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44講 清代的易圖——張伯行《周子全書》中的《周子太極圖》
- 易圖講座 第43講 清代的易圖——毛奇齡《推易始末》中的卦變圖
- 易圖講座 第42講 清代的易圖——胡世安《大易則通》中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41講 清代易圖學概述
- 易圖講座 第40講 明代其他著作中的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39講 明代其他易學著作中的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38講 明代的易圖:來集之的《易圖親見》
- 易圖講座 第37講 明代的易圖:董守諭的《卦變考略》
- 易圖講座 第36講 明代的易圖:方以智的《圖像幾表》
- 易圖講座 第35講 明代的易圖:倪元璐《兒易外儀》諸圖
- 易圖講座 第34講 明代的易圖:黃道周的《易象正》諸圖
- 易圖講座 第33講 明代的易圖:來知德的《易經集注》雜說諸圖
- 易圖講座 第32講 明代的易圖:錢一本的《像抄》
- 易圖講座 第31講 明代的易圖——田藝衡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30講 明代的易圖——章潢的《圖書編》
- 易圖講座 第29講 明代的易圖——季本的《易學四同別錄》
- 易圖講座 第28講 明代的易圖——韓邦奇的《易學啟蒙意見》
- 易圖講座 第27講 明代的易圖——劉定之的《易經圖釋》
- 易圖講座 第26講 明代的易圖——朱升的《周易旁註前圖》
- 易圖講座 第25講 明代的易圖——曹端的《太極圖說述解》
- 易圖講座 第24講 元代的易圖——《天地自然河圖》
- 易圖講座 第23講 元代的易圖——陳應潤的《易有太極圖》
- 易圖講座 第22講 元代的易圖——李簡的《先天則河圖》
- 易圖講座 第21講 元代的易圖——王申子釋《周子太極圖》之圖
- 易圖講座 第20講 元代的易圖——俞琰的《先天圖》
- 易圖講座 第19講 元代的易圖——雷思齊的《河圖》
- 易圖講座 第18講 元代的易圖——胡一桂的《文王十二月卦氣圖》
- 易圖講座 第17講 元代的易圖——吳澄的“河圖”與“洛書”
- 易圖講座 第16講 宋代易圖與“宋明理學”
- 易圖講座 第15講 宋代的易圖——朱熹黑白塊二橫圖之謬及對後世的影響
- 易圖講座 第14講 宋代的易圖——朱熹的黑白塊橫圖
- 易圖講座 第13講 宋代的易圖——朱熹改造的《周子太極圖》
- 易圖講座 第12講 宋代的易圖——朱熹的《河圖》、《洛書》
- 易圖講座 第11講 宋代的易圖:楊甲的《六經圖·大易象數鉤深圖》
- 易圖講座 第10講 宋代的易圖:周敦實的太極圖
- 易圖講座 第09講 宋代的易圖:邵雍的《先天圖》
- 易圖講座 第08講 宋代的易圖:《易數鉤隱圖遺論九事》
- 易圖講座 第07講 宋代的易圖:《易數鉤隱圖》
- 易圖講座 第06講 宋代的易圖:從《道藏·周易圖》中的兩幅圖說起
- 易圖講座 第05講 京房的“八宮卦次圖”
- 易圖講座 第04講 漢代的“九宮算”圖與“五行生成數”圖
- 易圖講座 第03講 漢代“十二月卦圖”及其演變
- 易圖講座 第02講 漢代的卦氣易圖
- 易圖講座 第01講 易經和易傳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