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圖講座 第33講 明代的易圖:來知德的《易經集注》雜說諸圖
第33講 明代的易圖:來知德的《易經集注》雜說諸圖
來知德(1525一1604),梁山(今四川梁平)人,字矣鮮,號瞿塘。嘉靖三十一年(1551)舉於鄉,萬曆三十年(1602)經總督王象乾、巡撫郭子章推薦,特授翰林侍詔,以老疾辭,詔以所授官致仕,有司月給米三石終其身,終年八十歲。《明史》有傳。易學著作今存《易經集注》(本名《周易集注》)十六卷。
《易經集注》側重取《繫辭》“錯綜其數”以論象。自序曰“像者,乃事理之仿佛近似可以想像者也,非真有實理也”,“有象則大小遠近精粗、千蹊萬徑之理鹹寓乎其中,方可彌綸天地,無象則所言者,止一理而己,何以彌綸?故象猶鏡也,有鏡則萬物畢照。若舍其鏡,是無鏡而索照矣。不知象,《易》不可注也”,“注既成,乃僭於伏羲、文王圓圖之前,新畫一圖,以見聖人作易之原。又畫八卦變六十四卦圖,又畫八卦所屬相錯圖,又畫八卦六爻變自相錯圖,又畫八卦次序自相綜圖,又畫八卦所屬自相綜圖,又畫八卦所屬自相綜文王序卦正綜圖,又畫八卦四正四隅相綜文王序卦雜綜圖。又發明八卦正位及上下經篇義並各字義,又發明六十四卦啟蒙,又考定《繫辭》上下傳,又補定《說卦》傳以廣八卦之象,又改正集注分卷,又發明孔子十翼。其注先訓釋象義、字義及錯綜義,後加一圈方訓釋本卦本爻真意”。此亦足見其著書之宗旨。
來氏所謂僭於前之圖為《梁山來知德圓圖》(見下圖),謂“此聖人作《易》之原也。理氣象數陰陽老少往來進退常變吉凶,皆尚乎其中”、“蓋伏羲之圖,《易》之對待,文王之圖,《易》之流行,德之圖,不立文字,以天地間理氣象數,不過如此,此則兼對待流行主宰之理而圖之也,故圖於伏羲、文王之前”。實則此圖乃胡一桂《文王十二月卦氣圖》和韓邦奇“維天之命”、“聖人之心”二圖的進一步演化圖。與韓邦奇二圖比較,只不過是把中間圓圈變小而己。此等無“魚眼”之圖皆來源於十二月卦圓圖。所列《伏羲六十四卦圓圖》即本朱熹之說將《先天圖》內方圖“拿出放外”只余圓圖者,所列《伏羲八卦方位之圖》及《文王八卦方位之圖》即是朱熹《周易本義》卷首之圖,所列《孔子太極生兩儀四象八卦圖》則是《周易本義》小橫圖之演變圖。所列《來知德八卦變六十四卦圖》則是本《京氏易傳》八宮世系所出卦變圖,而《來知德八卦所屬自相錯圖》又是本《八卦變六十四卦》所得八宮世系之卦,謂之“自然相錯”之圖,所列《來知德六爻變自相錯圖》為八純卦初爻變至上爻變所得卦圖,謂“因乾坤相錯,故六爻變亦相錯”、“因兌艮相錯,故六爻變亦相錯”、“因離坎相錯,故六爻變亦相錯”、“因震巽相錯,故六爻變亦相錯”。所列《來知德八卦次序自相綜圖》即為取“相綜”之義將《周易本義》大橫圖六十四卦重新組合之圖,如上體本乾下體本乾一至坤八之序所得八卦,與下體本乾上體本乾一至坤八之序所得八卦,配為“相綜”,“四正之卦”出四圖,“四隅之卦”出四圖。此圖“相綜”者五十四對,“相錯”者二對(《大過》錯《頤》、《中孚》錯《小過》。所謂“八卦次序自相綜”之圖名並不嚴密)。所列《來知德八卦所屬自相綜圖》則又是八純卦一個爻變至五個爻變所得五卦配“相綜”之圖,有所謂“文王序卦雜綜”四圖。《來知德八卦四正綜四正臨尾二卦圖》則是以八純卦十六卦“相綜”之圖,有所謂“文王序卦雜綜”二圖。來氏所列諸多“錯綜”圖,實不出孔頤達所說“六十四卦二二相偶,非覆即變。覆者,表里視之遂成兩卦,屯蒙、需訟、師比之類是也;變者,反覆唯成一卦,則變以對之,乾坤、坎離、大過頤、中孚小過之類是也”(見《周易正義·序卦》)範圍。來氏所謂之“綜”,即是《屯》與《蒙》類之“覆”,來氏所謂之“錯”,即是《乾》與《坤》類之“變以對之”。準此,來氏演變而出《伏羲文王錯綜圖》等諸圖。此外,還有《來知德八卦正點陣圖》及其“易學六十四卦啟蒙”中準朱熹《易學啟蒙》“考變占”篇三十二圖演變而來之六十四卦“六爻變”之卦變圖。
至清康熙甲寅(1674年)高雪君“重刻瞿唐來夫子易注”時,於來知德諸圖之後增“來圖補遺”,列《太極圖》、《伏羲卦》、《伏羲八卦方位》、《陽直圖訊息盈虛》、《陰直圖訊息盈虛》、《天上月輪圖》、《文王八卦方位》、《一年氣象》、《大混沌》、《天地形象》、《帝王圖大混沌》、《歷代文章大混沌》、《以周家論小混沌》、《一日混沌》、《歷代人才大混沌》、《天下混沌三教》等圖。(皆為就十二月卦圓圖衍出之圖)。曰:“《易注》成梓後,始訪得先生日錄諸稿中有太極諸圖,明白精透,晰理如列眉。不知當日先生自敘中何以不及此?今為編入,一以見作者精研之深,一以見述者大成之集。裨益後進,不厭其多。”(見今巴蜀書社一九八八年影印之《易經來注圖解》)高雪君所增補諸圖,以來知德“注既成,乃僭於伏羲文王圓圖之前,新畫一圖”之說考之,皆似後人據《梁山來知德圓圖》衍出之圖。以其中之《伏羲卦》圖(見下圖)即可明了此圖原本自十二用卦圓圖衍出。
從《梁山來知德圓圖》之由來,有人謂似本章潢《圖書編》所列之“古太極圖”(有“眼”之“黑白魚”互繞之圖)演變而來,其實則不然。章潢所謂之“古太極圖”即為趙撝謙列於《六書本義》卷首之《天地自然河圖》,亦即如高雪君於《易經來注圖解》卷末“周易采圖”所列《心易發微伏羲太極之圖》(見下圖),將是圖中間挖空之後並不得《梁山來知德圓圖》(`黑白相繞方向相反)。高雪君所列之圖乃本楊甲《伏羲八卦圖》演變而來,就其所列《先天畫卦圖》(見下圖)正推之即得《心易發微伏羲太極之圖》,反推之則得楊甲《伏羲八卦圖》。以其所畫弧線曲度分毫不差分析之,則高雪君似已明白此圖乃本楊甲《伏羲八卦圖》推來。否則以趙撝嫌所列原圖之弧線曲度,絕對不能得到高雪君所列之圖形(此圖三環半徑之間成比例關係)。
來知德自謂“《易》自孔子沒,而亡至今日矣”、“四聖之易,不在四聖,而在我矣”、“德因四聖人之《易》千載長夜,乃將纂修性理大全去取於其間,更附以數年所悟之象數,以成明時一代之書”、“一部易經,不在四聖,而在我矣”,可見其自詡亦過高。又其自謂依十二月卦圓圖衍得之圖為“此則兼對待流行主宰之理而圖之也,故圖乾伏羲、文王之前”,亦是有些不甚自量。
來氏所謂“其注先訓釋象義、字義及錯綜義”,則有涉於反對卦變說。所述卦變以“卦綜”釋卦名及《彖》辭凡二十九例。與俞琰《周易集說》比較,除俞氏所釋十九例之外,來氏又多出《訟》反《需》、《同人》反《大有》、《大有》反《同入》、《賁》反《噬嗑》、《解》反《蹇》、《益》反《損》、《困》反《井》、《豐》反《旅》、《渙》反《節》、《履》反《小畜》七例。其實來氏之卦變說乃本俞談而來,只不過以反對卦為“綜卦”而已。其後清儒江永將來知德之卦變厘定為二十二卦,刪其不易曉處有七。至焦循於《易圖略》“論卦變”,則謂“凡傳稱外內剛柔往來上下,皆指旁通,以為卦變,非也,以為反對,亦非也”、“說《易》者,沾沾於卦變反對者,何也?以《象》傳有往來上下進退之文也。荀、虞以來,大抵皆據以為說,傳文不可強通,故不能畫一耳”,把一切以反對之義釋《彖》傳卦變者都否定了。江永於《河洛精蘊》曰:“屯、蒙倒轉似翻車,不止上下,安得謂之綜?其易卦變為卦綜,自是來氏之謬”。來知德自謂“綜字之義,即織布帛之綜,或上或下,顛之倒之者也”,又謂“綜者,高低織綜之名”,然織布帛亦止高低,僅有上下之動,來氏以卦綜釋《彖》辭,卻不是上下進退之動,僅是上下卦“翻車”而己,難怪江永要稱其謬了。來氏自謂其卦綜說為自得,而俞琰義又謂其反對卦變說,是“自秦漢之後唐宋以來,諸儒議論,絕無一語及此”,此皆自詡太甚。其實,以反對卦變說釋《彖》辭者,已先見於朱震《漢上易傳》。
當時蜀中之人,一般以來知德“圓圖”和諸多“錯綜”圖,為出於來氏之發明。究其本,則前人已有類似之圖和相關議論。特別是其以“卦綜”說釋《彖》辭之舉,亦不是來氏開其端,來氏只不過以“反對”為“卦綜’’而已。此即是說,來氏《周易集注》所論“象數”之精華部分,客觀上看大都不是其本人之發明。然而,來知德居於窮鄉僻壤閱二十九年方成此書,亦當有其自晤而得之成分。易道廣大,可謂“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也正因其易學著作中以象數為本,多衍出易圖、多言及卦變,我們方將其書列為易圖學要著,從中可見明代中後期易圖學的發展和演變情況。
- 易圖講座 第66講 結束語
- 易圖講座 第65講 清代學者對易圖的反對意見——張惠言的意見
- 易圖講座 第64講 清代學者對易圖的反對意見——胡渭的反對意見
- 易圖講座 第63講 清代學者對易圖的反對意見—黃宗炎的反對意見
- 易圖講座 第62講 清代學者對易圖的反對意見——黃宗羲的反對意見
- 易圖講座 第61講 清代學者對易圖的反對意見——王夫之的反對意見
- 易圖講座 第60講 清代其它易學著作中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59講 清代其它易學著作中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58講 清代的易圖——吳翊寅的《周易訊息升降爻例》
- 易圖講座 第57講 清代的易圖——沈映鈐的《易卦變圖說》
- 易圖講座 第56講 清代的易圖——馮道立的《周易三極圖貫》
- 易圖講座 第55講 清代的易圖——胡祥麟的《虞氏易訊息圖說》
- 易圖講座 第54講 清代的易圖——胡秉虔的《卦本圖考》
- 易圖講座 第53講 清代的易圖——焦循的《易圖略》
- 易圖講座 第52講 清代的易圖——辛紹業的《易圖存是》
- 易圖講座 第51講 清代的易圖——崔述的《易卦圖說》
- 易圖講座 第50講 清代的易圖——梁錫璵的《易學啟蒙補》
- 易圖講座 第49講 清代的易圖——江永的《河洛精蘊》
- 易圖講座 第48講 清代的易圖——趙繼序的《周易圖書質疑》
- 易圖講座 第47講 清代的易圖:楊方達的《易學圖說會通》和《易學圖說續聞》
- 易圖講座 第46講 清代的易圖——德沛的《易圖解》
- 易圖講座 第45講 清代的易圖:李光地《啟蒙附論》和《序卦雜卦明義》中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44講 清代的易圖——張伯行《周子全書》中的《周子太極圖》
- 易圖講座 第43講 清代的易圖——毛奇齡《推易始末》中的卦變圖
- 易圖講座 第42講 清代的易圖——胡世安《大易則通》中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41講 清代易圖學概述
- 易圖講座 第40講 明代其他著作中的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39講 明代其他易學著作中的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38講 明代的易圖:來集之的《易圖親見》
- 易圖講座 第37講 明代的易圖:董守諭的《卦變考略》
- 易圖講座 第36講 明代的易圖:方以智的《圖像幾表》
- 易圖講座 第35講 明代的易圖:倪元璐《兒易外儀》諸圖
- 易圖講座 第34講 明代的易圖:黃道周的《易象正》諸圖
- 易圖講座 第33講 明代的易圖:來知德的《易經集注》雜說諸圖
- 易圖講座 第32講 明代的易圖:錢一本的《像抄》
- 易圖講座 第31講 明代的易圖——田藝衡的《易圖》
- 易圖講座 第30講 明代的易圖——章潢的《圖書編》
- 易圖講座 第29講 明代的易圖——季本的《易學四同別錄》
- 易圖講座 第28講 明代的易圖——韓邦奇的《易學啟蒙意見》
- 易圖講座 第27講 明代的易圖——劉定之的《易經圖釋》
- 易圖講座 第26講 明代的易圖——朱升的《周易旁註前圖》
- 易圖講座 第25講 明代的易圖——曹端的《太極圖說述解》
- 易圖講座 第24講 元代的易圖——《天地自然河圖》
- 易圖講座 第23講 元代的易圖——陳應潤的《易有太極圖》
- 易圖講座 第22講 元代的易圖——李簡的《先天則河圖》
- 易圖講座 第21講 元代的易圖——王申子釋《周子太極圖》之圖
- 易圖講座 第20講 元代的易圖——俞琰的《先天圖》
- 易圖講座 第19講 元代的易圖——雷思齊的《河圖》
- 易圖講座 第18講 元代的易圖——胡一桂的《文王十二月卦氣圖》
- 易圖講座 第17講 元代的易圖——吳澄的“河圖”與“洛書”
- 易圖講座 第16講 宋代易圖與“宋明理學”
- 易圖講座 第15講 宋代的易圖——朱熹黑白塊二橫圖之謬及對後世的影響
- 易圖講座 第14講 宋代的易圖——朱熹的黑白塊橫圖
- 易圖講座 第13講 宋代的易圖——朱熹改造的《周子太極圖》
- 易圖講座 第12講 宋代的易圖——朱熹的《河圖》、《洛書》
- 易圖講座 第11講 宋代的易圖:楊甲的《六經圖·大易象數鉤深圖》
- 易圖講座 第10講 宋代的易圖:周敦實的太極圖
- 易圖講座 第09講 宋代的易圖:邵雍的《先天圖》
- 易圖講座 第08講 宋代的易圖:《易數鉤隱圖遺論九事》
- 易圖講座 第07講 宋代的易圖:《易數鉤隱圖》
- 易圖講座 第06講 宋代的易圖:從《道藏·周易圖》中的兩幅圖說起
- 易圖講座 第05講 京房的“八宮卦次圖”
- 易圖講座 第04講 漢代的“九宮算”圖與“五行生成數”圖
- 易圖講座 第03講 漢代“十二月卦圖”及其演變
- 易圖講座 第02講 漢代的卦氣易圖
- 易圖講座 第01講 易經和易傳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