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醫玄經》(五)小子問禪
(五)小子問禪
紫極好易,常喜夜玩。入密室,淨手畢,焚香已,乃玩易。火珠林曰:易道逐心,出於混元;大道逐性,出於神仙。觀畢,乃入禪定。偏袒右肩,端座蓮花,手持玄印,暗行方便。
小子叩請,入內,觀師敷座。乃曰:“先生之說禪定,吾當行之,卻無以定,當如何禪定。”
紫極曰:“天道自然,天機自動。”
小子不明,復問禪定。
紫極曰:“心有所悟謂之禪,悟有所止謂之定。因禪而定,因定慧禪。”
小子仍不解。
紫極乃曰:“昔者佛祖,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傳至六祖,三十三代。六祖慧能,不識文字。此法恰以不立文而傳,不識文而終。六祖恐後人不解,乃曰: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此三皈依。又傳禪定之道。定非定而以至於定。初入定中,必落頑空,且入定中實為不易,故有禪字當頭,而不直之曰定。至於禪定之理。禪者,覺也,定者,淨也。中之所行,正也,此禪定含三皈依於其中,即此也。行禪之法,而無定法。吾之所行,易為禪,醫為禪,行走坐臥皆可為禪。行禪太不易,入定而更難,當常駐之,常思之,常為之,常逃之。如是行之,禪非禪,定非定。無處不禪,無處不定。此慧命也。”
小子又問:“如何深行般若”
紫極曰:“生淨信”
又問:“如何生淨信心”
曰:“理通也。得象忘形,得數忘象,得意忘數,得理忘意。故有之曰:雖萬象之紛紜,仍須一理而溶貫。知天理地理人理,理理俱通無障礙,即可為定,可深行般若,照見五蘊皆空。空,權名之字,實非空也。故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皆心之所悟也。而可四相皆無,雖無,實有也,亦權名之字。以心為非心,空談也,不足道也。故佛祖常言,我觀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唯恐不解也。老君亦言,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皆此類也。”
小子恍然,告退。
明日,小子曰:“先生之論,著實高見,吾行醫禪,漸以入定,心中明朗,而實未定,心生歡喜,次喜亦滅,此理也,知禪定也。”
紫極欣然。即而謁:“禪定非定禪,總為意相連,大道不虛設,一理須溶貫”
- 《易醫玄經》(三二)不二法門
- 《易醫玄經》(三一)般若心經
- 《易醫玄經》(三十)子午流注
- 《易醫玄經》(二九)左右陰陽
- 《易醫玄經》(二八)時病論治
- 《易醫玄經》(二七)遠公論黃
- 《易醫玄經》(二六)正反生克
- 《易醫玄經》(二五)六經辯疑
- 《易醫玄經》(二四)五行別派
- 《易醫玄經》(二三)三焦命門
- 《易醫玄經》(二二)陰陽水火
- 《易醫玄經》(二一)實證脈學
- 《易醫玄經》(二十)崇證論治
- 《易醫玄經》(十九)因果輪迴
- 《易醫玄經》(十八)大千世界
- 《易醫玄經》(十七)皇極經世
- 《易醫玄經》(十六)斷易偏論
- 《易醫玄經》(十五)人體河洛
- 《易醫玄經》(十四)難經別脈
- 《易醫玄經》(十三)脈決八法九宮
- 《易醫玄經》(十二)女子月汛
- 《易醫玄經》(十一)針法補瀉
- 《易醫玄經》(十)藥性八卦
- 《易醫玄經》(九)論南北政
- 《易醫玄經》(八)陰陽升降
- 《易醫玄經》(七)論肝八卦
- 《易醫玄經》(六)易醫玄門
- 《易醫玄經》(五)小子問禪
- 《易醫玄經》(四)醫道同於仙道
- 《易醫玄經》(三)紫極受訓
- 《易醫玄經》(二)八卦口針
- 《易醫玄經》(一)異人授易
- 上一篇:《易醫玄經》(四)醫道同於仙道
- 下一篇:《易醫玄經》(六)易醫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