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內景經闡微:隱景章第二十四
隱景章第二十四
隱景藏形與世殊[1],含氣養精口如朱[2],帶執性命守虛無[3],名入上清死篆除[4],三神之樂由隱居[5]。
[1]隱景藏形:“含光藏輝,滅跡匿端”之謂。《雲芨七簽》作隱影藏形。與世殊:與世無爭意。[2]口如朱:指容顏如玉,唇口如朱。[3]帶執:執著意。性命:神氣之謂。《靈源歌》“神是性兮氣是命”。虛無:張紫陽謂:“精神魂魄意,相與混融,化為一氣,不可見聞,亦無名狀,是為虛無”。[4]死錄除:《雲芨七簽》謂“得補真人,列象玄名”,即無俗人死殃之慮。[5]三神:即上中下三部之神。由隱居:都由於心神安居的緣故。
真虛要藏虛,真假都要隱,精氣開口散,調形人不知,其中緊要處,凡心守虛無。煉神在內景,無為後調心,此即上德舉,久行上清(元神)居,得一得天下,三清是我神,隱功儘是假,驗來處處真(正)。
倏焱游遨無遺憂[1],羽服一整八風驅[2],控駕三素乘晨霞[3],金輦正位從玉輿[4],何不登山誦我書。鬱郁窈窈真人墟[5],入山何難故躊躇[6],人間紛紛臭帑如[7]。
[1]倏焱:忽然、頃刻的意思。游遨:遊逛意。無遺憂:即無餘患意。[2]八風驅:乘驅八風,形容往來神速,只頃刻之間。呂洞賓所謂“朝游北海暮蒼梧”之意。[3]控駕:即操御;三素:三天至清之素雲。乘晨霞:乘御朝霞之氣。[4]金輦、玉輿:以金玉裝飾的輿輦,形容輿輦的華貴。《雲芨七簽》作金輦正立從玉輿。[5]鬱郁:喻佳氣。窈窈:比喻幽靜。真人墟:指真人神仙住過的地方。[6]躊躇:猶豫不決的意思。[7]臭帑如:猶如堵塞漏孔的敗絮。此句是當時道家看破紅塵,脫世離俗思想的體現。
隱來元神當瀟灑,道人功夫總不差,覺來披風抖八面,駕得金丹化飛霞,聖人思想拙代巧,誦經讀典悟覺下,未煉還丹何躊躇,原想爭先不甘下。
分頁導航
- 黃庭內景經闡微:沐浴章第三十六
- 黃庭內景經闡微:隱藏章第三十五
- 黃庭內景經闡微:肺之章第三十四
- 黃庭內景經闡微:肝氣章第三十三
- 黃庭內景經闡微:經歷章第三十二
- 黃庭內景經闡微:心典章第三十一
- 黃庭內景經闡微:百穀章第三十
- 黃庭內景經闡微:紫清章第二十九
- 黃庭內景經闡微:仙人章第二十八
- 黃庭內景經闡微:玄元章第二十七
- 黃庭內景經闡微:高奔章第二十六
- 黃庭內景經闡微:五行章第二十五
- 黃庭內景經闡微:隱景章第二十四
- 黃庭內景經闡微:治生章第二十三
- 黃庭內景經闡微:常念章第二十二
- 黃庭內景經闡微:瓊室章第二十一
- 黃庭內景經闡微:呼吸章第二十
- 黃庭內景經闡微:若得章第十九
- 黃庭內景經闡微:三關章第十八
- 黃庭內景經闡微:靈台章第十七
- 黃庭內景經闡微:上睹章第十六
- 黃庭內景經闡微:脾長章第十五
- 黃庭內景經闡微:膽部章第十四
- 黃庭內景經闡微:脾部章第十三
- 黃庭內景經闡微:腎部章第十二
- 黃庭內景經闡微:肝部章第十一
- 黃庭內景經闡微:心部章第十
- 黃庭內景經闡微:肺部章第九
- 黃庭內景經闡微:心神章第八
- 黃庭內景經闡微:至道章第七
- 黃庭內景經闡微:天中章第六
- 黃庭內景經闡微:中池章第五
- 黃庭內景經闡微:黃庭章第四
- 黃庭內景經闡微:口為章第三
- 黃庭內景經闡微:上有章第二
- 黃庭內景經闡微:上清章第一
- 上一篇:黃庭內景經闡微:治生章第二十三
- 下一篇:黃庭內景經闡微:五行章第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