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

摩訶婆羅多(天城文महाभारत、IAST Mahābhārata),一譯「瑪哈帕臘達」,是古印度兩大著名梵文史詩之一,另一部是《羅摩衍那》。 

摩訶婆羅多全長74000頌(“輸洛迦”,古印度常用的詩體單位,每頌兩行32個音節),此外還有一些散文句,總共有180萬個單詞,是世界上最長的史詩之一,是《羅摩衍那》的四倍。相當《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總合的10倍。世界上只有藏族的史詩《格薩爾王傳》和吉爾吉斯族的史詩《瑪納斯》可以與之媲美,如果持續不斷地念頌,得兩個星期才能念完。

摩訶婆羅多對於印度的哲學和宗教有很重要的作用,其中第六章中的《薄伽梵歌》已經成為印度教的經典。

“摩訶婆羅多”意思是“偉大的婆羅多王后裔”,摩訶(Maha)是偉大的意思,講述的據說是創立印度王國的婆羅多王后裔的故事,在古代印度以口頭吟誦的方式創作流行,後來流傳到亞洲各國如印尼、高棉、泰國、寮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國度,是亞洲文化的遠古源頭之一。

摩訶婆羅多成書於公元3世紀到5世紀之間。傳統說法稱史詩的作者為廣博仙人,但此人很可能只是傳說中的人物,並不存在。抄錄者為象頭神,原始故事一直在民間流行,最早可以上述到公元前5世紀左右。

 影響——摩訶婆羅多對印度文化和印度教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正如書中第一句說的:“這裡有的東西,在所有地方都存在;這裡沒有的東西,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德國語言學家洪堡曾無比推崇:「《摩訶婆羅多》的這個插話是最美的,或許也是我們所知一切文學中,唯一真正的哲學詩」

 摩訶婆羅多不僅僅是講述一個故事,廣博仙人在書中說,本書的目的是闡明人生的四個目標:愛、財、法和解脫,許多印度人相信人生的最終目標是達到解脫,其中業和法在摩訶婆羅多中占據了主要位置。

摩訶婆羅多中包括了大量的印度神話和哲學觀念,有許多神靈和哲學寓言故事。

最早的抄本可能追朔到公元200年,所以可能在3到4世紀已經編成18卷本了,目前存在的是18卷本。   

故事梗概——故事主要講俱盧家族的兩兄弟,持國和般度的後代,為爭奪王位進行的戰鬥,最終導致發生俱盧之野的大戰。故事以黑天的死,王朝覆滅,般度家族的兄弟升入天堂為結尾。意味著印度歷史上第四階段黑鐵時代的開始,這時人們失去尊貴的價值觀,喪失了道德、勇敢和公正的行為。在摩訶婆羅多中,許多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為了自己的價值觀和持國家族戰鬥在一起,例如毗濕摩,發誓一直保護國王難敵,不管他的地位怎樣變化,雖然他知道般度家族最終會勝利。

作者——根據書中敘述,原書作者是當時王朝中的一位主要人物廣博仙人敘述,由大自在天與雪山神女之子象頭神群主寫下來的。象頭神提出的條件是敘述不能停止,廣博仙人提出的條件是象頭神必須明白他敘述的內容,在這種條件下一個說一個寫完成這部著作,但是由於大量迅速的書寫,象頭神的神筆都用壞了,象頭神折掉自己的右象牙繼續書寫完成。(故在印度神話中,象頭神沒有右牙,或缺損)。

 成書歷史——《摩訶婆羅多》是經過很長時間逐漸積累成書的,早期以口頭吟誦的方式創作流傳,最早的證據顯示在公元533年的抄本中已經收集了10萬對對句,有20卷。

1 初篇1-19 前言,王子們的誕生和成長。

2 大會篇20-28 宮廷中的生活和遊戲,般度家族被放逐。

3 森林篇29-44 在森林中被放逐的12年生活。

4 毗羅陀篇45-48 被放逐期間在毗羅陀宮廷中的一年。

5 斡鏇篇 49-59 準備戰鬥。

6 毗濕摩篇60-64 戰爭的第一階段,毗濕摩為俱盧族司令。

7 德羅納篇65-72 戰爭的第二階段,德羅納指揮戰鬥。

8 迦爾納篇73 戰爭的第三階段,迦爾納指揮戰鬥。

9 沙利耶篇74-77 戰爭的最後階段,沙利耶指揮戰鬥。

10 夜襲篇78-80 馬嘶等俱盧族殘存的將領在夜晚突襲般度人,幾乎將他們全部消滅。

11 婦女篇81-85 甘陀利和其他婦女哀悼戰死者。

12 和平篇86-88 堅戰加冕,毗濕摩對他進行指導。

13 教誡篇 89-90 毗濕摩最後的指導。

14 馬祭篇 91-92 堅戰組織皇家慶典。

15 林居篇93-95 持國、甘陀利和貢蒂到森林中去尋找仙人,最終死在森林中。

16 杵戰篇96 雅度人互相殘殺,最終滅亡;黑天死去。

17 遠行篇97 堅戰和他的兄弟們死亡之路的第一階段。

18 升天篇98 戰死的所有人都回到天堂,成了天上的神祇。

附篇 訶利世系 99-100 黑天的生平。

《摩訶婆羅多》:“百科全書式”的印度史詩

它(即《摩訶婆羅多》)也許是這個世界宣示的最深刻和最崇高的東西。——威廉·洪堡

《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並稱為印度兩大史詩。中國早在5世紀初就已知道它們。鳩摩羅什(344—413)譯《大莊嚴論經》卷五曰:“時聚落中多諸婆羅門,有親近者為聚落主說《羅摩延書》,又《婆羅他書》,說陣戰死者,命終生天。”但這兩大史詩屬於印度婆羅門教文化系統,也就沒有進入中國歷代佛教高僧的譯經範圍,其翻譯任務就此延宕了一千多年。

上世紀80年代,由季羨林先生翻譯的7卷8冊《羅摩衍那》漢譯本全部出齊。2006年初,多位學者在歷時17年後,終於合力完成了《摩訶婆羅多》的翻譯出版工作。其漢語全譯本字數多達四百萬字,為當今世界僅有的三種文本之一,堪稱傳世工程。

在印度這樣一個有著古老文明傳統的國度中,歷史上出現一些文化創造上的奇蹟,是很自然的事情。考古學資料告訴我們,在大約公元前25個世紀的時候,印度河流域就進入了青銅器時代,並已有文字出現,今稱“印章文字”,可惜學界尚未做出成功的釋讀。大約從公元前15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的一千年間,史稱“吠陀時代”,是印度文化體系形成的關鍵時期。緊接著吠陀時代的一宗重要的文化事件,就是梵語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的出現。《摩訶婆羅多》的書名意譯為“偉大的婆羅多族的故事”,大致形成於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後4世紀的800年之間,這印證了一個普遍的文化現象:一個偉大敘事傳統的衍成,往往與一個古老的文明相伴而生。古巴比倫文明與《吉爾伽美什》,古希臘文明與《伊里亞特》和《奧德賽》,盎格魯—撒克遜文明與《貝奧武甫》等等,莫不如此。種種證據表明,史詩《摩訶婆羅多》的初創者們,正是一代代具有傑出的口頭敘事藝術才華的游吟詩人和宮廷歌手蘇多,他們從混沌初開的創世神話到譜系複雜的帝王世系,從跌宕起伏的列國紛爭到刀光劍影的征戰敘說,從聲名遠揚的英雄傳奇到特定歷史事件的追述,從宗教義理到人生哲學,從律法倫理到民俗生活,汲取了種種印度文化及其敘事傳統的養分,彙編成了這宗無與倫比的大型詩體英雄敘事。

敘事結構:像一組巨大的建築群

長期以來,西方學界一直認為,《摩訶婆羅多》是世界上“最長”的史詩。比較權威的《新普林斯頓詩歌與詩學百科全書》1993年版這樣表述:“《摩訶婆羅多》是這個世界上最長的詩歌。其精校本有大約10萬頌,是《伊里亞特》和《奧德賽》相加的近七倍。”有西方學者統計說,僅僅演唱這個宏大敘事的核心部分(兩個主要人物的對話部分),按照每分鐘唱一個“頌”(一組對句為一個頌)計算,就要連續不間斷地演唱25個晝夜!它的敘事結構,像一組巨大的建築群,殿堂相接,院落相疊,迴廊環繞,路徑互通。那些難以計數的“插話”,既各自獨立,又彼此關聯,而且還往往有各自的講述者、對話者乃至各自的聽眾;單說裡面出現的故事講述者就有300到400個之多。這樣一來,不僅故事中套著故事,而且對話中套著對話,起承轉合之間使得故事線索盤根錯節,情節發展引人入勝。當然,所謂篇幅“最長”的論斷,今天看來已經不準確了。在我國藏族民眾中長期流傳的史詩《格薩爾》,規模上要超過《摩訶婆羅多》許多,以正在陸續出版中的藏族著名歌手桑珠的演唱本為例:平均400頁一卷的藏文唱本,全部出齊要45卷之巨,而這還只是他全部演唱曲庫存量的大約三分之二。這些民間的歌手記憶和演唱這種超級故事的能力,既令人敬畏,也讓人驚嘆。

成書過程:一個流動的“傳統”

《摩訶婆羅多》的流傳和成書過程極為複雜。印度班達卡爾精校本所用的校勘本就達700種之多,可見歷史上人們將其用文字記錄下來的努力一直就沒有停止過。不過,在史詩形成及興盛的那個時代,它的研習、演唱和播布,當全憑口耳相傳。所以說,儘管後來經過許多梵語詩人歌者的整理和修訂,它在本質上還是一部“口頭的詩歌”,帶有濃厚的口頭詩歌的色彩。這些色彩表現在許多方面,讀者們在閱讀中或許能夠感悟得到。首先,在詩歌中隨處可見大量的程式化的詞組、語句和場景描寫,這是大型韻文中的“慣制”。比如關於人物的“特性修飾語”(或者叫“稱號”)的使用,比如關於事物的“詳表”式的羅列,都與荷馬史詩和其他口頭史詩的特徵相同或相似。例如在《摩訶婆羅多》的《毗濕摩篇》中關於河流的詳表,一口氣羅列了147條河流和上百個“著名的地區”的名稱!沒有哪個文人詩人會這么寫詩的(除了寫出《草葉集》的美國“瘋子”詩人惠特曼多少採用過這種詳表式的敘述)。其次,口頭詩歌的創編、傳播和接受是在同一時空中完成的,這就注定了它的歌者和聽眾是互動關聯的,意義的生成和實現也是在演述場域中完成的。因此,可以推知,故事是高度依賴語境和高度依賴敘事傳統的。對它的解讀,就不能脫離開整個印度文化的大背景。再者,以今天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所發現的活形態大型演唱傳統及其類似情況來看,我們大致可以推知,這種傳承久遠的部落或部族的敘事表演事件,往往發生在某些神聖的文化空間而與儀式活動相結合,從而成為一些傳統儀式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與其說這樣的史詩是一部靜態的“作品”,不如說它是一個流動的“傳統”。這個傳統不僅世世代代培育了難以計數的水準高超、演藝精湛的歌者,更是培育了整個族群的文化精神,讓人們知道如何看待宇宙人生、天地萬物,在世間如何思考和行事,什麼是對的和錯的,什麼是正義的和邪惡的,等等。《摩訶婆羅多》演唱時代的人們,一定在他們的一生中,在不同的場合,無數遍地聆聽過這一氣勢恢宏的敘事,被它所傳頌的英雄壯舉所打動,被包孕其間的深刻思想和高遠境界所陶冶,說它是教誨人們的百科全書,是民間知識和智慧的集大成者,絕不是虛妄之言。

口頭詩歌的另外一些顯著特徵,讀者不見得都能夠體會得到,例如涉及聲音、韻律和節奏的一些特點,翻譯本無法傳遞,讀者自然難以欣賞到。依我個人的田野工作經歷,口頭詩歌的音韻之美,伴隨著樂器的美妙鏇律,伴隨著歌者的眼神、表情和身體語言,伴隨著歌者與聽眾共同營造出來的氛圍,它所傳遞的敘事生動性和藝術感染力,它所蘊含的同時訴諸於聽覺和視覺的美感,它所激發出來的心靈感受和人生共鳴,是遠遠地超過了我們從書面閱讀的詩行中所能夠體會和認知的。生活在這個偉大傳統之中的人們,得到它汩汩清流的惠澤和陶養,也當是人生的福祉。

精校與翻譯:史詩般的“遠征”

《摩訶婆羅多》(全6卷),黃寶生主持,金克木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680元

荷馬史詩在古希臘的演唱活動,也曾經盛極一時。我們知道在歷史上曾經有過上百種不同的本子流傳,有過“泛雅典賽會”這樣定期舉行的史詩競唱活動。可以說,現在所見的荷馬史詩,不過是流傳下來的最為晚近的一個文本而已。對今天結集六卷出版的《摩訶婆羅多》也應當這么看。它歷史上抄本迭出,說明了曾經的演唱活動活躍而廣泛。這也就同時告訴我們,把一個古老的、流動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敘事傳統,引入印刷時代文學作品的流通規則之中,確立一個“科學的精校本”,以期讓學界和社會都能廣泛使用,已然是一項極其艱巨而宏偉的工程。印度從事精校本彙編工作的學者們,以恢復史詩“儘可能古老”的“原始形式”為目的,這本身就是件史詩般的“遠征”。中國梵語文學界的專家學者集十餘年之心血,潛心譯事,也當贏得稱譽。不論就文本研究的學術宏旨而論,還是就文化傳播的社會意義而言,沒有他們罕有其匹的氣魄和奉獻精神,這樣厚重的心血結晶,是永遠不可能面世的。

在《摩訶婆羅多》的敘事中,主宰世界的不變、正義與秩序之神——達魯瑪變身成河精對來喝水的小孩提出了問題:“比風快的東西是什麼?”答案是“思考”。《摩訶婆羅多》是印度民眾的詩歌,是民眾詩性智慧的結晶。所以印度學者說這部史詩對印度產生了深刻的道德力量、整合力量以及教誨力量。今天,《摩訶婆羅多》的影響早已經超越了國界,成為全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能夠通過漢譯者的辛勤勞作而直接欣賞印度文明史上這一偉大的敘事傳統,從而去思考人類共享的文化福祉,也是我們的幸運——因為,在全球有精校本譯本的國家也是屈指可數的。

(作者:朝戈金,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副所長)

解讀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

相關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