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釋穆斯林為何封齋(2)
三、 封齋是對穆斯林信仰和意志的檢閱。
封齋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是真主對穆斯林信仰和意志的考驗,凡是通過這一考驗的人,信仰和意志就會更加堅定,因為,沒有任何一種世俗權威檢查或強迫這項行為,穆斯林封齋完全是依靠自覺,這是真主對穆斯林心理、體能、毅力和綜合素質的考驗,真主欲借齋戒而磨鍊穆斯林的意志,堅定他們的信仰,培養他們吃苦耐勞、堅忍不拔、逆境生存和抗拒誘惑的能力。正可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古蘭經》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定一個代治者。”(2:30)真主把人類作為大地上的代治者,替真主治理世界,這是造物主對人類的一種器重,即而把人的地位提升到萬物至靈的高度來承擔治理世界的使命。這於人類是一種無尚榮耀,也是一種空前挑戰。
《古蘭經》說:“你們是為世人而被產生的最優秀的民族,你們命人行好,止人作惡,歸信安拉……”(3:110)
真主通過每年一月的齋戒,旨在塑造一個能夠出色地完成真主使命的民族,以艱苦的鍛鍊砥礪人生,淨化靈魂,消除人性的弱點,加固信仰者的信念,在超負荷的困境中去偽存真,使人擺脫物慾,刷新意志,體驗升華,增強完成人類生命責任的承受能力,向真主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四、 封齋能抑制人的欲望,規範人的言行,提高人的綜合素養。
穆聖說:“凡物有課,身體的課是齋戒。”
清代學者劉智在《天方典禮》中說:“齋者,止食色以謹嗜欲也。” 嗜欲者,人皆有之,聖賢難免。
《古蘭經》在敘述先知尤素夫對其族人所說的話時說:“我不自稱清白,人性確是慫恿人作惡的。”(12:53)
人的欲望像一口深井,慾壑難填。如果不加以約束,任其泛濫,誓必會導致欲望橫流,荒淫無度,社會將永無寧日。唐•吳兢說:“欲不可縱,縱慾成災。”
真主正是通過齋戒這種頗為有效的措施,節制人的私慾,培養人的自控能力,使之能夠循規蹈矩而不致愈越道德與法律的界線,沉湎於低級趣味,淪落為物、色的奴隸。明代學者王岱輿在概括齋戒的意義時說:齋戒的意義有三 “省心、節慾、清心。”(《正教真詮》)
《古蘭經》說:“至於怕站在主的御前受審,而戒除私慾的人,樂園必為他的歸宿。”(79:40—41)
齋戒的目的是效法天使,使人的理性真正主宰自己的欲望,達到心靈的淨化,言行的規範,道德的高尚,而品愈天使,臨近真主。進而發掘人生潛力,創造輝煌人生。劉智在《天方典禮》中說:“齋非僅止食止色也,務齋諸耳目身心。故齋之日,不起妄念,不動塵思,舉止唯敬,語默唯恭。” 這就給齋戒賦予了廣義的解釋。齋戒者,不僅要戒食色,而且要達到“全方位”的境界,即“齋諸耳目身心”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非禮勿思。”
穆聖說:“凡是未放棄說謊和醜行的人,真主不接受他的齋戒。 ”又說:“許多封齋者,除了饑渴外一無所獲。”
可見,齋戒作為伊斯蘭教在道德與精神層面上別具一格的功修制度,是真主培養人向善的一種方法,關鍵在於齋戒者從多大程度上以親身實踐的形式把封齋的效應如:誠實、忍耐、恭順、奉獻等齋戒精神體現出來,達到以齋戒塑造人品,提高人品綜合素養的目的。”
五、 封齋能培養人的仁慈心和博愛精神。
齋戒的效用之一是讓齋戒者親身體驗飢餓的滋味,感受饑渴給人帶來的痛苦,因為,齋戒不分貧富貴賤,在接受真主齋戒的責成方面是一律平等的。這就使得許多終日大腹便便,奢侈淫逸的權貴人士也有機會品嘗窮苦大眾的飢苦,從而激發他們的惻隱心,同情感,喚醒他們對貧窮者的憐憫之情。在有人相求或遇人求助時,不致使他們的心變得冷酷,麻木。
其二,當他們在經歷了一整天的饑渴之後,為享受真主賜予的山珍海味而激動不已時,他們很可能會聯想到周圍許多生活在溫飽線下的窮人,如果他們因為自己的仗義疏財,也能在饑渴後品嘗到美食,那種喜悅和激動將令人欣慰。這種感悟絲毫不亞於他們體驗飢餓的感受,定會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行善意識,成為慷慨好施和扶危濟困的內在動力。
因而,齋戒即是一項功修,又是一項潛移默化培養人真善美的道德素質的教育課程。真主通過齋戒讓人認識自己的責任,從被動的被命以仁慈、博愛、慷慨,到主動地去完成自己的社會責任和富人義務。
《古蘭經》說:“他們的財產中有一定份額,是用於施濟乞丐和貧民的。”(70:24—25) 又說:“你們絕不能獲得全善,直到你們分舍自己所愛的事物,你們所施捨的,無論什麼,都是真主所知道的。”(3:92)
穆聖說:“自己吃得飽滿,而不管鄰人餓著肚皮的人,不算是真信士。”
封齋的這種現實意義,再次深化了齋戒的內涵,成為穩定社會秩序,消除貧富矛盾,體現人類平等,增進相互團結和解決諸多人類社會生活問題的特殊途徑。
六、 封齋能使人知足,感恩,珍愛食物,杜絕浪費。
“人心不足,蛇吞象。” 這是古人對人性貪婪的比喻,形容人的貪慾永無止境,就象《古蘭經》和聖訓中所描述的“人性是受貪吝支配的”(4:128) “假若某人有一山谷錢財,他定會夢想擁有兩山谷,只有土才能填滿他的口。”(聖訓) 貪婪就像侵害人體的酸性物質一樣,是一切邪惡的根源,道德的殺手,如不加以克制,定會成為人生信仰和人格的腐蝕劑。《古蘭經》說:“能戒除自身的貪吝者,確是成功的。”(64•16)
封齋則是以苦修的形式消除苦難,使人超然於物質貪婪和色情貪婪的引誘之上,擺脫由於貪慾不足,報怨命苦,嫉恨他人,頹廢喪志而可能導致的種種惡果,從而珍惜現狀,積極進取,體悟“生在福中知足常樂”的感覺。
穆聖說:“順主命,豐衣足食,有知足感的人已成功了。” 又說:“錢多不算富,心富才是富。”
知足是一種美德,是真主賜予僕人的特殊財富,貪婪則是人為的貧窮。
波斯著名穆斯林詩人薩迪說:“尋求財富,不如尋求滿足,滿足才是最好的財富。”
晉•傅玄說:“天下之福,莫大於無欲,天下之禍,無大於不知足。”
《韓非子•解老》中說:“貪慾甚,則邪心勝。”
而封齋則是修身養性克制貪慾,促人知足最為有效的方法。
不僅如此,齋戒讓人懂得珍惜食品,從而知感主恩,生活檢點。穆聖說:“封齋者有兩種快樂:(一)開齋時的快樂,(二)復生日見到真主,獲得齋戒賞賜時的快樂。” 沒有封齋經歷的人,不會有這樣的感受,當他們飢腸轆轆地面向開齋食品時,沒有人能說清他們的內心對真主迸發出的感激會有多深,這種感激源於他們封齋的效果,正是因為飢餓,才使他們意識到平日的飽足原來就是一種恩惠。
齋戒正是通過這樣一種親自實踐的教育方式,使人認識真主的恩惠,懂得珍惜“甜如蜜”的食品,使富人不再挑食厭飯,奢侈浪費,揮霍無度,而更多地去關心那些無衣無食的貧苦大眾,使窮困者懂得知足,更加忍耐。這就使得伊斯蘭教譴責浪費的層面,從單一的經濟學眼光升高到倫理道德與宗教信仰的高度。
《古蘭經》說:“你們吃,你們飲,但不要過分,真主確是不喜歡過分者的。”(7:31) 又說:“你們不要揮霍,揮霍者確是惡魔的朋友,惡魔原是辜負主恩的。”(17:26—27) 又說:“你們用錢的時候,既不揮霍,又不吝嗇,謹守中道。”(26:67) 穆聖也教導我們說:“艱苦樸素,節衣縮食,屬於信仰。”
七、 封齋能洗刷人的差錯,使人省躬滌過,更為純誠。
齋戒的本意是“克制”,即克制人的欲望,克制犯罪,含有敬畏和忍耐的成份,制欲檢行,懲贖己過,不讓私慾統領人的智慧,不讓自己跟隨欲望誤入禁區。
穆聖說:“齋戒是堅忍的一半。” 又說:“誰出於正信,並心悅誠服地封了‘萊麥丹’月的齋,誰以前所犯的罪惡就會被恕饒。”
齋戒就像一把保護傘,能保護穆斯林遵紀守法,克己復禮的高尚人格和道德風範。即而從主觀上杜絕犯罪的動機和傾向,於是,齋戒不單是在某一時間段戒食戒欲,而是從客觀上剷除穆斯林滋生邪念與罪惡的土壤,降低犯罪律。因為齋戒者“唯省察己躬洗滌罪過而已。” 絕不會動輒違法亂紀。即使遇有別人挑釁,亦能安然處之。
穆聖說:“齋戒是一面盾牌,你們在封齋期間,既不可胡言亂語,又不可放蕩無羈,遇有人辱罵或毆打就說兩次:‘我是封齋的人啊!’ 以我的生命在其掌握的主盟誓:封齋之人口中的乾氣,在真主看來,要比麝香的氣味更美。”
齋戒陶冶人的性格,規範人的言行,消除人作惡的念頭,激發人行善的熱情。每到齋月,穆斯林社區濃郁的教門氣息沁人心脾,感人至深,使許多平時不常進寺的教胞也受到感染,自覺地加入到尋求貴月“橫財”的隊伍中,努力行善,異常慷慨,以彌補和懺悔自己的過去,並可望成為一以貫之堅持教門的起點,而在齋月結束後,不再重蹈疏遠教門可悲的覆轍。
《古蘭經》說:“犯罪之後悔罪並加以修正的人,真主接受其懺悔。”(5:39) 又說:“善功確能消除罪惡。”(11:114)
齋戒就像一個熔爐,熔盡歲月沾染在穆斯林身上的罪孽,經過一個月的溶煉,使在日益膨脹的欲望驅使下已扭曲了的靈魂得到解脫,省察己過,盤點盈虧,改過遷善,虔誠懺悔。
穆聖說:“一個悔罪的人,就如同從未犯過罪的人一樣。” 又說:“誰為主封一天齋,那么真主藉此使他遠離火獄七十年。”
因此,齋月是一個悔罪,求饒,近主,愛人的月份,更是穆斯林用虔誠和敬畏武裝自己,檢討過去,規劃未來,罰贖所犯罪行的最好機會。
穆聖說:“一個‘萊麥丹’月到另一個‘萊麥丹’月期間,只要不犯大罪,這之間的過錯就被勾消了。” 又說:“復生日,齋戒、《古蘭經》為僕人求情,齋戒說:‘我的養主啊!白天我使他戒食戒欲,請你準我說情吧!’ 《古蘭經》說:‘夜晚我沒使他睡覺,請你準我說情吧!’結果他倆的說情都被恩準了。” 又說:“人們對妻子,財產和鄰居所犯之錯誤,將因他的拜功,齋戒和施捨而得到恕饒。”
- 上一篇:伊斯蘭教曆
- 下一篇:“蓋德爾”夜的尊貴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