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的風俗習慣 普米族的節日資料及服飾特點
普米族的風俗習慣 普米族的節日資料及服飾特點
普米族與中國古代氐羌族系有淵源關係。根據本民族的傳說和歷史文獻記載,普米族先民是原來居住在今青海、甘肅和四川交匯地帶的遊牧部落,後來從高寒地帶沿橫斷山脈逐漸向溫暖、低濕的川西南移。公元13世紀中葉,一部分人被徵召入元軍,隨忽必烈遠征雲南。從此,普米族的先民逐漸結束了“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狀態,開始了農耕生活。
千百年過去了,然而,代代普米人始終懷念著北方。時至今日,在普米族的生活習俗及民族文化中,仍能看到遠古遊牧民族的遺風,能夠體味到他們對民族發源地──北方草原的孜孜眷戀。按照古老的習俗,普米族兒童只能穿長袍大褂,13歲以後才改穿衣褲、衣裙式短裝;成年男女無論衣式如何,均外著羊皮坎肩或披肩,系腰帶;婦女還以髮辮粗大為美,喜歡用氂牛尾和絲線編入髮辮之中,盤於頭頂。
普米族的食俗
普米族主要居住在中國西南部的雲南省。
普米族以玉米為主食,間食大米、小麥、青稞、蕎子、洋芋等。玉米的食用方法是先將玉米用石磨磨成粉,用篩子去玉米殼層,分成三種食用,殼層一般作家畜飼料,較粗玉米碎粒,可拌入大米一起煮吃,也可先用鍋煮成粥,再將細面拌進用鍋燒煮食用。玉米面還可以煮甜酒、蒸粑粑,玉米還用來製作酥理瑪酒、做糌粑炒麵等熟食。
普米族一般習慣日食三餐。早餐多吃麵食點心,喝酥油茶或鹽茶,中午和晚上為正餐,多以玉米為主食。常用煮、蒸、燒、烘烤等方法製作米飯、烤餅、面片、麵條等。
普米族的日常蔬菜種類繁多,有南瓜、茄子、西紅柿、辣椒、韭菜、蘿蔔、蔓菁、青菜、大蔥,此外還經常採集木耳、香菌(香菇)、蕨菜苦菜花、花椒等。
普米族普遍以飼養的畜禽為其肉食來源。常見的有豬、牛、羊肉,並能製作酥油、乳餅等乳製品。肉類多煮食和烤食,不習慣炒食。普米族擅長用風醃辦法把豬肉製成豬膘肉或臘肉,以琵琶肉最為馳名。其製作方法是:將宰後的生豬掏去內臟,抽去所有的骨頭,用鹽巴和花椒撒在豬腹內,然後把豬腹縫合,風醃起來,就成了一頭完整的臘豬,它的外形很象琵琶,因此也叫“琵琶肉”,這是招待客人的上品。
平時狩獵歸來,也經常能吃到黑熊、野豬、獐子、鹿子、岩羊、雉雞等野味,肉食多好煮吃和烤吃,不習慣炒吃。食具是別具風格的本勺、木碗和本盆。1949年後,普米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他們與內地的交往日益頻繁,內地的生活用品大量輸送到普米族地區,普米族人民已經普遍使用瓷、塘瓷食具。
普米族地區多種核桃樹,除了一般生食核桃外,大多榨成油來炸粑粑、點燈等。此外,在四五月間採摘青刺果,曬乾後磨成碎粒,再蒸熟,用榨油機榨成油脂食用。豬油、牛油和羊油等,食用很普遍,牛羊油用於一般煮甜酒或製作一些祭品時用。普米人家每年要宰殺一至五頭肥豬用來食用,平常逢年過節要宰殺牛羊、雞鴨等家禽。
普米族人特別尊敬老人,對老人照顧得十分周到。在普米山寨,年過七旬的老人,床頭邊一般都有一個安放飲食的木櫃,裡面裝了各種食品,逢年過節,寨子裡的家家戶戶都得給本寨年老的人送一份禮;出嫁的女兒每年農曆正月初二回拜父母,要獻上佳肴美酒;家中有人外出做客,要給老人捎回一份酒席上的吃食;家裡的黃酒打開,得給老人盛一壇放著;殺年豬要把脊肉割下給老人;做燕麥炒麵先給老人裝上一袋。孫兒孫女去趕集串親外出歸來。要給老人捎些糖果、草煙。千百年保持的這種習慣,亦讓老人少吃多餐調劑胃口。
普米族熱情好客,每當親友來訪,總是導上座,奉上酥油茶和炒麵,接著就端上熱氣騰騰的牛羊肉和豬膘肉,另加上一碗拌有蔥、蒜、辣椒及花椒、香椿的酸辣湯,主人在旁殷勤陪侍,等到客人吃飽以後,家人才開始用飯。普米族具有農耕民族的特點,也有遊牧民族的特點。
普米族飲茶也像吃飯一樣,每天必不可少,如果一天不喝就會坐臥不安,甚至頭昏腦脹。普米族一天習慣喝三次,早晨一次,中午和晚上各一次,有的人臨睡時還要喝一次。日常飲茶的種類很多,有酥油茶、化油茶(放入熟豬油的茶)、鹽茶、米花茶(放入爆米花的茶)和核桃仁茶等。慣於用牛角盛酒或竹管去吸。
過去十三歲以上的男人都吸菸、喝茶,每人都有一個茶罐和煙桿,不論走親訪友,耕种放牧,只要一體息就取出煙桿吸菸,拿出茶罐煮茶。
經常飲用的有白酒、黃酒和有名的蘇里瑪酒(甜酒)。蘇里瑪酒多是用上好的大麥釀製而成,其味濃香醇厚,甘冽淨爽,是待客、饋贈親友的重要禮品。
普米族的宗教信仰
普米族的宗教信仰,既有祖先崇拜,也有信仰藏傳佛教的,還殘存著對自然的崇拜。每逢節慶、婚嫁、生育、出行、收割等,都要請巫師(汗歸)殺牲祭獻,誦經祈禱,以便消災祛難,保佑安康。
普米族神明崇拜:普米族主伙天神創造了人類和萬物,山神給人以定居和耕種之地,灶神左右家人興衰,龍神釋風降雨,因而把吉凶禍福與神明的好惡緊緊聯繫起來,在普米族的潛意識裡和言行里無不表現出對神明的敬畏和虔誠。
普米族祭祀神明的儀式分為“祭山神”、“祭龍神”、“祭灶神”、三種。祭祀時首先向天神祈禱、禮拜、貢獻各種祭品。
普米族祖先崇拜:普米族相信靈魂不滅,認為人死後靈魂會回到祖先的發祥地或升入天堂,所以以各種方式進行祭祀活動,表明對祖先的崇敬。主要活動有:接祖(除夕)、送祖(從大年初三至十五)、清明上墳、中元節、祭房頭、祭中柱。
普米族送替神:普米族稱之為“缺青”或“缺代骨”。凡家庭不和睦,爭吵多、病多、即家運不好時,常常舉行這類祭祀活動,希望把惡神交給“替神”,讓好運歸自己。儀式一般在家中舉行,全家人參加,要用一整天的時間。
普米族凶吉兆預測:普米族一般都相信預兆,有時根據預兆行止,或採取某些防範措施。普遍相信的預兆有:夢兆,如孕婦夢見刀、槍、劍、矛、虎、豹要生男孩子,而夢見蛇、魚、蝦則要生女孩子:物兆,如喜鵲叫為報喜,烏鴉、貓頭鷹、狐狸夜間在房附近叫為報喪;人事活動兆,如上眼皮跳為凶兆,下眼皮跳為吉兆。
普米族的民族節日
普米族人民勤勞勇敢,有著自己悠久的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其節日活動也是多種多樣。
大過年
大過年,是普米族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之一,一般從臘月二十九祭祖先、吃年飯到正月初七過完人的生日為止,要七八天時間。大年初一早上,老人要向宗巴拉(神台)燒香祈禱,祭祀祖先。凡年滿十三周歲的男女兒童,要舉行“穿褲子”、“穿裙子”成年禮儀式。除此外,還有上山打獵、繞山放牧、玩磨秋、祭山神、跳鍋莊等活動。
吃完除夕團圓飯後,年滿13歲的男孩子、女孩子,按性別各聚一處,通宵狂歡。待東方發白,各自回到自己家中,由家裡人為他們舉行“穿褲子”或“穿裙子”成丁儀式。瀾滄江畔的普米族在如果是女孩,她便走到火塘右前方的“女柱”旁,雙腳分別踩在豬膘和糧食袋上,豬膘象徵財富,糧袋象徵豐收;右手拿耳環、串珠等首飾,左手拿麻紗、麻布等日用品,象徵婦女有物質享受的權利和承擔家庭勞動的義務。接著母親把女孩的麻布長衫脫下,換上短衣,穿上百褶裙,繫上一條繡花腰帶。如果是男孩,他便走到火塘左前方的"男柱"旁,雙腳踩在豬膘和糧食袋上,右手握尖刀,左手拿銀元,銀元象徵財富,尖刀象徵勇敢。然後由舅父把男孩的麻布長衫脫下,換上短衣,穿上長褲,繫上一根腰帶。儀式過後,這些男孩、女孩才算長大成人,才有資格參加正式的社交活動。
端陽節
每到農曆四月初五,普米家便打開用新麥釀就的酒罈,咂出蘇理瑪,過嘗新節。除自家暢飲外,還分別送給親友嘗新。
端陽節這天,孩子們穿著盛裝,到野外采來各種鮮花,插在屋裡屋外,顯得十分美麗。然後全家老少圍坐在火塘邊吃種類食品。
雪門檻游山節
農曆五月五日,是蘭坪普米族傳統節日——“雪門檻游山節”。“雪門檻”是雪盤山脈第三大高山,海拔3600米,是境內唯一“一步望四鄉”的地方,自古就是四鄉客商和遊客往來的要塞。當春寒退盡,山花爛漫時,四鄉普米族民眾就會身挎四弦琴,攜帶黃酒和蛋肉,來雪門檻山頂草地過節。
雪門檻游山節是普米族節日中人數最多而宗教氣氛較淡的一個節日。不舉行宗教儀式,有病的可上山採挖草藥,愛武的人射箭摔跤,比試武藝;年輕人對唱情歌,互訴衷腸;有的人是來談生意。游山節的高潮是“跳羊皮舞”此舞屬於自娛和交際舞種,人群手拉手圍成圓圈,圈中一人以折迭的羊皮作“鼓”,另一人邊舞邊彈四弦琴,羊皮“鼓”伴著琴聲,加強了節奏和氣勢,跳一輪共需彈奏十二個舞曲。隊形變化豐富,有單圓、雙圓、半圓、對跳、開門、翻身、二龍吐水和滿天星等。
轉山節
轉山節,是農曆七月十五進行的祭山神活動。普米男女老少以村寨為單位,成群結隊,到指定的山頭參加各種傳統活動。
小過年
小過年,又稱普米過年,在每年的臘月初六這天,據說這天是普米祖先的誕辰日,所以活動多是進行些祭祖先、驅病魔等的宗教活動。
成人禮
女孩的成年禮叫做“穿裙子禮”,由母親主持。小女孩走到火塘右前方的“女柱”旁,雙腳分別踩在糧袋和豬膘上,右手拿著耳環、串珠、手鐲等裝飾品,左手拿著麻紗、麻布等日常生活用品,手上的物品象徵婦女將有享受的權利和承擔家庭的義務。接著巫師向家祖和灶神祈禱,母親給女孩脫去麻布長衫,換上麻布短衣,穿上百褶長裙,繫上繡有圖案的腰帶。換上新裝的女兒向灶神和親友叩頭表示感謝,親友送給禮品表示祝福。
男孩的成年禮叫做“穿褲子禮”,由舅舅主持。普米族保留許多母系社會遺俗,舅舅在家中地位最高。小男孩走到火塘左前方的“男柱”邊,雙腳踩在豬膘和糧袋上,右手握尖刀,象徵勇敢;左手拿銀圓,象徵財富。巫師向灶神和家祖祈禱,舅舅把男孩的麻布長衫脫下來,給他穿上麻布短褂、麻布長褲,繫上腰帶。換上新裝的男孩也要向女孩一樣給灶神和親友一一叩頭,用牛角酒杯向親友敬酒。親友們往往送他一隻羊,祝賀他日後平安吉利,牛羊成群。
舉行“穿裙子禮”、“穿褲子禮”時,女孩或男孩的父母要舉行盛大宴會,招待參加的親友客人。他們端給客人每人一碗骨頭湯,一塊肉和一些豬心豬肝,表示大家是至親骨肉,心肝相連。宴會後,儀式才算結束。舉行了“穿裙子禮”和“穿褲子禮”,小女孩和小男孩算是成人了,成了小姑娘和小伙子,可以參加生產勞動和社交活動,成為家族的正式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