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外景經闡微:恍惚章第二十三
恍惚章第二十三
恍惚不見[1]過清靈,坐於廬下觀小童[2],旦夕存在神光明[3],出於無門入無戶[4],恬淡無欲養華根[5],服食玄氣[6]可遂生。
[1]恍惚:似有似無,未分明、不清晰之意。在丹法中指陽氣初動之象。不見:無所見聞。[2]廬下:指神之廬舍,心主降宮。小童:喻心神。[3]神光明:心不外馳,神光內著,明透於外,呂洞賓所謂“光透簾幃”之意。[4]出於無門入無戶:即真氣不出,凡氣不入之意。[5]華根:指精華之根源,也即靈根。[6]服食玄氣:採取煉養之意。孟子謂之“食志食功”。《參同契》有“服食三載,輕舉遠遊”也是此意。
恍惚之中進入清靈之境,仿佛於舍下廬中觀察自己的先天結晶。此精華就是自己先天元神通過能量的聚集又回到了虛空。初生之命體如小童,無論你是否注意到他,他都是存在和光照人之性命的,人處在一種自然而然的功態中。
元神在形體內外運動已經無門無戶,出入無間,因為他是由真空中黃進出的。所以人只會知道其作用而不會知其然。人心此時以無欲對待其變化,則精華元根得以茂盛長養。人靠此根獲得玄中之氣的滋養使生化之機不枯。
還返七門飲太淵[1],通我喉嚨過清靈[2],問於仙道與奇功,服食靈芝與[3]玉英。
[1]還返:真氣在體內運行,自上而下謂之還,自下而上謂之返。七門:指七竅為進出之門戶。太淵:系手太陰肺經之原,為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氣液貯藏之原所。[2]過清靈:指神靈腦戶,也即清虛入定之體。[3]靈芝:喻真氣。
恍惚之中,人的七竅開闔也是自動的,由自然狀態之下飲虛無太淵之精華。由自己的喉嚨通過去而通達奇功。若涉問仙道真機,此時的感覺就象服食了靈芝與瓊漿玉液一般。其中意思至簡至易,修心修德達到要求卻很難,話雖至此,請讀者不要亂會其意而妄言其真。
分頁導航
- 黃庭外景經闡微:頭戴章第二十四
- 黃庭外景經闡微:恍惚章第二十三
- 黃庭外景經闡微:循護章第二十二
- 黃庭外景經闡微:脾中章第二十一
- 黃庭外景經闡微:顏色章第二十
- 黃庭外景經闡微:陰陽章第十九
- 黃庭外景經闡微:入清章第十八
- 黃庭外景經闡微:精液章第十七
- 黃庭外景經闡微:肝之章第十六
- 黃庭外景經闡微:試說章第十五
- 黃庭外景經闡微:中有章第十四
- 黃庭外景經闡微:璇璣章第十三
- 黃庭外景經闡微:崑崙章第十二
- 黃庭外景經闡微:心曉章第十一
- 黃庭外景經闡微:出日章第十
- 黃庭外景經闡微:作道章第九
- 黃庭外景經闡微:物有章第八
- 黃庭外景經闡微:常存章第七
- 黃庭外景經闡微:長生章第六
- 黃庭外景經闡微:明堂章第五
- 黃庭外景經闡微:方寸章第四
- 黃庭外景經闡微:宅中章第三
- 黃庭外景經闡微:玉池章第二
- 黃庭外景經闡微:老子章第一
- 上一篇:黃庭外景經闡微:循護章第二十二
- 下一篇:黃庭外景經闡微:頭戴章第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