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想爾注》與五斗米道

東漢靈帝光和年間 (公元178—184),漢中五斗米道(天師道)興起。據《後漢書·劉焉傳》、《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說,五斗米道“使人為奸令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習”。這就是說,五斗米道以《老子五千文》為信奉的主要經典,教徒們都要誦習。《老子五千文》即《老子道德經》,因經張魯定本為五千宇⑴,故名。《老子想爾注》便是當時五斗米道祭酒宣講《五千文》的註解本。

但,此經注在唐代還稍行於世,五代猶偶著其目,宋以後便聲銷跡絕,淪佚無聞。所以後世便無從了解《老子想爾注》這一秘典的內容,亦無法弄清早期道教中五斗米道 (天師道)在教理教義方面的具體情況了。直到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老子道經上想爾》在敦煌莫高石室遺書中重現,世人才得以重睹此經注,從而也才能直接了解五斗米道(天師道)的信仰與理論。拙文擬就歷代著錄此經注的情況、經注作者、經注所反映的宗教信仰與社會政治思想、經注在傳授經戒中的地位等問題,歸納一點資料,並談一點認識。

一、歷代著錄情況與淪佚原因

在史籍中,著錄《老子想爾注》最早是在唐代。唐高祖時國子博士陸德明所著《經典釋文 ·序錄》中有《想余注》二卷。唐玄宗御製《道德真經疏外傳》,列古今箋注《道德經》各家中,錄“《想爾》二卷”。唐玄時張萬福所撰《傳授三洞經戒法籙略說》道德經目中列有“《想爾注》上下二卷”。但《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均不著錄。五代,杜光庭撰《道德真經廣義》,敘歷代詮疏箋注,其中列有“《想爾》二卷”。到了宋代,謝灝撰《老君實錄》、彭耜撰《道德經集注雜說》、董思靖撰《道德經集解》都只是引杜光庭之說為據,說注者中有“漢張道陵《想爾》”,顯然他們都沒有見到過《老子想爾注》。到了清代,侯康、姚振宗、曾模諸家,補後漢三國藝文志,也都只是依據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著錄“《想余》注二卷”⑵,顯然更是未見其書,而以誤傳誤。這說明《老子想爾注》在唐代是存在的,宋代則似有所聞,而見者甚少,元代、明代以後則更無人見過,顯然其書已亡佚了。直到敦煌莫窟山洞中所藏數萬卷古經書文獻被道士王圓籙發現,《老子道經上想爾》才重現於世。不過原件已被英國斯坦因掠走,現藏倫敦博物館。我們現在見到的只是影印件而已。據近代學者王重民、饒宗頤考證⑶,原件為六朝(公元420—589)寫本。卷末題《老子道經上》,下注“想爾”二字分行。起“則民不爭亦不盜”,迄“悉皆自正矣”。亦即注起“使民不爭”,終“天下自正”,基本上是《老子道經》(即上篇)的注釋本。注文與經文連書,既不用字型大小相分別,也不分章次,每章亦不起行,全部共五百八十行。據學術界考察,北宋時有僧人為逃避西夏兵燹,將大量古經書文獻藏進了莫窟千佛洞的山洞裡,一藏千年,始重問世。幸好《老子道經上想爾》亦在藏書之列,否則連這一孤本也絕跡了。

為什麼《老子想爾注》會在社會上漸次淪佚了呢 ?我認為其原因有五:(一)《老子想爾注》是五斗米道授道演教的秘典,只在教內傳授,未在社會公開流傳,知者甚少。正如《魏書·釋老志》中所說:“張陵受道於鵠鳴,其書多有禁秘,非其徒不得輒觀。”只在少數人中秘傳,當然易於散失。(二)由於《老子想爾注》是以神仙煉養之說解釋《老子》,雜以巫術,故頗多隱秘,特別是多處談及“實髓受精”之方術,在社會上多有微詞,造成知者秘而藏慝,反對者加以抨擊、禁阻。(三)《老子想爾注》中有詆毀儒學、貶抑孔丘的內容,認為“其五經半入邪,五經以外眾書傳記,屍人所作悉邪耳”,“道甚大,教孔丘。為知後世不信道文,但上孔書,以為無上,道故明之告後賢”。這種與儒家相牴觸的著述,也當然會被社會所排斥。(四)北魏道士寇謙之改革道教,認為“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系三張偽法,“大道清虛,豈有斯事”⑷,他提倡道教“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之以服食閉煉”。經寇謙之“清整道教”,道教發生了變化,因《老子想爾注》倡導男女合氣之術,故亦屬偽法之書,不合清虛之道,在北天師道中被排斥,而漸被揚棄。(五)唐玄宗御製《道德真經疏》,目的既在抬高《老子道德經》的地位,也在於統一對經文的解釋,排除異見,所以唐以後《老子想爾注》浙被忽略,而終至寂然無聞了。

二、張魯與《老子想爾注》

注者 “想爾”究竟是誰?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中說:“不詳何人,一雲張魯;或雲劉表”。唐玄宗《道德真經疏外傳》及五代杜光庭《道德真經廣義》均說:“三天法師張道陵所注”。宋謝灝《老君實錄》、彭耜《道德真經集注雜說》、董思靖《道德經集解》俱引杜光庭語:“漢張道陵《想爾》”。以上記載,或說“想爾”即張道陵,或說即張魯,或說是劉表。哪一個說法對呢?據《後漢書·劉表傳》中說,荊州刺史劉表“起立學校,博求儒術,綦母闓、宋忠等撰立五經章句,謂之後定。”劉表尚儒術,不可能作此抵毀五經之《老子想爾注》。那么作者是張陵還是張魯呢?我認為明《正統道藏》中正乙部《傳授經戒儀注訣》對這一問題最有訂正價值。該道書在《序次經法第一》中說:“系師得道,化道西蜀,蜀風淺末,未曉深言,托遘想爾,以訓初回”。肯定了張魯是《想爾注》作者。按《傳授經戒儀注訣》中,稱《想爾注》為《想爾訓》,列:“太玄部卷第五《老君道經上想爾訓》;太玄部卷第六《老君德經下想爾訓》”。最早將道教經書分為洞真、洞玄、洞神三部的是南朝劉宋的陸修靜⑸,繼而增加太清、太平、太玄、正一等四輔,合為七部的是南朝梁的孟安排⑹。所以我認為《傳授經戒儀注訣》的作者可能便是孟安排。在孟安排之後,唐張萬福撰《傳授三洞經戒法籙略說》,在“道德經目”下列有“《想爾注》上下二卷”,但在後文解說中卻並未談及《想爾注》作者問題。而前者提《想爾訓》,後者提《想爾注》,提法不一,故我推斷《傳授經戒儀注訣》作者非唐張萬福,而是南梁孟安排。《注訣》作者是讀過《想爾注》的,在《序次經法第一》中說:“初回之倫,多同蜀淺辭說切近,因物賦通三品要戒,濟眾大航,故次於河上。河上、想爾,註解已自有殊,大字文體,意況亦復有異,皆緣時所須,轉訓成義。舛文同歸,隨分所及,值兼則兼通,值偏則偏解,偏解終還於兼”。意即尹子《中經》、河上公《章句》在《想爾注》之前,三者在文體及註解上是有所不同的。我們現在將河上、想爾兩注加以對照,確實兩注有所同有所不同,前者多談哲理,而後者多談煉養。我之所以在這裡探討《注訣》的作者及其對經法序次的解釋,因為我覺得《注訣》是我們肯定《想爾注》作者的可靠史料。南梁(公元502試557)與三國時間相隔不遠,孟安排又是深研三洞經書的大法師,他讀過《想爾注》,所以我認為《注訣》之說較為可靠,即系師張魯“托遘想爾”,“托”即指假託天師張道陵的名義,而為《老子五千文》作註解。唐玄宗、杜光庭等之所以說是張道陵作,也是依據張魯託言張道陵注所致。總之,我認為《想爾注》的作者為系師張魯。張魯託言其祖張道陵所注,用意在成一家之學並承繼道統而已。

張魯為什麼要作《想爾注》呢 ?東漢末,張修、張魯在漢中傳播五斗米道(天師道),皆以《老子五千文》為主要經典。但《老子道德經》乃是道家學派的哲學著作,與崇奉神仙的道教,在實質上有所不同。為了依附黃老,便不能不用五斗米道(天師道)的信仰,對經文作修改並另作解釋,使之適應自己的需要。因五斗米道當時亦秘奉《太平洞極經》(即《太平經》),故在為《老子五千文》另作註解中,便融入了《太平洞極經》中的宗教理論與社會政治思想。如在宗教方面強調奉道誡、煉養、積善成功、積精成神;在社會政治思想方面強調要致太平,提倡封建道德,輕王重生等,便都是與《太平經》教義相同的。所以張魯作《老子想爾注》,是托奉老子之道,而實演五斗米道(天師道)之宗教。

《老子想爾注》與五斗米道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

相關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