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的風俗習慣 毛南族的節日資料及服飾特點
毛南族的風俗習慣 毛南族的節日資料及服飾特點
毛南族的民族歷史
從宋代開始,在漢文史稿中記載,今廣西環江縣境內先後有“茆灘”、“茅灘”、“冒南”等地名。嶺南百越支系有地名與族名合一之俗,毛南族也是以地名族。解放後,稱為“毛難族”。八十年代根據本族意見改“毛難族”為“毛南族”。
毛南族是嶺南百越支系發展而來。唐以前的僚,宋元明的伶,是他們的祖先。據記載,今毛南族聚居的地區在唐貞觀年間為思恩縣地,屬嶺南道環州管轄;宋代曾為撫水州屬地;元代屬慶遠路管轄。明正德元年思恩縣玫屬河池州。清代,思恩縣屬慶遠府。光緒年間,在毛南族聚居地區設定“毛難甲”。“甲”之下劃分上、中、下三“額”、“額”設“總團”。“額”
之下以設“牌”,設有“牌頭”,一般管轄10戶。為了反抗封建統治階級的壓迫和剝削,毛南族人民曾不斷起來鬥爭。在抗日戰爭中為打擊日寇、解放戰爭中抗擊國民黨的反動統治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毛南族的民族節慶
毛南族的節日是農曆五月的廟節,清明節“趕祖先圩”和元宵節“放飛鳥”也是他們獨有的紀念活動。毛南族的節日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祭祀祖先;二是多開展唱歌對歌活動。
分龍節
毛南族民間最大的節日是每年夏至後的分龍節。“分龍節”,又叫“五月廟節”,是毛南族特有的節日,在陰曆的“分龍”日前兩天開始舉行,主要是祭祀神靈與祖先,全村男女以及外嫁的女子和遠道的親友都趕來參加,隆重而熱烈。過分龍節時,家家戶戶都要蒸五色糯米飯和粉蒸肉,還要烤香豬。折回柳枝插在中堂,把五色糯米飯捏成小團團的,密密麻麻地粘在柳枝上,以表示碩果豐收,祈望五穀豐登。
分龍節期間,毛南人男女老幼穿上盛裝,年輕媳婦節日回娘家與父母團聚。他們採集金黃花、楓葉蒸煮五色糯飯;于田間以五色糯飯、粉蒸肉祭神農氏,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於村頭三界廟殺牛敬祭傳說中毛南人飼養菜牛的創始者三界公爺,祈祝人畜安康;還用“發多”(一種大如扇面的樹葉)包起五色飯和粉蒸肉,走親訪友,慶賀節日。分龍節也是毛南族青年男女聚會的日子,活動內容有上坳口、坡腳對歌等。
毛南族也過端午節,但節日的意義與漢族不同,民間稱為“藥節”。每當過藥節時,習慣采艾葉、菖蒲、黃姜、狗屁藤等草藥熬水飲,或用這些草藥剁碎作餡包粽粑可以解毒去病。
南瓜節
毛南族的“南瓜節”,時在農曆九月九日,即重陽節這天。各家把收穫到的形狀各異,桔黃色的大南瓜擺滿樓板,逐一挑選。年輕人走門串戶,到各家評選“南瓜王”。不僅要看外觀,而且要透過表面看到瓜籽。待到眾人意見基本一致,由一身強力壯者用砍刀劈開“南瓜王”,主人掏出瓜瓢,把飽滿的籽留作來年的種子用。然後把瓜切成塊,放進小米粥鍋里。文火煨燉,煮得爛熟,先盛一碗供在香火堂前敬奉“南瓜王”,爾後眾人共餐同享。
重陽節
中國許多民族把重陽節視為老人節,有敬老的傳統習俗。毛南族也一樣,只是風尚不同。對於年過花甲而又體弱多病的老人,毛南人一般在重陽節時為之“添糧補壽”。子女們在這天置辦幾桌酒席在家中,請親朋好友光臨,來客都要帶幾斤細糧好米,或者新鮮水果。親友送來的“百家米”要單獨貯存。日後在給老人做飯時抓一些摻進自家米中。“百家米”吃完了,老人若未康復,還得繼續擇日搞“添糧補壽”儀式。這種風俗實際上是出於對老人的一片愛心,很符合民眾的道德及傳統觀念,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和重視。
毛南族的節日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開展唱歌對歌活動。節日祭祖,一般多用豬、雞、鴨、牛肉、酒、糯米飯等作祭品。毛南族逢年過節、操辦喜事,都喜歡做豆腐圓,作法是把豬肉(或牛肉)、乾蝦、花生米、大蒜、香菜、胡椒混合剁碎,加入食鹽後拌勻成餡,用搗爛的水豆腐包上餡放在手中或碗裡反覆滾動即成圓狀,然後放到油鍋內炸熟。吃時放在鍋里煮湯,味道鮮香可口,既是宴請客人的必備菜餚,也可作為禮物相互饋贈。在節日裡,毛南族喜歡用開水涮牛肉接待客人,即按本地的習慣,在火塘上擺置一口鐵鍋,進餐時候大家圍攏在鐵鍋的周圍,將生肉片、生菜倒入沸水中涮熟,然後蘸配料下酒,這是毛南族民間最常見的宴請形式。毛南族民間最大的節日是每年夏至後的分龍節。過分龍節時,家家戶戶都要蒸五色糯米飯和粉蒸肉,有的還要烤香豬。折回柳枝插在中堂上,把五色糯米飯捏成小團團,密密麻麻地粘在柳枝上,以表示果實纍纍,祈望五穀豐登。毛南族也過端午節,但節日的意義與漢族不同,民間稱為“藥節”。過藥節時,習慣采艾葉、菖蒲、黃姜、狗屁藤等草藥熬水飲濁,或用這些草藥剁碎作餡包粽粑可以解毒去病。毛南族成年男子都好喝酒,並有非酒不足以敬客之說。有的人家還自己用高梁、玉米釀製。但以市場出售的瓶裝白酒居多。
毛南族的飲食習慣
毛南族日食三餐,均以大米和玉米做成的各種飯為主食,高粱、小米、紅薯、南瓜為輔。如毛南飯,即用糯玉米粉加竹筍及其他蔬菜和佐料混合煮熟後製成。是毛南族夏季的主食。毛南族還長於用大米或玉米製作“米蜂仔”作為輔助主食,是消夏解暑佳品。家家喜歡食甜紅薯,並作為入秋以後的輔助主食之一。
毛南族喜愛醃製酸肉,酸螺螄、酸菜,是待客的傳統佳肴。毛南族人民多禮好客,吃飯時不論客人大小,都邀其與長輩同座,並以自己最好的飯菜招待。
毛南族地區蔬菜較多,四時不斷,有豌豆、白菜苦麻菜、南瓜、紅薯葉、豆莢、芭蕉芋、青菜和蘿蔔,其中南瓜是秋冬常食的蔬菜,既可切片煮粥,也可單獨蒸食。
肉類來源主要是家禽、家畜,有豬、牛、雞、鴨等。喜食狗肉,有些地方中元節有殺狗食肉之習。毛南族一般都喜食半生半熟的菜餚,認為一些肉和菜特別是雞,煮得過熟會走味。唯獨對鴨以煮爛熟為宜,在烹飪上有“雞生鴨熟”之說。
毛南族成年男子都好喝酒,並有非酒不足以敬客之說。有的人家還自己用高粱、玉米釀製。但以市場出售的瓶裝白酒居多。
毛南族大都喜歡飲茶,暑天常以濃茶解暑。走遠路時經常隨身帶“野石榴”或青辣椒,用以解渴。
典型食品:明倫白切香豬是毛南族的名菜,用當地產香豬加佐料蒸製而成。此外還有:甜紅薯;螺螄酸,蒜頭酸水,鴨血醬,豆腐餚。
毛南族的宗教信仰
毛南族信仰多神多教。明末之前,以信奉原始宗教為主。清初,正一派道教傳入毛南族聚居區,開始幾種宗教同時流行。以後,道教在同毛南族文化,尤其是原始宗教、文化及其他民間信仰的合流中,占據了主要地位,形成以敬神跳神(還願)為主的所謂“武教”,以打齋送終為主的所謂“文教”,以及由兩班人馬合作的水陸道場。掌管敬神法事者,毛南人稱為“博套”,即師公;掌管送終法事者叫“先生”,即道士。第三種是專司驅鬼招神的巫師,稱為“匠暮”,其餘是降神法童、風水先生、鬼谷先生(兼占卜等)。前三種,他們各有一套經書,如師公有唱本誦詞(巫語);道士有《開路歌》、《輓歌》及佛經;巫師有巫語集。師公的誦詞多為長短句,歌詞有三、四、五、六、七字句,極少數不等的長短句。道士的唱詞有五言句並七言句,經書的句式則長短不一。這些唱詞、經書和巫語有相當一部分屬韻文,講究格律,同毛南族的民歌民謠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它們的形式、唱曲為民眾喜聞樂聽。其書寫文字,大部分用漢字直書,一部分用假借字。誦唱時,師公與巫師多用廣西宜州市德勝鄉漢語方言,兼用毛南語和壯語;道士用廣西柳州國語,唱詞用毛南話。近百萬字的唱詞、經文及巫語,不只含有大量的宗教資料,傳統的韻文與散文作品,而且保存了許多民俗、歷史並語言文字方面的材料,文化內涵十分豐富。
1941年,基督教開始在一些鄉村建立教堂或傳教點,至今先後有200餘名教徒,活動不甚正常。另外有極少數人於陰曆每月的初一、十五日焚香跪拜觀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