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姓遷徙

鄒(Zōu )姓的發祥地應以今山東鄒城為主源。鄒為楚滅後,鄒姓開始向河北一帶遷衍,後逐漸稱盛於范陽一帶。古時的范陽,即今北京市昌平、房山及河北省涿州一帶。西漢以後,鄒姓的一支自河北范陽遷居河南鄒坊,成一大聚落。魏晉南北朝時,北方烽火連天,稱盛於古時范陽一帶的鄒姓,首當其衝身受其害,他們也同北方其他士族一起,避禍南遷於江、浙一帶,後又散居於閩粵一帶。唐代是鄒姓南徙最頻繁的時期。唐初,有府兵隊正鄒牛客,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漳並落籍定居。唐德宗貞元末年,鄒垣自安徽當塗遷江西南昌新吳駕山,其後不久,為避黃巢之亂,鄒垣又舉家遷閩,其後子孫繁衍,分居邵武等縣。唐末,有光州固始人鄒磐、鄒勇夫隨王潮、王審知入閩,其中鄒勇夫曾鎮守歸化鎮(在今福建省泰寧縣),其子鄒相遂家於當地。

南宋時,鄒應龍自泰寧遷居長汀上堡鄉,其子殿八郎,移居清溪(今福建省安溪)社蕉坑。殿八郎生五子,散居閩粵各處,次子鄒德宏,遷至廣東長樂(今五華縣)象嶺開基,子孫居華陽、玉磨兩鄉,並有遷居廣東之梅州、揭陽、廣西之平樂者。宋代以後,今福建之泰寧,鄒姓更是族大人眾,是當地名望地位較高的家族。此際,鄒姓在南方各地得到了進一步的推進,已廣泛分布於今江西、江蘇、福建、浙江、湖南、廣東、廣西等地。明初洪武年間,鄒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山東、河北、江蘇、浙江等地。明清之際,鄒姓已廣播於江南廣大地區,並有閩粵之鄒姓渡海赴台,進而飄洋過海,遠播海外者。

鄒姓遷徙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

相關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