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裹屍布之謎

在義大利西北部的城市都靈,從公元16世紀起就有一件無價之寶保存在約翰大教堂附屬的小禮拜堂里,受到歷代基督徒的頂禮膜拜,這件基督教聖物,就是舉世聞名的“耶穌裹屍布”。

公元一世紀初,在今巴勒斯坦地區的伯利恆,有個叫馬利亞的童貞女,因聖靈感孕,生下了一個奇特的男嬰,他就是上帝的獨生子,道成肉身來到人間的救主——耶穌基督。耶穌30歲時,開始在加利利海附近地區傳道,收有12個門徒和他一起傳播福音,拯救人類的罪孽。隨著福音的傳播,耶穌漸漸為當地人的所敬仰。但耶穌與門徒的所作所為,引起了猶太教祭司特別是法利賽人的仇視,他們通過12門徒之一的猶大的出賣,逮捕了耶穌,將他交給了羅馬帝國駐猶太總督本丟彼拉多,又慫恿本丟彼拉多判決耶穌釘死十字架的刑罰。據《聖經·新約》記載:耶穌在十字架上受難後,門徒四散逃亡,屍體無人收殮。這時“有一個財主,名叫約瑟,是亞利馬太來的,他也是耶穌的門徒。這人去見彼拉多,求耶穌的身體,彼拉多就吩咐給他。約瑟取了身體,用乾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的新墳墓里,就是他鑿在磐石里的,他又把大石頭滾到墓門口,就去了。”(馬太福音:27章57至60節)。三天后,幾個去石洞弔唁的婦女發現墓穴洞開,屍體不見了蹤影。直到耶穌向她們顯現,才知道耶穌神奇地復活了。此後,耶穌又向他的門徒顯現,並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基督信仰就此建立。但關於包裹耶穌屍體的那塊細麻布的下落,《聖經》沒有再作交待。

13世紀初,有個叫克勞里的編年史家寫了一本書,其中記載他本人於1203年在君士坦丁堡看見過一塊據說是耶穌的裹屍布的長形亞麻布。到了14世紀中葉,在法國一個屬於領主夏爾尼的城市利萊的教堂里,基督徒們發現在祭壇上放著一塊淡黃色的亞麻布,上面印有一個能夠辨認出來的耶穌像。至於這塊裹屍布怎么會從中東來到了歐洲,其原因只能被推測是當時各種掠奪戰爭的頻繁。 15世紀,這塊裹屍布傳到了薩伏伊公爵路易斯手中。1532年,存放裹屍布的教堂發生了一次火災,裝著裹屍布的盒子上鑲的銀被燒熔滴在裹屍布上,裹屍布遭到了一些損毀。人們用水撲滅了火,可也使裹屍布上留下了明顯的污跡。後來,路易斯又把這塊裹屍布帶到了義大利,放在都靈的約翰大教堂中。從那時起至今,一直安放在這座大教堂的聖壇上。

耶穌裹屍布長4.35米,寬1.09米,上面有一個遭鞭笞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人的血跡影像。影像高1.8米,長發垂肩,雙手交叉放置於腹部,在頭部、手部、肋部與腳部有清晰的紅色血漬狀色塊,正與《聖經》上所記載的耶穌受難時的狀態相同。

裹屍布真是耶穌基督的遺物嗎?幾百年來,神學家、歷史學家、科學家圍繞著它的真偽眾說紛紜,爭論不休。迫於各方面的壓力,以及人性的好奇,1986年9月29日,在義大利都靈召開了一次由教皇科學院院長主持的專題技術討論會,出席會議的有都靈大主教的代表、教皇科學院以及來自法國、瑞士、英國等國科學家共22人。會議達成協定,同意剪取郵票大小的樣品,由世界先進的超高靈敏度的加速器質譜計(AMS)進行測定。1998年4月21日,不列顛博物館的考古權威和大主教一起來到都靈大教堂,把傳說中耶穌當年埋葬時的裹屍布剪下長7厘米、寬1厘米的布條,分成三小塊,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分別寄往美國亞利桑那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和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AMS測年實驗室檢測。實驗表明,三家實驗室達到了的一致性,各種結果的差異在120年以內。裹屍布在公元1260年到1380年之間製成的可能性為95%,而有100%的肯定性表明決不會早於公元1200年。1998年10月13日,都靈大主教巴萊斯特雷羅在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正式宣布,這件幾個世紀以來被基督徒奉為聖品的耶穌裹屍布,並非耶穌埋葬時所用,而是中世紀織出的一件贗品。至此,耶穌裹屍布真偽的爭論似乎塵埃落定。

但不久,有位科學家使用“微化學法”重新對裹屍布進行了取樣分析後,他驚人地發現,在1998年的實驗中,三家實驗室的化驗樣品只不過是裹屍布的一塊補丁,而新的鑑定認為,主體部分要比這塊補丁早得多。這塊補丁是因為失火受損後補上去的,因當時補得非常精細,加上年代久遠,在試驗前恰恰剪到了補丁部分。實驗表明,裹屍布的主體部分要比補丁的年代早很多。耶穌裹屍布的真偽問題,至今仍是個未解之謎。

耶穌裹屍布的真偽問題對基督徒來說,其實並不那么重要,我們的信仰是建立在“因信稱義”的基礎上的,做到信靠神且愛人如己。如過分地追求崇拜聖物,則不免淪落為低級的偶像崇拜之中。

耶穌裹屍布之謎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

相關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