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食鹽喻
昔有愚人至於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②鹽。既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④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⑤。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⑥,返為其患。
譬彼外道聞節飲食可以得道,即便斷食或經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餓無益於道。如彼愚人,以鹽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復爾。
注釋:
①這是《百喻經》的第一個故事。實際上這是一個聰明人,只是在探索未知的過程中顯得蠢笨。經文的本旨是在於外道修持中過分強調“斷食”而帶來的弊端,而在現實社會中,這種超過適度的教訓實在太多,太多了。
②益:添加。
③既:已經。
④所以:譯為“……的原因”。
⑤尚爾:尚且這樣。
⑥口爽:味口敗壞。爽,傷害。
白話:
他家來了個作客的愚人嫌湯菜淡而無味 主人為他加了點鹽 愚人自以為悟到了鹽的美味為貪鹽美急忙回家空口去食鹽 滿口的鹹苦還不明白自己愚在哪裡鹽的美味全被愚人自己破壞了 佛說譬如外道也是這樣的無智認為節食既然有益調身可以得道 那么不吃豈不更好 便去斷食七天或半月別看他們的心裡多么虔誠堅固白白的困餓實於道無益。
供你思考:
今人追蹤愚人足跡的實在不少。
不解佛法的圓融,不知佛法的對治,不解佛法的廣義,以佛法中的一句半語以為徹底究竟,佛說這是魔王波旬進入了我的法裡,猶如郎中不知醫者的配方,不知用藥的劑量,卻堅信一味土方能治百病,其結果僅是戴上了“庸醫殺人”的高帽子而自鳴得意的愚人而已。
聖法法師說:世間萬事做得適中,即成功立業。物用之得適即物物皆良,人用之得適即人盡其才。時、地、人、都恰到好處,即事事皆通。否則事事都障礙。世間事事物物皆須靠我們的智慧去運用。然則佛教是智慧的宗教。從聞思修去證得,而且生生世世受用無盡。
能海上師說:“般若無相顯於事,凡事恰到好處,即是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