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習俗有哪些 小寒飲食習俗介紹

小寒習俗有哪些,小寒習俗介紹

進入小寒年味漸濃,人們開始忙著寫春聯、剪窗花,趕集買年畫、彩燈、鞭炮、香火等,陸續為春節作準備。飲食上,涮羊肉火鍋、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為小寒時尚。俗語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說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調養身體的做法。據《津門雜記》記載,天津地區舊時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使天津特產,用白菜芽製作而成。冬至後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二寸左右,以糞肥覆蓋,勿透氣,半月後取食,脆嫩無比,彌補冬日蔬菜的匱乏。而現代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種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過去那樣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擔憂。

小寒習俗有哪些

南京-吃菜飯

古時,南京人對小寒頗重視,但隨著時代變遷,現已漸漸淡化,如今人們只能從生活中尋找出點點痕跡。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並不相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鮮可口。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可謂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媲美。

南京-吃菜飯

到了小寒時節,也是老中醫和中藥房最忙的時候,一般入冬時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時,有的人家會再熬制一點,吃到春節前後。

居民日常飲食也偏重於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湯最為常見,有的餐館還推出當歸生薑羊肉湯,一些傳統的冬令羊肉菜餚重現餐桌,再現了南京寒冬食俗。

俗話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南京人在小寒季節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體育鍛鍊方式,如跳繩、踢毽子、滾鐵環,擠油渣渣(靠著牆壁相互擠)、鬥雞(盤起一腳,一腳獨立,相互對斗)等。如果遇到下雪,則更是歡呼雀躍,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會全身暖和,血脈通暢。

廣東-吃糯米飯

廣州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裡面吃。

廣東-吃糯米飯

廣東人很講究食療。小寒因處隆冬,土氣旺,腎氣弱,因此,飲食方面宜減甘增苦,補心助肺,調理腎臟。池曉玲說,所謂“三九補一冬”,但小寒時切記不可大補。在飲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乾等,也可結合藥膳進行調補。

1.山藥羊肉湯(有補脾益腎,溫中暖下的功效)

材料:羊肉500克,淮山50克,蔥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黃酒20克,精鹽3克,味素適量。

做法:將羊肉去筋膜,洗淨,略劃幾刀,再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將蔥、姜洗淨,蔥切成段,姜拍破。淮山洗淨,將羊肉、淮山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先用大火澆沸後,撇去浮沫,放入蔥白、生薑、胡椒粉、黃酒,轉用小火燉至羊肉酥爛,撈出羊肉晾涼。將羊肉切成片,裝入碗內,再將原湯除去蔥、姜,加精鹽、味素,攪勻,連淮山一起放入羊肉碗內即成。

2.太子參燉鵪鶉(有補五臟、益中氣的功效)

材料:鵪鶉肉250克、瘦豬肉100克、黨參15克,淮山30克,桂圓肉10克,枸杞子15克,芡實10克。

做法:將鵪鶉肉、瘦豬肉洗淨,切塊,黨參、淮山、桂圓肉、枸杞子、芡實洗淨,一同放入砂鍋,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燉煮1.5小時,調入精鹽即成。

3.遠志棗仁粥(有補益肝腎,養血安神的功效)

材料:遠志10克,酸棗仁10克,粳米50克。

做法:將遠志、棗仁、粳米洗淨。粳米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然後放入遠志、棗仁,小火煮至米爛粥稠即成。

4.山藥枸杞蒸雞(具有補脾益腎的功效)

材料:肉雞1隻(約1000克),北芪15克,黨參20克,山藥40克,枸杞30克,水發香菇、筍片各25克,調料適量。

做法:將肉雞宰殺,掏出內臟,洗淨備用;將北芪、黨參、山藥、枸杞、香菇、筍片洗淨,放入雞內,將雞的切口縫好,置乾淨的盤上,上蒸籠蒸大約1小時即成。

5.首烏煲雞蛋(有健脾益腎,益氣養血的功效)

材料:雞蛋2個,何首烏30克,山楂15克,陳皮6克,醬油、八角、精鹽、白糖、山薑片各適量。

做法:將雞蛋、醬油、精鹽、八角、白糖、生薑片一併投入砂鍋中,文火煮沸20分鐘,取出雞蛋,浸泡於冷水中,剝去蛋殼,再將去殼的雞蛋放入砂鍋中,煮沸約15分鐘,除藥渣即成。

小寒習俗有哪些 小寒飲食習俗介紹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

相關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