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來歷和民俗你知道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民俗你知道嗎?
又到棕葉飄香時,家家戶戶早早預備下了糯米、紅棗、豆沙、葦葉、大竹葉、馬蹄,這是北方人的口味,南方人則偏愛鹹肉(鮮肉)粽子,各地的龍舟賽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當中。
大家多知道,華夏兒女為了紀念屈大夫而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吃粽子、賽龍舟。而關於端午節的其它傳說和各地的民俗你可清楚?說起來,這端午節里的民俗傳統豐富多彩,真叫人有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之感。光說說這別稱,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節、蒲節等十幾個。為何稱為“端午”呢?這“端”字有“初始”之意,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至於端午節的來歷,又有幾種不同的說法,除了最廣為人知的是為了紀念屈子高義外,還有紀念春秋時名將伍子胥、東漢孝女曹娥、夏至說、惡日禁忌等幾種說法。南朝蕭梁時宗懍所著的《荊楚歲時記》,記載:“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並命舟楫以拯之……邯鄲淳曹娥碑雲,五月五日,時迎伍君……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也。”認為東吳地區端午競渡是為了迎接已被當時人們視為河神的伍子胥,與屈原無關。而曹娥是東漢上虞人,(故事出自東漢《曹娥碑》),曹父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五月初五,為了驅除瘟疫,鎮祟辟邪、保佑安寧,菖蒲、艾葉、雄黃於此時便“粉墨登場”了。雄黃的大名如雷貫耳,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至今南方很多地區還保留著這一習俗。說起這雄黃酒,如果是咱北方人,也只是從《白蛇傳》里聽到過,作為一種中藥藥材,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於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但中醫和民俗專家認為,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應該鄙棄,因為雄黃酒里含砷,是砒霜的主要成分。
無論哪個節日,小孩子都是最快樂的,屬於他們的節目也最多,比如這端午節時佩戴的“長命縷”吧,亦稱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別稱“百索”、“辟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此類節物的形制大體有五:簡單的以五色絲線合股成繩,繫於臂膀;在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掛於項頸;五彩繩折成方勝,飾於胸前;五彩繩結為人像戴之;以五彩絲線繡繪日月星辰鳥獸等物,敬獻尊長。此俗始於漢代。以後相沿成習,直至近、現代。
端午日洗浴蘭湯是《大戴禮》記載的古俗。但文中的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後來一般是煎蒲、艾草等香草洗澡。在廣東,則用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藥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
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是天中五瑞之首,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申為“蒲劍”,可以斬千邪。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一段記載“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而晉代《風土誌》中則有“以艾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
艾葉和菖蒲都有提神殺菌的作用,艾葉能去痰、消炎,散寒濕;而菖蒲根還有驅風邪、利尿、鎮痛的效果,艾草代表招百福,在古代就一直是藥用植物,針灸裡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流傳已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像《荊楚歲時記》中記載“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
- 上一篇:“端午節”趨吉避凶妙法
- 下一篇:端午節為什麼諸事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