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對起名的影響

儒家思想對起名的影響

中國社會受儒家思想支配了數千年,由於儒家提倡孝道,提倡親情,提倡齊家睦族,薰陶得整個社會也如同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要盡對家庭與祖先所應盡的責任,然後才去講求治國平天下。命名的內容,大體上多包含有理想與希望,無論是出於他人所命,或是由於自命,那么,承先、啟後,敬宗、延族,自然是理想與希望的一大主流。看看史書上所列的歷代人名表,如光祖、述祖、則祖、繼祖、興祖、紹祖、胤宗、繼宗、敬宗、耀宗、孝宗、顯宗、繼先、紹先、耀先、孝先、嗣先、延先……此等名字是中國傳統宗族思想最明顯的一個說明。我們稍加分析,便可以看出其思路是向以下幾方面發展:

寄託於承先的,如紹祖、繼祖、孝先、敬先。

寄託於啟後的,如廣嗣、延嗣、裕孫、善孫。

寄託於繼業的,如紹箕、紹裘、繩武、克武。

寄託於興宗的,如顯祖、亮祖、光宗、延族。

寄託于思念的,如懷祖、念祖、怡祖、悅孫。

元朝大畫家黃公望,字子久,據楊廷端《畫史》說:“其父九十始得之,曰:‘黃公望子久矣。’”所以取名黃公望,字子久。清代學者袁枚得子時也已上了年紀,頗嫌子來得太遲,便為兒子起名為遲。第二次世界大戰死於太平洋的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出生時其父親適屆五十六之年,因名五十六,這是以時間命名的例子。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對起名方面宗族思想不能簡單對待,特別是在現代社會,望子成龍,寄希望於後代興旺,有所作為,光宗耀祖,這本身也包含了為國家、為民族出力做貢獻的願望,包含了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願望。例如:

紹曾:化學家楊石先小時候聰明、文靜,祖父給他這個寶貝孫子起名紹曾,意思是繼承曾祖父的事業。

萬綏:畫家蔣兆和出生時,按排行是萬字輩,父親給他起名“萬綏”,為“永遠平安之意”。

福禧:現代戲劇作家熊佛西父親給他取名“福禧”,字“化依”,希望他將來能過上幸福而歡樂的生活。“佛西”是根據“福僖”諧音變化而來的。

懋恂:徐特立1877年生於湖南長沙,祖父藉助《康熙字典》為孫子起了一個吉利的名字“懋恂”,意為勤勉誠信。

蟄龍:中山大學昆蟲教授蒲蟄龍1912年出生,父親望子成龍,給他這個長子起名為“蟄龍”。

佛年:現代教育家劉佛年的父親給他起名佛年,“年”字表示排行,“佛”則表示父親當時正熱心於研究佛學,具有紀念意義。

戎生:粟裕的兒子粟戎生在江蘇揚州的外公家出生,外公欽佩粟裕的戰鬥生涯,希望子承父業,給外孫起名戎生。粟裕很喜歡這個名字。

演達:鄧演達1895年生於廣東惠陽,父親鄧鏡仁為他起名演達,字擇生;給他哥起名演存,字競生。兄弟兩個的名和字,均從《天演論》中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中取義,既表達了鄧演達之父對當時進化論信仰和對於“新學”的嚮往,也表示了父親希望兩個兒子參與社會競爭、拼搏而有所作為的願望。

大成: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對夫婦生育了四個兒女,希望他們長大後有知識,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樑之材,給孩子依次起名“大成”、“大為”、“小專”、“小家”。四個字聯繫起來看,即是“大大小小成為專家”。

彭年:文學史專家楊蔭深出生時,祖父給他起名彭年,取“彭祖八百年”(長壽的象徵)之意,寄託老人對孫子吉祥的祝願。

實際上,父母長輩的意願是多方面的,並不像我們列的那么簡單。這一點,做父母的都知道。我們舉這些例子,只是想告訴讀者,以父母長輩的意願起名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習俗,據統計,幾乎有80%名人的名字,都體現了他們父輩的期望和寄託。您如果有孩子,也不妨將自己的熱切期望與寄託體現在孩子的名字之中。這將會給您帶來莫大的樂趣。

當然,將父母的期望和心愿體現在孩子的名字上,這裡主要是指好的或健康的期望和心愿。要是把一些過分重財利、重名望,尤其是重男輕女的思想感情體現在孩子的名字上就不好了。據說以前有一位教書先生,重男輕女思想極為嚴重。當他妻子第一胎生下女孩時,他嘆了口氣:“這又何需呢?”於是,第一個女兒起名“何溪”(諧音“需”)。當第二胎生下又是女孩時,他又嘆了口氣:“這又何必呢?”於是第二個女兒起名“何碧”(諧音“必”)。也許命運有意捉弄這位教書先生,他妻子生下第三胎又是女孩。這位老先生老淚縱橫:“天哪!這又何苦呢?”他乾脆就給三女兒取名“何苦”。這當然包含著對這個教書先生的諷刺,讀者朋友要引以為鑑。

受儒家思想薰陶的人往往有豐富的文化知識,所以這些人起的名字大都優雅而底蘊十足,以下為一些常見的起名思路。

(1)直抒胸臆起名法

所謂直抒胸臆法,就是把所要表達的意願用清楚明白的文字直接表達出來。

這種方法在取名中用得最廣最多,大部分人名都是用這種方法取成的。比如:

為了表達具有濟世濟民的願望,可直接以“振華”、“興中”、“興邦”、“中華”為名;

為了表達成就非凡的願望,可直接以“偉民”、“世傑”、“少奇”、“世奇”為名;

為了表達學識淵博的願望,可直接以“文博”’、“文林”、“文淵”等為名;

為了表達志向遠大,可直接以“志遠”、“思遠”、“有志”等為名;

為了表示對道德品質的重視,可直接以“德懷”、“忠誠”、“自謙”、“自珍”、“義山”等為名;

為了表示對某種性格的嚮往,可直接以“秉剛”、“勇”、“強”、“嫻”、“惠”等為名;

為了表達萬事順利的希望,可直接以“順”、“經順”、“通達”等為名;

為了表達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可直接用“富”、“貴”、“福”、“財”等為名;

為了表達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的願望,可直接用“延壽”、“延年”、“健”、“康”等為名。

還有這樣一個例子:有位海外華人,非常思念家鄉及家鄉的親人,便給孩子分別起名為“望鄉”、“思鄉”、“念鄉”,其意甚明。這個例子可以看做是運用直抒胸臆命名法的典型。

(2)激勵上進起名法

凡是有大成就的人,其名字都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意味。這一點在那些從政者的名字上體現得最明顯。比如“澤”字有施恩惠和帶來幸福的意思,於是就構成了毛澤東、江澤民這樣的名字。澤東意為潤澤東方,給東方帶來光明,帶來幸福;澤民意為人民帶來幸福。果然,毛澤東領導人民解放了全中國,做的出了巨大的貢獻。江澤民在擔任中國共產黨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主席期間也為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又如著名科學家錢三強,取再三自強的意思,進取之心明顯。著名將領、元帥徐向前,取勇往直前,決不後退之義。宋代詩人楊萬里取行萬里路之義,可見志向遠大。

再如蔣大為,取大有作為之意,現在成為全國著名歌唱家,聞名海內外,確實是大有作為。著名光學家王大任,取“天降大任於斯人也”之義,大任既降,焉能不努力?

這些人在取名時,其父母並不一定會想到他們長大會成為非凡之人;但可以想到,有了表示向上意義的名字,對其本人肯定有一定的激勵作用。不能說他們所做的貢獻與他們的名字毫無關係。

反之,如果當初取一個消極的名字,如“棄世”,“居後”,“閒逸”等,雖然不至於影響有志者的奮發,但至少缺少一種應有的激勵作用。對於父母來說,當然是希望外界包括名字在內的一切對子女的正面激勵作用越大越好。

(3)以名言志起名法

以名言志,抒發父母、家人、師長或自己的理想抱負,期望孩子成才立業,大有作為。這在名字中是常見的。如漢代的孔安國,趙克國、張安世等名字,知名即知其抱負。

漢代處於中華帝國的初級階段,封建社會正處於上升階段,具有極大的活力,中華民族正處富於進取,充滿自信的時期。正如魯迅先生在《看鏡有感》一文中說,漢代“魄力究竟雄大,人民有不至於為異族奴隸的自信心,或者毫未想到,凡取外來事物的時候,就如將被俘過來一樣,自由驅使,絕不介懷。”在漢人名字中,這種立功異域的雄渾博大的氣派,撲面而來。有的名字是反映對國家積極態度的,如韓安國、於定國、馮奉世、趙廣漢;有的名字反映豪邁氣概的,如黃霸、楊雄、孔奮、竇憲、張超等;還有的名字型現了尚武、勇敢的精神,如蘇武、夏侯勝、鄧彪、班勇等;即使一代奸雄王莽、董卓的名字,也是氣勢不凡。

宋人柳開,少年時仰慕唐韓愈、柳宗元的文章,於是名肩愈,後又自為能開聖道之門,改名為“開”。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原名李鴻基,據說他少年時練武有力,好習刀棒騎射,認為大丈夫當自成自立,橫行天下,故改名自成。

清初文壇怪傑金喟,字聖嘆。他在解釋其名字時說,《論語》中有兩處“喟然而嘆”,一為嘆聖,即孔子的得意門生顏回讚嘆孔子的為師之道,語出《論語·子罕》“顏回喟然而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勿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未由也己。”一為“聖嘆”,即孔子的學生曾參在孔子面前言志,得到孔子的賞識讚嘆。語出《論語·先進》,記載的是孔子叫子路、曾參、冉求、公西華四個學生言志向,曾參回答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雲,詠而歸。”孔子聽了大為讚嘆,喟然嘆曰:“吾與參也!”即我也同意曾參的主張啊!金聖歎一生玩世不恭,放浪形骸,自以為是與曾參一樣的風流人物,故取字聖嘆,確實名如其人。

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原名王瑞俊,出席黨的一大後,因更加嚮往盡善盡美的共產主義社會,所以改名盡美,並為此做詩:“貧富階級上疆場,盡善盡美唯解放。淮水泥沙統入海,喬有麓下著滄桑。”抒發了他為解放全人類,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的崇高理想。

著名的宣傳家共產黨員蕭楚女,原名蕭秋,後在湖北時以屈原《離騷》“勿反顧以流涕今,哀高丘之無女”之意取名。女,神女,以比賢君,湖北是古代楚國所在地,用“楚女”之名,表示救國的志向。

有些立志為國為民的人往往以安邦、定國、為國、為民、耀邦、立國等字詞起名,特別是在神州陸沉、國難當頭之際,名字的愛國主義色彩往往十分強烈,孫中山的長孫生於1913年,適逢民國初年,孫中山殷望國治民安,所以為孫子起名孫治平。次孫生於1915年,孫中山有感於治國之道先求平安,再示強盛,故為其取名孫治強。20世紀40年代後特別是五六十年代,許多人起名與民族的發展,國家的和平與繁榮富強結合起來,立志報效祖國,振興中華,愛華、衛華、振華、國華、志強、建國、衛國、建華、國棟、興華、國安等名字十分普遍。如70年代末在新疆羅布泊地區考查時失蹤殉職的著名的科學家彭加木。他原名彭家睦,兄弟五人,其父給他取名“家睦”,意為全家和睦。1956年,他自動放棄出國深造的機會,並要求從上海調到新疆工作。他下決心正式改名為“加木”。他說:“加木合起來就是‘架’字,我要為上海和新疆之間架設橋樑,我要跳出小家庭到新疆去,為新疆建設添材加木。”一名之改,表達了知識分子獻身祖國建設事業的耿耿忠心。

(4)崇尚優良性格起名法

性格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而主要的又是由所處的生活環境,包括家庭、社會以及周圍的自然環境決定的。男性一般性格堅強,女性一般傾向於溫柔,人們大多是這樣認為的,父母及長輩一般也是這樣希望的。但有時父母及長輩在某一方面有此教訓,為了引起下輩在這一方面勿蹈覆轍,便希望男孩性格剛中有柔,女孩性格柔中有剛,以求得剛柔相濟的和諧。這些方面在人名都有所反映。如:

王秉剛,清代江山人,乾隆武進士,嘉慶初隨征黔楚有功,官至右江鎮總兵。秉剛即秉性剛直,與他進士身份很相適。

王直,明代人,字行儉,永樂進士,直字代表著性格爽直。

王勇,北周武川人,性雄猛,為當時驍將,數有功績,官至大將軍,單名勇字,確實英勇。

魏勵,勵即激勵。

鄧剛,剛即剛強。

楊力,力,包含著勇猛的意思。

陳淑嫻,淑,好;嫻,賢惠。淑嫻就是性格又好人又賢惠。

陳淑貞,淑,好;淑貞就是貞節美好。

除了以名字表示希望性格剛強或溫柔外,還有的名字希望性格爽直,有的希望天性活潑,有的希望性格幽默,等等。

前面列舉的“王直”就是希望性格豪爽,爽直。再如:

句龍爽,宋代蜀人,善畫。以爽入名,求爽直義。

王樂天,著名漫畫家。樂天者就是快活,這與他從事漫畫創作相合,不但自己快活,也希望別人能從自己的畫中得到快活輕鬆。

房天樂,後魏清河人,滑稽多智,真乃樂天派。

楊樂,著名數學家,單名樂希望快樂。

還有的人取名希望性格善良。如:

王性善,明代京口人,擅長山水畫。直接以性善標榜於世。

帕善,唐代人,布衣,單名善字。

怡良,清代滿洲正紅族人,以良入名,表示追求善良。

嚴濟慈,現代著名物理學家,濟慈就是心地慈善,樂於助人,一副好心腸。

程楷,明代人,字正之,楷,即楷模,只有自己做出了楷模,才能要求別人。

雷偉節,宋代開封人,第進士,歷官江淮發運副使。節即節操,偉即壯美,偉節就是節操高尚美好。

於省吾,著名古文字學家,原吉林大學教授,“省吾”出典於《論語》:“吾日三省吾身。”省吾即反省自己。

陳三省,同樣出典於“吾日三省吾身,”。三省即多次反省。

盛度,宋代人,字公量,進士。度與量字義相近,意為自己品質的高度,要人們來衡量。

龔自珍,晚清著名詩人,自珍意即自我珍重,也就是要注重自我修養。

在品質總的方面,尤其使人注意的是重“德”反映在起名上,就出現了多以“德”字為名的現象。

沈德潛,清代人,字確士。“德潛”的意思就是德深,德深就是德高。

林昭德,昭德就是讓道德昭然於世。

劉德重,德重取德高望重之義,即品質高尚。

崔德甫,德甫乃德好,即品德良好。

彭德懷,德懷即具有品德高尚的胸懷。

儒家思想對起名的影響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

相關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