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化典求新法
起名化典求新法
歷代文人都喜歡在文、詞、曲里運用典故,以求詩文含蓄、典雅,富有說服力、表現力.典故是指我國典籍中出現的有意義的故事和有出處的詞語,運用典故是我國的文化傳統之一,它也是提高名字的文化素質和審美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
唐代詩人孟浩然的名字出自《孟子·公孫丑》中的“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浩然之氣指純正博大而又剛強的氣質,文天祥也有詩云:“是氣所磅礴,凜然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定足論!”講的就是浩然之氣.“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清代著名畫家、詩人、書法家鄭板橋的名字出自唐代劉禹錫的《楊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訊息到今朝.”借“板橋”二字來諷刺世態炎涼,名字與其畫風一致,耐人尋味.
現、當代不少著名文人也在起名時巧用典故,對這種方法的運用起到了有力的推廣作用.
如朱自清之名出自《楚辭·卜居》中的“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表明自己要做一個清白自尊的人,以廉潔正直自律.的確人如其名,朱自清一生正直清白,特別是晚年貧病交加,但寧肯餓死也拒不食用美國兵從飛機上空投的麵粉,保持了一個中國人的民族氣節和錚錚硬骨.再如王朝聞先生的名字出自《論語·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意思是早晨聞知真理,以拚死的精神來求得真理,到晚上死了也值得.楚圖南先生的名字出自《莊子·逍遙激》:大鵬由北冥飛.“絕雲氣,負責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圖南”表示既定遠大目標.謝冰心、沈冰壺,“冰心”、“冰壺”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心,是指晶瑩潔白如冰之水;“冰壺”:是指深藏冰心的高潔透明如玉壺.這裡比喻人內外皎潔,玲瓏剔透,品德高尚胡喬木,“喬木”出自《詩經·伐木》:“出自幽谷,迂於喬木.”喬木是指樹幹高大的樹木,象徵著頑強的意志,高尚的人格.
劉白羽,“白羽”出自唐代盧綸的《寒下曲》:“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白羽,桿上帶有白色羽毛的箭,這裡是指能射穿青石的利箭,表現出強勁的力量.從上面的諸多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典故化名存在兩種傾向.第一種是用其本意,第二種是借“典”發揮,在發揮中賦予新意或者是舊詞新用,借詞反用.前者如:孟浩然,羊士諤、王朝聞、朱自清等,後者如:楚國抽、胡喬木、劉白羽、未央、鄧散木、王任重等名字.這兩種傾向的立意不同,側重點不同,但表達效果是相同的,前者的典故本身就表達了主人想要表達的思想、涵義,而後者的典故則是通過“再用”,即引申後表達主人想要表達的思想,都體現了主人的價值導向、人生觀、世界觀、處事態度和事業取向等問題,耐人尋味,含蓄深遠.如“喬木”一詞在典故中的立意是高大的樹木,用在名字中引申為高大的人格;再如“散木”在典故中的本義是無用之材,主人以散木為名則表現出謙遜、積極進取的美德,是個性的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