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族譜

趙姓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家譜,宋的《天水堂·趙氏族譜》把西漢名將營平侯趙充國世系的發展、演變做了詳細的記載,在“漢傳至宋系圖”中列了一世祖趙充中至六十七世趙景雍,表明天水遷長安、又遷襄陽樊城、再遷洪州,至趙景雍時移居江南的歷程。趙姓規定每30年修訂一次家譜。現存趙姓家譜多是清代和民國初年纂修的。

趙姓族譜的基本格式

趙姓族譜雖有以上種種類型,但從其發展歷史來看,這些類型並非同時出現,而是大體經歷了一個從簡易家譜,到族譜、支譜、房譜,再到宗譜、統譜等聯宗合纂的演進過程。同樣,族譜的修撰格式也有一個從簡單譜系、譜表到體例完備的發展過程。

就現存清代、民國時期的趙姓族譜而言,其格式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譜序。這是每部族譜都不可缺少的內容,它包括本族人寫的序和邀請外族人寫的序,以及跋語等。外族人寫序通常是當朝、當地的名人,或是與家族有特殊關係的人。譜序跋的內容大致是修譜緣由、修譜經過、家族淵源傳承,有的譜中還闡發一些修譜理論。隨著族譜撰修的次數增多,序跋也不斷增多,所以一些大型族譜,其序跋篇幅很大。通常情況是續修次數越多,譜序就越長,譜序跋本身也就成了了解家族歷史的重要資料。

二是譜例,即修譜凡例,主要闡明族譜的纂修原則、體例、領譜和族譜的管理原理。同治年間所修的《天水堂趙氏合修族譜》凡例共有20則。《山陰華舍趙氏宗譜》除錄舊譜凡例外,還新增凡例若干條。

三是先世考與遺像贊。主要考述本姓來源、本族的歷史和分支遷徙情況,爾後是把本家族中最顯赫、有德行功業的先祖繪成遺像載諸譜端,並附像贊。這方面,民國年間所修的《東萊趙氏家乘》最具典型。不僅考述文字簡明清晰,祖像的繪製也十分精美。在說明本脈出於蜀漢順平侯趙雲,世居成都府紅花市之後,用四

言聯句表達家族的遷徙、興盛情況,頗有特色:“聿維我譜,俱詳歷履,原籍西川,始白天水。明初遷萊,郡城安宅,嘉靖開科,隆萬任職。伯鎮封疆,仲總六卿,武勛相業,朝廷所榮。願紹前烈,德言與切,綿長先澤,睦族敦宗。”另外,趙宋皇室後裔的族譜大多載錄《太祖遺訓》一文。

四是恩榮錄。主要刊載皇帝和朝廷、地方官員對家族或家族成員的封贈文字和匾額。山陰華舍譜中有御印、御押,東萊趙氏有“誥命”、“封贈”、“蔭襲”、“旌表”四項。

五是家法族規。清末民初所修的趙姓族譜中,一般都是舊規、新規分列,內容龐雜,財產婚姻、祖業管理、家族往來,舉凡為人處世的各個方面無所不包,且各個家族因自己的不同情況而有所側重,但都不離敬宗收族這一核心內容。

六是祠堂墳墓。趙姓對祠堂、祖墳的修建歷史、建築規模、地理位置等都有詳盡記載,有些譜中配有簡單的繪圖。其中大量內容是有關宗祠的管理規章,如山陰華舍趙氏譜中有“宗祠條規”、“陵祭條款”、“宗祠禁約”、“宗祠祭典”、“宗祠儀注”、“六陵儀注”、“宗祠儀注”、“六陵祭文”、“宗祠祭文”、“宗祠祭句”、“六陵聯額”,另外還有歷代相關的碑文、記頌等。

七是世系。這是趙姓族譜中的主要內容,占有2/3的篇幅。世系可分兩種形式,一是世系傳錄,即從一世祖開始到修譜日期止,家族成員的姓氏名號、生卒年月、簡要閱歷、妻室子女以及葬地封贈等情況;另一種是世系表或世系圖,即以圖表的形式記載該家族的血緣傳承情況。在筆者所見的趙姓族譜中,後一種形式要多一些。

八是傳記,包括行狀、墓志銘、神道碑以及年譜等多種形式。傳記又有德行、孝友、烈女、仕宦等篇目,與地方志的體例大體一致。

九是仕宦錄,或稱科第錄,登載趙姓族內歷代科第人仕者的名單,並簡要記載他們的業績及著述。

十是族產,包括祀田、祖山、義莊、廟產、房屋等。趙姓族譜對這一點相當重視,族田、祖山都寫明地理位置和面積大小。同時《還記載族產的數量、買賣情況、管理細則、收支賬目以及經營租佃。

十一是藝文或名跡錄。收錄趙姓族人或與家族相關的各種著述詩文。名跡錄則是記載與趙姓家族相關的名勝古蹟、山水橋樑、庵寺書院和亭台堂舍等。

十二是字輩譜與領譜字號。

趙氏族譜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

相關解夢:

{ "vars": { "account": "UA-78075135-2" }, "triggers": { "trackPageview": { "on": "visible", "request": "pagevie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