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支紀法才是真正的陽曆

乾支紀法才是真正的陽曆

乾支紀時就是用六十花甲子來記載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每一時,而不像現在公曆紀時方法那樣用阿拉伯數字記載時間,如1993年3月23日4時57分等;也不像農曆那樣用年號加數字來紀時,如唐高祖武德五年三月十五卯時等,而是全部用乾支來表示時間。

(1)乾支紀年法:

乾支紀年法在古代已十分流行,這在上一節中已討論過了,需要指出的是,儘管歷史上曾經多次改朝換代變更曆法,但從公元54年開始,一直到現在沒有混雜間斷過。乾支紀年就是按照六十花甲子的順序,從甲子年開始,每隔一年經過一個花甲子,直至癸亥年止,總計六十年,為一個周期,周而復始,不斷地循環,每隔六十年的紀年乾支就完全相同。如1993年的乾支紀年為“癸酉”年,那么1933年也一定是癸酉年,2053年也一定是癸酉年。

值得特彆強調指出的是:第一個甲子年的確定已由古代的天文學工作者完成了,它們來源於天文學的觀察,今天我們不能隨便去改變它,即我們不能人為地規定1993年為某某年,如“丙寅”年,因為這樣的規定雖然也可以記錄年份的變遷,但是這失去了乾支紀時原有的物理和天文含義,失去了其對宇宙氣場描述的特殊意義。只要我們記住公元1993年的乾支紀年為“癸酉”,我們就可推算出公元前及公元後各個年份的乾支表示,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一試。

另一個容易混淆的問題是:每一年的乾支紀年的第一天應從何時開始?事實上乾支紀年的第一天即不是公曆的1月1日,也不是農曆的正月初一(即大年初一),而是從每一年“立春節”的那一天算起,立春以前作為上一年,立春以後才是今年。

如公元1993年1月30日,查萬年曆可知此日的農曆為“癸酉年正月初八”。但是按照乾支紀年的確定方法,必須過立春才算到了下一年,而此年的立春是1993年2月4日,因此,1993年1月30日的乾支紀年法應為“壬申年”,而1993年2月5日的乾支紀年應為“癸酉年”。這是乾支紀年的獨特規律,望讀者牢記。

(2)乾支紀月法:

乾支紀月法亦不同於公曆紀月法和農曆紀月法,它是完全根據二十四節氣來定的,每兩個節之間的距離為一個月,具體確定方法如下。

首先,確定每一個乾支月的地支表示:

假如要確定1993年3月6日的乾支月份,這需要查萬年曆看節氣的具體時間,從萬年曆上可以知道:1993年3月5日這一天驚蟄,1993年4月5日這一天清明,因此,1993年3月6日處於驚蟄節與清明節之間,它的乾支紀月的地支應為“卯”。

這樣一來,在乾支紀月方法中,一年就只有十二個月,不會多也不會少,但這十二個月是獨特的,它們即不同於農曆的正月、二月、三月……十一月、十二月,也不同於公曆的1月、2月、3月……11月、12月,它們完全由每一年的二十四個節氣所在的時間來確定。農曆的正月和乾支紀月中的寅月有相交的時間段,但它們很少完全相同,寅月就是寅月,正月就是正月,兩者不能混同。

但有時為了敘述上的方便,也為了和人們的習慣相一致,在不至於混淆陰曆月和乾支紀月時, 在許多書中也將

寅月 簡稱為正月,

卯月 簡稱為二月,

辰月 簡稱為三月,

已月 簡稱為四月,

午月 簡稱為五月,

未月 簡稱為六月,

申月 簡稱為七月,

酉月 簡稱為八月,

戌月簡稱為九月

亥月簡稱為十月,

子月簡稱為十一月,

丑月簡稱為十二月。

其次,給出每一個乾支月的完整乾支表示:

根據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的基本原理,乾支紀月的開始月應於“甲子”月,但這樣的話,每一年的開始就轉到了寒冬臘月,與將春天作為一年開始的習慣相衝突,因此,古代的天文學家就人為地規定春天的第一個月為一年的開始。於是乎,“丙寅”就成了乾支紀月的開始之月,然後依次是“丁卯”月、“戊辰”月、“己未”月、“庚申”月……直至“甲子”月、“乙丑”月,然後再從“丙寅”月開始下一個六十花甲子循環,如此以往,無窮無盡。但如果我們每次推算乾支紀月的乾支表示都從甲子年丙寅月開始,往下推算,未免耗時太多,而運用古代天文學家和算命先生總結出來的口訣,就可以立即推算出任意一年裡任意一個月的乾支表示。

年乾起月乾口訣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

丙辛便向庚寅起,丁壬壬寅順流行;

戊癸之年從何起,甲寅年首好追求。

這首歌訣可以從紀年的天干得知該年紀月的寅月天干,再依六十花甲子的順序,推算出本年其他各月的乾支表示。試舉兩例說明之。

A:給出1949年5月28日這一天所在月的乾支紀法。

查萬年曆可知,1949年的乾支紀年為“己丑”年,1949年5月6日這一天立夏,1949年6月6日這一天芒種,因此,1949年5月28日這一天所在的月支為“已”(這可以從上表中查出)。根據“甲己之年丙作首”的規則,則己丑年的寅月乾支紀法為“丙寅”,依次是“丁卯”月、“戊辰”月、“己已”月。因此,1949年5月28日這一天所在月的乾支紀法為“己已”,即此月為己已月。

B:給出1993年4月2日這一天所在月的乾支紀法。

查萬年曆可知,1993年的乾支紀年為“癸酉”年,1993年2月5日這一天驚蟄,1993年4月5日這一天清明,根據上面的“節氣與月支對應表”可以看出,1993年4月2日這一天所在月的月支為“卯”(儘管這一天的農曆為三月十一),再根據“戊癸之年從何起,甲寅年首好追求”的規則,知該年每一個月的乾支表示分別為“甲寅”月、“乙卯”月……故1993年4月2日這一天所在月的乾支紀法為“乙卯”。

為方便初次接觸八字方法的讀者,我們再給出每一年天干與紀月乾支的關係表:

(3)乾支紀日法:

就是用六十花甲子來記錄不斷流逝的每一天,它始於“甲子”日,按照六十花甲子的排列順序依次流轉,每六十天為一個周期,周而復始,不斷地循環。至於“甲子”日究竟起始於哪一天,已由古天文學家從觀察實驗中確定下來,我們只需依此類推就可以了。

每一年有365天,若干年下來,總天數就很可觀了,此時要想推知某一年某一天的乾支紀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前的盲人算命先生大多靠死背若干年內的某些特殊日子的乾支表,來推導這些年內每一日的乾支表示,辦法雖然十分巧妙,但在心算時難免會因各種因素的干擾而計算失誤。這是他們迫不得已才使用的方法,對於明眼人來說就簡單多了,完全可以不背這些日子的乾支表,以及推導其他日子的種種公式。只要查一下天文學家們精心計算和編排的“萬年曆”就可以了。

現在出版發行的萬年曆的種類很多,有的萬年曆上列出了公曆時間、農曆時間、每一節氣的具體時間,以及每一月的乾支表示法和每一日的乾支表示,如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通用百年歷》就是這樣一種萬年曆,要查某一年某一月某一日的乾支表示十分方便,一目了然。有的萬年曆上只有公曆每月某幾日的時間,以及和這些時間相對應的農曆時間、乾支表示,其他時間的乾支表示(包括每一個月的乾支表示)要使用者自己去推算,這稍微麻煩一點,只要多用幾次也就熟練了。不過有的萬年曆種類對於研究八字並不適用,因為它們往往只有公曆時間和農曆時間的換算可查,而沒有每一日的乾支表示和具體的節氣時間,即無法知道某一日的乾支是什麼,也無法推導某一日應屬哪一個乾支月。大家在買萬年曆時一定要注意查看它是否標出了乾支和節氣,若沒有就不要買。

(4)乾支紀時辰法:

公曆將每天分為二十四個小時,且世界各地每一天的紀時起點不一樣,如台北時間中午12點,差不多是美國洛杉肌時間的深夜11點鐘,在中國境域內一律以台北時間為準。在古老的乾支紀時辰法中,並不像現在這樣將每天劃分為二十四小時,而是將每天分為十二個時辰,依次用十二地支標記,即這十二個時辰分別為: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已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那么,這十二個時辰又是如何確定的。

古人沒有現代化的測時工具,他們發明了用日影測時的辦法。在空闊的廣場上豎一根竹竿,從竹竿日影最短的那個時刻開始記時(如採用燃香、滴水等記時方法),到第二日竹竿日影最短的那一刻,就形成了一個時間段,將這個時間段分為十二等分,每一個等分稱為一個時辰。以竹竿日影最短的那一剎那為原點,向前推二分之一時辰,再向後推二分之一時辰,以這一新的時辰作為“午”時,其餘的時辰向前或向後依次類推。“子”時必將出現在半夜,因此,古代的天文學家就以子時作為每一天的開始時辰,亥時就成了每一天的最後一個時辰。一般說來,“卯時”大都在天剛亮的時候,“酉時”大都在太陽要落山的時候,一天十二個時辰充分體現了太陽在一天中的運動規律。不言而喻,乾支紀時擁有特殊的物理意義。

在實際套用中,我們不可能去測日影定時辰,幸運的是:十二時辰和台北時間恰巧存在著一種簡單的對應關係,只要知道了台北時間就可以推算出此時的時辰。

有了時辰的地支表示還不夠,我們還要用乾支的聯合來揭示每一個時辰的物理規律。顯然時辰起始於“甲子”時,依次是:乙丑、丙寅、丁卯……壬戌、癸亥,再從甲子開始循環,無窮無盡,周而復始。從甲子日到戊辰日,五天裡共六十個時辰,紀時的六十花甲子正好輪完一周。那么紀日的十二辰乾支,又是從甲子開始到乙亥,這和甲子日完全相同。同樣的,乙丑日和庚午日相同,丙寅日和辛未日相同,丁卯日和壬申日相同,戊辰日和癸酉日相同。這樣乾支紀時每五天一周,因此只要知道了當天的日乾,就可以馬上得出這一天子時所配的天干,即日的天干是甲或己時,則當天子時的天干為甲;日的天干是乙或庚時,則當天子時的天干為丙;日的天干是丙或辛時,則當天子時的天干為戊;日的天干是丁或壬時,則當天子時的天干為庚;日的天干是戊或癸時,則當天子時天干為壬。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早已掌握它們的循環規律,編成下列易記的日上推時乾口訣:

日乾起時乾口訣甲己還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起戊子,丁壬庚子居;

戊癸推壬子,時元定不虛。

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上面口訣的用法。假如要確定1993年4月5日12點這一時辰的乾支表示,首先要查萬年曆,看今天日子的乾支是什麼,經過查表知道這一天的乾支表示為“丙辰”,根據“丙辛起戊子”規則,則今日的子時為“戊子”時,接下來依次是:己丑時、庚寅時、辛卯時、壬辰時、癸已時、甲午時……12點屬午時,故它的乾支表示應為“甲午時”,即1993年4月5日這一天12點的乾支表示為“甲午”時。

將以上的知識綜合起來,就可以正確地排出每一個人的八字了。

乾支紀法才是真正的陽曆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

相關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