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中的“氣”不是空氣的氣

八字中的“氣”不是空氣的氣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必須與“氣”打交道:

我們時刻都要呼吸“空氣”,還時常免不了為一些小事“生氣”,甚至是“氣急敗壞”。為了保持我們的健康,還得吃點人參來補點“氣”,還得鍛鍊“丹田之氣”。如果工作太勞累,往往會導至“肝氣不舒”,吃不下飯,這就需要練“氣功”……

如此看來,“氣”這個術語實在是太平常了,似乎沒有必要在這裡單獨討論。

其實不然。

“氣”的含義有多種,除了通常的“空氣”意義,在中國傳統的神秘文化里,它往往是指一種尚未被現代科學所認識的、無形的“精微物質”,這種“精微物質”也是八字學說的客觀基礎,它是我們解開神秘的八字之謎的關鍵。

我們身邊時刻存在著萬事萬物,它們呈現出千姿百態的形狀,有大有小,有圓有方;有動物也有植物;有空中飛的鳥兒,也有水中游的魚兒;有腳踏的地球,也有閃閃發亮的星星。面對這絢麗多彩的世界,我們不禁要問:它們是生來就有的嗎?如果不是,它們又是從怎樣的物質演化而來的呢?這也就是哲學上所關心的“物質世界的本源問題”。現代科學的研究成果證明,世界上的萬事萬物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有的,包括我們居住的地球、頭頂的太陽,都是由宇宙慢慢演化而來的:在宇宙初創的階段,只是一遍混沌狀態,沒有恆星,也沒有太陽,只有原始的星雲物質存在。這些星雲物質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逐漸向中心凝聚,從而引起中心的溫度升高,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以後,原始星雲物質的核反應就爆發了,產生了史無前例的大爆炸,在大爆炸產生的熱量作用下,最基本的物質粒子開始合成各種原子及其他分子物質。隨著核反應的不斷加劇,巨大的熱量和能量被釋放出來,它們將凝聚的星雲團炸得四分五裂,並將這些星雲物質拋到遙遠的太空之中。被拋出去的星雲物質,有的繼續進行核反應,這就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星星”和“太陽”;有的停止了核反應,逐漸冷卻和凝固而形成我們今天稱之為“行星”的球體,如地球和月亮就是這樣誕生的。

地球形成以後,到處是一片荒涼,沒有植物,也沒有動物,沒有任何生命存在。後來由於大氣層中閃電的作用,由碳、氫等原子合成了胺基酸、蛋白質等有機物質,這些有機物有些落入大海之中,在海洋中培育成長,逐漸形成了原始的有機生命。這些原始的生命體,又隨著滄海桑田的變化爬上了陸地,按照“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原則,演化成了植物、動物等等。人類也不例外,也是經過漫長的時間和過程,從猿進化而來。

這就是現代科學為我們所描繪的宇宙演化過程!從這一宇宙創生史,我們看到:現在一切可觀察到的物質都來源於原始的“星雲”,那么這原始的星雲又是怎樣的物質呢?也就是“世界的本源是什麼呢”?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里特認為:世界的本源是“原子”。

德謨克里特生於公元前460年,他的父親是古希臘阿布德拉城的一個富商,據說他為了追求知識到處遊歷,曾到過埃及、巴比倫等地,接受了古代東方文化的先進成果,也可能到過雅典,最後耗盡了全部家產,回到家鄉。阿布德拉城有一條法律規定:將祖上財產耗盡而不事生產的人,應被驅逐出境,死後也不得葬在國內。但是當德謨克里特向阿布德拉人宣讀了他的著作以後,公眾不但沒有把他趕走,反而給了他一筆錢,並為他立了一尊雕像,死後還隆重地安葬了他。德謨克里特的原子論認為:

“原子”是一種不可再分割的、最基本的物質微粒。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原子”和“虛空”組成,“虛空”是什麼也沒有的空間,也就是原子運動的場所。具有各種形狀的、大小不等的無限數量的原子,在無限的虛空中,四面八方上下左右急劇地運動著(如日光中的塵埃那樣),互相碰撞,形成一些鏇渦,在渦鏇運動中不同形狀(有凸有凹,有溝有槽)的原子結合起來,由於原子的排列次序或位置不同,就形成各種各樣的混合物。因此,宇宙萬物的千差萬別是由它們本身的構造,即原子的形狀、大小和排列次序、位置的不同所造成的。事物的性質如冷、熱、色、聲、味等的差別,都歸因於原子的不同。

德謨克里特的原子思想導致了牛頓力學的誕生,進而導致了近代科學的誕生,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十分有趣的是,近代科學的高速發展卻又開始走向對原子論的否定:自從X射線被發現以後,關於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神話就被打破了,科學家認識到原子還是可以再分的,它並不是構成我們這個物質世界的最基本微粒;同時科學家又用實驗證明,在廣闊的虛空之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物理場,絕對空無一物的“虛空”是不存在的,從而從根本上否定了德謨克里特的原子學說。相反,場論及量子力學等現代科學成果表明,中國傳統的“氣生萬物”學說更接近現代科學對宇宙的認識。

“氣生萬物”學說認為:

在宇宙創生之初,沒有地球,沒有月亮,也沒有太陽,一切都處於混沌之中,這混沌不是別的,它是一種精微的、連續的、無形的,無處不在的特殊物質,古人稱之為“氣”。它不是我們今人所說的“空氣”,也不是其他任何一種化學氣體,它就是構成宇宙本源的“氣”,為同人們通常所說的氣相區別,我們以炁表示構成萬事萬物的“氣”。這原始的炁在自身矛盾運動的作用下,逐漸凝聚和分化,其中濁炁慢慢聚集成地球,而清炁則慢慢凝聚變成了天空、星星、太陽和月亮,天上之炁和地上之炁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人、動物、植物及地球上其他萬事萬物。而人及其他事物,如果處於發散狀態時,達到一定程度以後,又可以復歸為炁,就好像水蒸氣經過凝聚可以變成水,而水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又可以重新變成水蒸氣。炁和有形物之間的轉化關係也正是這樣。氣生萬物學說認為,在宇宙之中到處都有炁的存在,絕對的虛空是不存在的,虛空不虛,它之中充滿了炁。如果我們將炁理解為某種物理場,那么它和現代科學關於實物創生於場的認識就十分一致了。

因此,“炁生萬物”學說在沉寂多年以後,又重新引起世界各國科學工作者的重視,如相對論之父愛因斯坦,丹麥著名的量子物理學家玻爾,諾貝爾獎得主、比利時的普利高津等人,都曾對這一學說作過深入研究,並從中獲取開創新學科的靈感。

也許讀者會問:“炁生萬物”思想固然有其合理性,但這作為世界萬物本源的“炁”真的存在嗎?我們的回答:是的!近幾年的氣功實驗完全證明了這一點:大量的儀器測試表明在人體記憶體在著一種特殊的物質“炁”,它能產生多種物理及化學反應,以及生理和病理反應。而氣功及特異功能的體悟與觀察不僅證明了人體有“炁”,而且發現這種氣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之中,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有“開天目”本領的特異功能者,還能看到“炁”有多種不同的顏色,如黃色、紅色、灰色、白色、黑色、青色等等,它們都具有不同的功能態,在人體內,在自然界的平衡中起著相互制約的作用。這種“炁”主宰著人體的健康和成長,主宰著萬物的成敗興亡。一旦我們認識了炁的運動規律,我們就可以揭示與此炁有關的有形物的運動規律。正是基於這樣的思想,中國古代的大智慧家創立了以“炁”為研究對象的自然科學體系,從“氣”的角度揭示一切事物的發展規律,神秘的“八字”方法就是古人試圖通過人出生時的自然炁場,揭示出人一生的運動規律,它表明了我們中華祖先不屈服於命運的安排,努力認識自身,進而趨吉避凶、改造自身的信心和決心。不管“八字”的方法是否完全正確,它所開創的研究思路,都會給現代科學帶來有益的啟發,我們都可以從中獲取有益的營養。

歸納起來,我們得到:

1.作為世界本源的“氣”,並不是空氣的氣,也不是其他的化學氣體,而是一種無形、連續的精微物質。

2.“八字”所依賴的氣,是“炁”,而不是一般的氣體。

3.“八字”是古人試圖從“炁”的角度來揭示人的一生髮展規律的嘗試,無論其是否百分之百地正確,它的思路及方法都會給現代科學帶來啟迪,我們有必要對其作深入的研究,去偽存真,恢復它作為自然科學的本來面目。

八字中的“氣”不是空氣的氣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

相關解夢:

{ "vars": { "account": "UA-78075135-2" }, "triggers": { "trackPageview": { "on": "visible", "request": "pagevie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