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吉祥的卦象
易經在古代的作用之一,是可以占卦算命。算命有準不準的問題,這稱為占驗。因此,翻開易經,會看到一些特別的名詞,像“元吉、大吉、吉、無咎、悔、吝、厲、咎、凶”等。我們最希望知道的當然是:怎么樣才可以獲得“元吉”(上上大吉)這種效果?
易經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卦有卦辭,說明一卦的特性;爻有爻辭,說明一爻的好壞。經過簡單的統計,可知:卦辭出現“元吉”的有兩次;爻辭出現“元吉”的有十二次。本文先就卦辭加以分析,看看這兩個卦辭為何可以元吉。這兩個卦是損卦與鼎卦。
首先,損卦的卦象是“山澤損”,山在上澤在下。山下若有沼澤,澤水可以潤山;並且澤水越深,山就越顯得高。我們所欣賞的景點,不是常有山在澤中的倒影嗎?這種風光不是引起由衷的讚嘆嗎?因此,澤在下而對於在上的山大有幫助。一卦六爻,分為兩組,上者為外,下者為內。以“山澤損”為例,是損下益上,損內益外,再演變為損己利人。
只要做到“損己利人”,必然大吉大利。社會上廣受推崇的人,不論是政治家、企業家、宗教家,或教育界的人士,甚至小區裡的平凡百姓,只要有心行善助人,犧牲自己的時間、金錢與力量的,都會得到大家的肯定與祝福。試問這樣的人怎么會不吉祥呢?
損卦還有三點特色。一、損己利人是修德的表現,也就是“先難後易”。開始時很難做到,做久了就容易了。或者,先做困難的部分,努力自我要求;再做容易的部分,助人成為快樂。二、損己利人可以避開災禍,因為天下的麻煩大都來自爭鬥。在《大象傳》中,損卦提醒我們“君子以懲忿窒欲”,就是要戒惕憤怒,杜絕嗜欲。憤怒最易使人衝動,欲望則出於自我中心的意念。能夠懲忿窒欲,自然可以與人和睦相處。三、損己利人必須出於真誠之心。只要心存誠意,“二簋可用享”,亦即簡單的祭品就可以用來獻祭,連鬼神也會欣然接受,又何況是人呢?
其次,再就鼎卦來看。鼎卦的卦象是“火風鼎”。風是指巽卦,而巽又有木象,所以這個卦象一變而為“木上有火”,亦即“烹飪”。“鼎”在古代是燒煮食物的大鍋。人類懂得熟食之後,不但可以減少疾病、增長歲數,並且可以品嘗美味,與人分享,可謂有百利而無一害。
不僅如此,這個“鼎”還成為國家的寶物,象徵國家的命脈。《大象傳》說:“君子以正位凝命。”意思是:君子由此領悟,要端正職位,完成使命。換言之,每一個人在社會上都有他的工作、角色與身分,任何職位都有一定的責任與使命。因此不論地位高低,一定要認真負責,就像一個大鼎,從鼎足到鼎耳,各司其職,中間的鼎腹才能烹調出美味營養的食物,供大家分享。
古代烹煮食物還有兩個目的。“聖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養聖賢”,意思是:“聖人烹煮食物來祭獻上帝,進而大量烹煮食物來養育聖賢。”祭獻上帝,是為了表達崇拜與感恩之情;是要使聖賢可以專心為民謀福。因此,我們在社會上奮鬥有成時,不可忘本,不可忘了對上帝、神明、祖先的感恩;同時也不可忘記要厚待部屬,因為他們是在為團體服務,進而對於整個社會的安定繁榮,也都會產生良性循環的幫助。
易經六十四卦中,只有兩卦的卦辭出現“元吉”。我們由此獲得的啟示是:一個人如果希望上上大吉的占驗,就應該致力於兩件事,就是損己利人以及有福同享。這兩件事的基礎是一樣的,就是要化解自私自利的心態,要從自我中心轉向“非自我中心”,要善待別人如同自己,珍惜今生今世的情緣。這裡談的不是宗教,而是深刻的處世智慧:只有讓人人快樂,才是上上大吉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