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白族的由來
白族是個古老的民族,與古代的羌人有淵源關係。早在公元1世紀(漢代)以前就分布在洱海一帶。公元2世紀,漢武帝就在這裡設定了郡縣,公元3--4世紀,由於戰亂,不少漢族人曾避難來到白族地區,部份與其融合;公元715年由雲南東部遷到洱海地區的大量各族人民融合於白族。14世紀前後有不少屯軍的漢族人在此地,後來也與當地白族人融合。後來部份彝族、阿昌族人先後也有融合到白族中去的。自稱“白子”、“白尼”,“子”、“尼”都是“人”的意思。漢意為“白人”。舊稱“民家”,他稱“那馬”、“勒墨”。據說因為他們崇尚白色,故稱“白”。 要居於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帶等地,貴州、四川涼山州及湖南省桑植縣等地亦有分布。
白族的傳統節日
白族人民主要節慶活動有“大過年”、“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耍海會”、“拜日望”等。同漢族相同,也過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節”饒有特色,遠近聞名。
1.年節
居住在雲南碧江的白族,有自己的獨特的年曆。他們根據樹木的生長來確定時令。當桃花發苞時就是他們的三月,漆樹葉發到五寸時,就是五月……這樣,他們視一年不是十二個月,而是十三個月。在一年中,三月和十三月是他們的休息月。三月為三月節,十三月為過年月。但是,過年月只有一天為新年,這一天又不固定,它是由寨中各宗族的老人在每年來商定的。新年確定後,這天清晨,全寨成員在有威望的老人的率領下,帶著自釀的米酒和糯米粑,一齊到寨頭的大樹下舉行祭樹儀式,預祝來年風調雨順,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祭奠完備,人們將帶來的年禮,先贈給老人一份,然後互敬年酒、粑粑……
祭奠活動結束後,大家回去殺年豬。如果商定這天要合夥煮肉吃,殺豬人家就要拿出十分之一的肉來大家煮吃;如果不合夥吃,殺豬人家也要向沒有養豬的人家贈送豬肉,以示團結友愛。
2.三月街
三月街:古代亦稱觀音市或觀音會,據載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每年夏曆三月舉行,地點在大理城西蒼山中和峰腳下。節日內容原是佛教廟會,舉辦隆重的講經拜佛活動。是白族人民的傳統佳節,每年在大理古城的中和峰麓,中溪河畔的空曠地上舉行。每到“三月街”期間,遠至千里,近到鄰縣的商人民眾,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交易。市場商品,從藥材到食品、家具、牲畜,應有盡有,它是滇西商品交易的最大聚集地。
據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暴君,奢望長生不老,聽信一個侍從的話,每天吃一對人的眼球,這給當地白族人帶來深重的災難。當時有個充滿神奇威力的勇士,為了給白族人民除魔滅害,在三月的一天,巧施妙計,把暴君騙到蒼山的中和峰麓,喚來神狗咬斷了暴君的咽喉,喝乾了他的血液,消滅了這個魔王,為白族人民除了禍害。為了紀念這個勇士和白族人民得救的大好日子,人們每年在農曆三月十五──二十日,聚集在蒼山腳下,歡歌樂舞。年復一年,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三月街”。現在“三月街”期間,除了交流物資,還表演民族歌舞、體育等活動。特別是參加賽馬會的各族騎手,雲集蒼山腳下,揚鞭策馬,騰雲駕霧似的向洱海邊奔去,其情景煞是壯觀。
3.火把節
每年夏曆六月二十五日舉行,是白族人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這天,每個村寨都要豎立高大火把,各家立起小火把。夜幕降臨,大小火把一齊點燃,猶如千萬條火龍在漫山遍野賓士,人們遊行田間,捕蟲滅害。剛生嬰兒的家庭,在大火把下請鄉親們喝“喜酒”,祝賀母子平安。
4.搶頭水
大年三十,是大理白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搶頭水”的佳節。夜幕降臨的時候,姑娘小伙子個個忙著梳妝打扮。他們穿上艷麗的民族服裝,手上拎著一串鞭炮,肩上挑著一擔水桶,笑逐顏開地行進在村頭巷尾,來到水井邊。到了午夜零時,只聽鞭炮齊鳴,只見大家爭先恐後的“搶頭水”。每家每戶把“搶”來的“頭水”挑回家去後,便用它趕做湯丸、麵條等食物,煮好後裝在碗裡或盤裡,恭恭敬敬地挨家挨戶送到老年人手裡,祝賀老人新年快樂,幸福健康。老人收下禮物後,在還碗盤時,在碗盤中放幾分錢,以示壓歲。祝年輕的一代健康成長,美好幸福……“搶頭水”活動充分體現了白族人民敬老愛幼的民族傳統。
5.耍海會
雲南洱海沿岸的白族人民,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都要舉辦一次傳統的耍海盛會。相傳過去洱海里有條兇殘的大黑龍,年年興風作浪,塗炭人民。聰明智慧的白族人民雕一條黃木龍,放進洱海去同黑龍決鬥。兩條龍在洱海中展開了惡戰,白族人民聚集在岸上為黃龍吶喊助威。黃龍斗累了伸出頭來,大家一齊扔去饅頭:黑龍伸出頭來,大夥丟下石頭。於是黃龍越斗越強,黑龍又飢又乏,被咬得遍體是傷,慌忙逃往漾濞江。從此,海水外泄,風平波靜。為了紀念這一勝利,每年到了這一天,白族人民身穿盛裝,撐起花傘,從四面八方乘船或步行趕來耍海。
在耍海的日子裡,洱海裏白帆點點,岸上人山人海。人們只起嗩吶,唱著《大本曲》,對著調子,舞著霸王鞭,跳起仙鶴舞,盡情歡樂。同時,舉行一年一度的“賽龍舟”活動,龍舟一般用洱海里大型的木船改裝而成,在長約十米,寬約三米的風帆上,披紅掛綠、張燈結彩。桅桿上扎有五顏六色的“連升三級”的大斗,並拴上銅鑼,尾舵上豎有松枝,船舷上畫著叱吒風雲的“黃龍”和“黑龍”,中間鑲嵌一面圓“寶鏡”。隨著一聲號令,各村寨的龍舟競發,人們唱著賽舟調,祝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6.三月三歌會
白族傳統節日。第年農曆三月三日在大理灣橋鄉南側的保和寺舉行。三月三歌會,一是按照民族傳統,男女公開對唱,唱白調,從三月三日起至九月九日止。三月三日是白族男女在一年中可以盡情歌唱的第一天;二是保和寺內送子娘娘和太子塑像香火興旺,前來趕會的婦女中不少人懷有求子的願望,老年婦女多為還願而來,中青年則為對歌、聽歌或者尋找知音而來。三月三的這一天,大理壩子各村的白族人云集保和寺,白天一群群、一夥伙的對歌,黃昏之後,對歌進入高潮。對對情侶在寺內或村間低吟淺唱,曲調悠揚。
7.漁潭會
在雲南的雲弄峰下洱海邊有一個山坡叫漁潭坡。坡下全是縱橫交錯的石洞,其中有一個大洞,叫漁潭洞。油魚從洞中游進游出,尤其秋季為盛。油魚,據說僅此地獨有。它有一兩寸長,因體細鱗小、肉嫩油多而得名。烹調時無需放油,其味鮮美無比。若加新鮮豆腐,味道更佳,這就是本地名菜“油魚豆腐湯”。
傳說油魚是魚精的子孫。很久以前,魚潭洞口常停棲一頭老魚,它內吞五行之精,外感陰陽之氣,百年後便成了魚精。它時常酣睡,在酣睡中產出油魚。每年八月十五日是它甦醒的日子,它一醒來,就把嘴伸出水面,把坡上的行人吸進肚裡,不少人葬身魚腹。為了阻止魚精吃人,白族人民每年從八月十五日開始在漁潭坡上搭起帳篷,舉行盛會。白天人聲鼎沸,夜晚燈火輝煌……魚精就不敢再出來了。從此,漁潭會就在每年八月十五日舉行,會期七至十天。
8.繞三靈
每年農曆四月下旬,白族人民都要舉行為期三四天的“繞三靈”。節日期間,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都身穿民族盛裝,彈奏著樂器,邊唱邊舞,齊聚“神都”聖源寺,進行朝拜儀式,並開展各種文藝活動。相傳,南詔大將,大理國段氏祖先段宗膀,是白族中最高的神中之神。他所居住的寺廟稱“神都”,建於上陽溪聖源寺。
9.石寶山歌會
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三日在劍川的石寶山舉行。節日期間人們男女分開進行對歌比賽。
白族的風俗禁忌
待客禁忌
家裡來客人,只能聽客人說話,不能搶插,亂提問,男人在家裡,女人不能主動發煙,泡茶和與客人攀談。吃飯時要請客人坐上八位,主人不能腳踏飯桌欄桿,不能大聲說話,意為尊重客人。不許用勺子在甄子裡挖地一樣挖個洞,意為不與糧食吵架,平等待人。父親、哥哥、弟弟不能和兒媳,弟媳和兄嫂同坐一條板凳吃飯,吃飯時不能掉飯粒,否則遭雷打,意為珍惜糧食。做客時父子不能同席,男女不能同桌,意為長幼、倫序不亂,男女應當有別。吃完飯,要把筷子規規矩矩放在自己吃完的碗邊,不能亂丟亂放,意為感謝主人款待。這種待客禁忌,從細節上規範人們的行為,使人自幼養成尊長愛幼、親鄰善友、禮賢謙恭,借才愛物的良好品德。
節日禁忌
白族民間有一句俗語叫做:“正月忌頭,臘月忌尾。”因此年三十晚和正月初一的禁忌就特別多。欠人財錢,必須在年三十晚前還清,忌諱背上臘帳;穿髒的衣物,門窗戶壁也要在年三十晚清洗乾淨;意在除舊布新。吃年飯後的洗碗水要裝起來,到第二天中午才能潑出,以免將一年的福氣潑掉。大年三十晚上11至12點封門,不準家人出人,也拒絕外人來訪,以免將邪氣帶人家中,也好讓家人團聚,不受干擾。零點開門大吉,接納東南西北財,然後派人到公共飲水之地搶頭水,意在新的一年事事在先。大年初一早點和中餐忌吃葷腥,以免在一年之內昏昏糊糊。中餐專吃乾拉,意為消災免難,要吃南瓜、胡蘿蔔等菜餚,意為甜甜蜜蜜,要燒松柴,意為松鬆散散,不要把日子過得緊緊巴巴。大年初一早晨到中午,做飯也不動刀叉,忌用兇器,以保平安。年三十晚到大年初一中午,特別忌諱潑油、碎碗等,認為那樣會在一年這中都不吉利,忌諱吵架,拌嘴,要保持和風細雨的親密氛圍。正月初一到十五,每餐飯之前都要點香祭祖,敬天地大德,忌諱未祖而先飲,那樣會視為對天地、先祖不恭。農曆三月十五是蛇的節日,家家門前牆腳都要撒石灰,避蛇人戶,這一天忌諱坐在門坎上,以免引蛇人室。這些禁忌無不包含著謹慎為人,文明行事,感恩載德的生活哲理。
婚喪禁忌
婚姻中有屬相禁忌,如豬狗不配,忌諱雞犬不寧;虎與龍蛇不配,禁忌龍虎爭鬥,雞蛇不配,禁忌雞啄蛇,夫妻失和等。結婚擇日忌諱“四絕”,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一天都不能用,以免斷子絕孫;還要忌諱 “四離”,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前一天不能用,以免妻離子喪。做結婚客不能穿素白服裝;啞巴、不會說話的小孩、孕婦不能進新房,以免給人帶來晦氣。新娘接回家時,不能看見新郎的父母。哥嫂等長者,以免日後相衝相撞而有失和睦。
家中死了人,孝子孝孫守靈時不能坐板凳,禁止飲酒等一切帶有娛樂性的活動;在十天內不許洗頭,刮須洗澡,不準進別人家門。否則被視為對死者的不恭,或給別人帶來晦氣。一年內,家中不能辦喜事,否則就是犯了不孝之大忌。如遇紅喪、重喪、土黃天,則不能安葬,只好延放靈樞,待吉日出殯。出殯時,凡是同屬相的人都要迴避,否則會給活人帶來凶災。鐵爐白族山區有一句俗語:“白事用紅喪,夫妻守空房,上樑做紅喪,做家不平安”。遇到紅喪預兆死者家中還要死一個人。解決辦法是用大龍竹做個小棺材,再用線縫上,然後用面捏成一個人放在棺材裡,拿出雞頭上的血滴在麥面人身上。到出殯那天,將小棺材通過門檻下面抬出,至十字路口挖洞深埋。這些近乎於迷信的禁忌,意在讓活人對死人盡夠孝道,不能草率對待生命,讓活人修煉忠孝為本的美德。
- 上一篇:納西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 下一篇:壯族有哪些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