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布依族的由來
布依族自稱“布依”、“布雅伊”、“布仲”、“布饒”、“布曼”,這可能是古代“僚”、“蠻”、“仲家”、“蠻僚”、“俚僚”、“夷僚”稱謂的來源。在魏晉南北朝至唐代,布依族、壯族都稱為“俚僚”、“蠻僚”或“夷僚”,五代以後,布依族稱“仲家”、宋代壯族稱為“僮”。“仲”與“僮”仍然是同音異寫。
布依族是雲貴高原東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時代就在這裡勞動生息。布依族與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淵源關係。唐代史稱“西南蠻”,宋元以後稱“蕃”、“仲家蠻”,明、清稱“仲蠻”,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布依族。
布依族與壯族有同源的關係,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如今布依族人還保留著一些古代越人的風俗習慣,如居住乾欄式房屋、敲擊銅鼓等。也有人認為,西漢時的夜郎國,與今布依族有淵源關係。部分布依族人自稱為“布依”、“布越”,部分布依族人自稱為“布依”、“布曼”,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共同自稱,統一用“布依”作為民族名稱。
布依族人民自宋代起,歷朝都有反抗封建統治階級剝削壓迫的農民起義鬥爭,在近代史上,又進行過反對外國教會,反抗日本帝國主義及國民黨反動派的鬥爭,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民族。
布依族的傳統節日
1.查白歌節
查白歌節是貴州興義地區布依族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屆時有周圍1 0 多個縣乃至雲南、廣西的各族民眾數萬人參加,規模可謂盛大。關於節日的來歷,傳說是古代這裡有對青年,男的叫查郎,女的叫白妹,倆人早有愛慕之心。某日,白妹在山上砍柴,險遭猛虎襲擊,查郎射殺老虎,二人確立愛情。山官垂涎白妹如花似玉的容貌,但威逼利誘皆告失敗,於是害死查郎,搶走白妹。白妹放火燒毀山官宅第,並投火殉情。民眾為紀念他們,把當地寨名改叫查白寨,把白妹殉情的日子定為節日,把查郎射殺老虎的地方當作歌場。
節前各家拆洗衣服被帳,掛滿村寨前後,象徵白雲繚繞,取意乾乾淨淨,清清白白。節日裡扶老攜幼,成群結隊,趕往查白寨周圍。年輕人不僅盛裝英姿,而且帶著定情信物,躍躍欲試,盼望得到查郎與白妹那種忠貞不渝的愛情。節日活動的主要內容是賽歌,白天在歌場賽,晚上到住戶的院裡或屋中唱,主人供給“花米飯”(染成五色的糯米飯)和“茶水”(實際上是米酒,布依人習慣以酒代茶待客)。認親訪友,吃湯鍋。傳說湯鍋起源於燉吃查郎射死的老虎,後來是虎骨燉牛肉湯,現在多以山泉水大鍋燉豬肉、狗肉代替。近年來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在節日遊樂外,還增加了旅遊購物的內容。總之是乘興而來,滿意而歸,過了今年,又盼來年。
2.布依族的大年辰
辛勞了一年的布依族同胞秋收一過就開始為年節做準備。到了陰曆臘月底,家家戶戶更是忙著殺豬、燻肉、灌香腸,婦女們烤酒,做糯糧粑粑、米花,給家人縫製新衣_新手帕。在外地工作的男人和已婚年輕婦女都要趕回家與親人團聚。臘月二十三日晚上,布依族同胞用糯米製成的麥芽糖等果品在家裡"送灶神",請它向'"玉皇大帝"稟報時。多管人們說些好話,多多賜福與人間。送灶後,人們要準備香、燭等祭神用品,請"先生"寫對子,不僅大門上貼,,連側門、窗戶都要貼上"六畜興旺一等臨於.以示人們對幸福簽好生活的嚮往和連求此外,不少人家還要在大門上貼上鬥神,在家裡的牆上貼滿各種喜慶的年畫。三十晚上是最熱鬧的日子。布依族從三十到初一是不相互串門的。人們。都在家中燒起一爐熊熊炭火,全家老少圍火而坐。他們先用酒肉等物祭把祖宗天地,然後全家人互相祝福,高高興興地吃團圓飯。大年初一也很有講究、人們都在家裡北各式彩燈,、晚八各式各樣的彩燈一齊點燃,掛在大門口,烘托出了一派紅紅火火的節日氣氛。過了大年初一,人們開始串門拜年,小孩子們須每家拜到,既表承了他們對長輩的尊敬,又可以得到老人們賞給的壓歲鐵布依族人民是能表善舞的民族,每逢年節,青年男女三三兩兩相約去"趕表",以歌聲來表達被炸的愛慕,或聚在一起在嗩吶.現身、根荒、姐妹蕭、銅鼓等樂器伴奏聲中跳"打花包"、"銅鼓剛把"等歡快的舞蹈.初九那天叫"上九";按當地風俗,到這一天才能"煮生",即先燃起香燭,將生肉供祖宗,然後將生雞、生自煮熟,再放到香案前供一回之後方能享用。有些布依族地區正月十五過完年,還要正月三十校"小年"。
3.二月二
可以說是以祭“老人房”為中心的全民性的祭獻活動。解放前,凡有布依族分布的地區,幾乎每個材寨都建有專供祭祖的“老人房”。有的放有神牌、香位或掛有皮鼓、銅鼓,平時不許人進出,更早一些時候還有專人守候。每年凡到這一節日前,由村寨輪流承擔祭獻的承頭戶,挨家收集祭獻所需的東西或捐款,天黑前把祭品(包括雞、豬肉、各種熟榮和果品)送至“老人房”內,然後由承頭戶負責祭獻。祭畢,由祭獻者在老人房共享這些祭品。但在祭獻或進食的過程中,有一條傳統的禁忌必須嚴格遵守,那就是不許任何人在這種場合講話、發出笑聲,更不準放屁。據說要是在祭獻中有人發出聲響,就會招致祖先對看管各種野獸的失靈,到時,村寨里的家禽、牲畜就會遭受野物的偷襲和咬吃。如那一個沖犯了這條禁律,就必須承擔全部重祭的一切費用。有些村寨,習慣上還要在那天上,虐誠地在大門上放一個雞蛋,並面對祭“老人房”的方向表示敬意,到了深夜則由祭獻人分頭到每家門上取回。在此過程中,都不能發出任仍聲響。祭老人房的後兩天,一般均不許乾農活,青年男女也可邀約到寨外山野僻靜處唱歌對調玩耍。無論是聚居區或雜<居這的布依族人民,都把建蓋老人房和從事這一祭獻活動,看成是與本民族固有文化特彼密不可分的、具有“共同心理素質”的傳統表現。
4.三月三
三月三是傳統的民族節日。地區不同。節日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在貴州省貴陽市馬當地區的布依族,將每年的農曆三月三稱為"地委會"節。據布依族老人講,開春以後,地蠶危害莊稼,啃食包穀苗等農作物。於是,在三月初三,他們將炒好的包穀花帶到坡上去祭地蠶。他們在山坡上邊唱山歌邊吃包穀花,據說這樣可以"迷住"地委,堵住它們的嘴,使他們不能咬種子和禾苗。有的地區將這一天作為祭社神、山神的日子。社神是一村或鄰近幾個村共建社們,臨時集資買豬、牛宰殺供祭.供家之日,外人禁止入村。這一天,望漠的布依族要吃三色糯米飯,關嶺地區要做清明粑,貴州省西部地區布依族人民要掃墓。有的地區這天集會唱歌遊玩,進行社交活動。
相傳有一家三個親姊妹同嫁在一個寨子裡,日子過得都很好。有一天,外公想去看看外孫,三家的外孫們聽說後都爭著要外公先到自己家去。外公說,在三月初三那天,你們把自己做的最好的糯食帶到寨子路口,看誰家的味道好我就先到誰家去。這天,大女兒家炸了油團,二女兒家打了糍粑,三女兒家做了五色糯米飯,外公來到寨口,把三家的東西打開一看,五色糯米的色澤鮮艷,味道清香,他最喜歡,於是就先去了三女兒家。從這以後,每到農曆三月初三,布依族家家戶戶都要做花糯米飯來招待親戚朋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三月節。
5.四月八
傳說這一天是牛玉的生日,所以也稱"牛。王節"、"牧童節"。黔西地區也稱為"秧"節","開秧門"。貴州荔波一帶,每逢這個,節目要做黑糯米飯敬"牛王";望溪縣要吃。四色糯米飯;有的地區不但要做糯米飯還要殺雞備酒祭祖,並用鮮草包糯米飯餵牛,給牛洗澡,讓中休息一天,表示人們對耕牛的愛護和酬勞;個別地區還要舉行鬥牛、賽馬等娛樂活動、米花節採花節又稱"女兒節,是甘肅省文曇搏贈地區藏族人民的傳統佳節。相傳蓮芝姑娘聰穎伶俐,勤勞智慧。她教會人們墾荒種糧,紡線織布,又采來百草為百姓除病,不幸於五月端陽在採花途中遇險殉難。為了紀念她,人們將五月初四定為"採花節"。屆時,藏族姑娘在兄弟的陪伴下,紛紛進山採花。五月春風,花開遍地,杜鵑、芍藥、構把、草梅、貝母、酒麴等鮮花爭奇鬥妍,花如海、歌如潮,令人心曠神怕。姑娘們頭戴味香色艷的鮮花環,手捧花束。圍著篝火且歌且舞,通宵達旦。黎明時分,姑娘們打扮得花枝招展,邊走邊舞,向蓮芝姑娘道別。採花的隊伍進寨時,艾老鄉親們盛情歡迎、款待。姑娘們則給大家贈禮品。晚上,全寨又把採花的姑娘和小伙子們請到一起,互敬美酒,祝福健康、吉祥。
查白歌節黔西南興義一帶布依族民間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一日。相傳,布依族的查郎和白妹相愛,財主搶走了白妹,害死了查郎。白妹悲憤交加,在農曆六月二十一日放火燒毀了財主大院。並跳在烈火中殉情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對戀人,把查郎受害的地方定名為"查白",把自妹殉情的日子定為"歌節"。多少年來,每當農曆六月二十一日"查白歌節""時,布依族青年男女從四面八方聚集在查自地方舉行盛大歌會。
6.六月六
“六月六”是布依族人民的傳統佳節,由於居住地區不同,過節的日期也不統一,有的地區六月初六過節,稱為六月六;有的地區六月十六日或農曆六月二十六日過年,稱為六月街或六月橋。布依族人民十分重視這個節日,有過“小年”之稱。節日來臨,各村寨都要殺雞宰豬,用白紙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上雞血或豬血,插在莊稼地里,傳說這樣做,“天馬”(蝗蟲)就不會來吃莊稼。節日的早晨,由本村寨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率領青壯年舉行傳統的祭盆古、掃寨趕“鬼”的活動。除參加祭祀的人外,其餘男女老少,按布依族的習慣,都要穿上民族服裝,帶著糯米飯、雞鴨魚肉和水酒,到寨外山坡上“躲山”(當地漢族人民稱為趕六月場)。祭祀後,由主祭人帶領大家到各家掃寨驅“鬼”、而“躲山”民眾則在寨外說古唱今,並有各種娛樂活動。
夕陽西斜時。“躲山”的民眾一家一戶席地而坐,揭開飯籮,取出香噴噴美酒和飯菜,互相邀請作客。一直等到祭山神處響起“分肉了!分肉了!”的喊聲,人們才選出身強力壯的人,分成四組,到祭山神處抬回四隻牛腿,其餘的人,相攜回到家中,隨後各家派人到寨里領取祭山神的牛肉。節日娛樂活動,以丟花包最為有趣。花包是用各種彩色花布做成形似枕頭,內裝米糠、小豆或棉花籽。花包的邊沿綴有花邊和“耍須”。丟花包時,男女青年各站一邊,相距數米,互相投擲。其方法有右側擲、左側擲和過頂擲,但不準橫擲。要求甩得遠,擲得快,接得牢。花包在空中飛來飛去,煞是好看。如果小伙子將花包向自己心愛的人投擲,沒有過肩,包就落地,姑娘由向對方送一件禮物,如項圈、戒指、手鐲等物,所送之物,被視為愛情的信物,小伙子將長期保存。
“六月六”節已有悠久的歷史。其起源,各地傳說不同,其中有一個說法是,在遠古的洪荒年代,布依族的先人“盤古”,在勞動中積累了栽培水稻的經驗,年年豐收,後來他與龍王的女兒結婚,生了一個兒子,取名新橫。一次兒子冒犯了母親,龍女一氣之下,返回龍宮,再不回來。“盤古”沒有辦法,只好再娶,一年的六月六日盤古死去,新橫從此遭到繼母虐待,幾乎被害。他忍無可忍,便上天控告繼母,並發誓要毀掉她栽培的水稻秧苗,繼母知道後,萬分後悔,終於與新橫和好,並於每年六月六日,盤古逝世這天,殺豬宰鴨,做粑粑、供祭盤古,布依族人民因此每年六月六日都舉行祭盤古,供祖先的活動,以示子孫延續、五穀豐收,年復一年,就形成了這個民族節日。
7.毛杉樹節
居住在黔西南安龍縣的布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也叫"趕毛杉樹"。在納拿和者棉之間,有一塊十畝見方的小土丘,當地稱它為"毛杉樹"。每年從農曆三月初三以後的第一個"蛇場天"開始,聚集了盤江兩岸的布依族、苗族和其他民族的青年男女趕三天歌會。第一天"蛇場天",大家起吃五色糯米飯來祝賀節日。第二天是"馬場天",天一亮人們就趕到毛杉樹進行各種傳統的文娛活動,傍晚男女青年對歌.通過對歌尋找理想的侶伴。第三天是"羊場天",遠方的客人要上路,客人向主人道別,互相祝願。關於"毛杉樹節"有一傳說故事,南盤江邊有一布依族村寨,寨子裡有一叫杉郎的後生,鄰寨有一姑娘叫村妹,兩人在勞動中相識,在勞動中相愛。正當他們要成親之際,山上的魔狼搶走了樹妹。杉郎大戰魔狼,終於救出了樹妹。但是魔狼變成了許許多多的"螞炸"(蝗蟲)來糟踏莊稼。樹妹為保護莊稼,一連唱了二十七天的歌,害蟲隨著歌聲消失了。但村妹累病了,在三月初三"蛇場天"離開人間。第三天杉郎也因悲傷去世了。不久在杉郎和樹妹的墳上長出了杉樹。當地的人們稱這些樹為"毛杉樹"。每逢農曆三月初三布依族人民便舉行歌會紀念他們。
8.跳花會
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二十一口舉行布依族的跳花會。每逢節日,小女娃們都穿著艷麗的花邊衣服,鎖著極好看的盤花紐扣,小伙子們穿著對襟衫,繫著留須的腰帶,吹著木葉、一個個滿面春風。熱心的阿妹們為小伙子們牽著馬,從五村八寨,從那看不見的半山腰,趕到跳花會地點,那是一個平坦的大草地,旁邊有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北面是滿含花苞的桐樹林。那裡到處是人喊馬嘶,笑語喧譁,少說也有幾千人。牛皮大鼓迅雷般地響震空谷,時快時慢,時抑時揚,加上鏘鏘的饒鈸聲,令人陶醉!場上,男女青年這時一群,那裡一堆,翩翩起舞,唱著古老的歌,歌聲美妙,舞步輕盈,坐在河岸邊吹“嘞友”、彈月琴,吹木葉,談情說愛的青年們,一雙雙河水般明亮深情的眼睛,向對方表示著熱烈的愛情,倒影搖搖,又是一番風味。緊靠著桐林邊,搭著一個台子。那裡在表演精彩的布依戲,內豐富多彩,整個草坪上充滿著歡快、愉悅的氣氛。他們唱呀跳呀,不知不覺太陽就落到坡背了,晚霞撒在桐林的花苞上,人們依依不捨地騎上馬,陸陸續續地離開了草坪。
跳花會又是年輕小伙子和姑娘們的搭橋會,他們在草壩上播種了愛情,到了節日的最後一天即二十一日(叫“結合”),宣布一年一度的跳花會結束了。二十二日是“牽羊”日,意思是訂婚約,青年人把“羊”牽回家去(把姑娘帶回去相親),看看男方的家境,以決定自己的終身大事。這一天,許多小伙子都去草壩把未來的妻子帶到寨上去。可是,害羞的姑娘們哪裡肯跨進對象家的門坎?只不過在寨子後面山頭上,叢林裡,偷偷地看一看對象家坐落何方,二十二日過後,就要做活了,春耕開始了,人們投入繁忙的春耕生產,為奪取來年糧、棉、糖的豐收,為建設山區,進行新的戰鬥!
9.祭老人房
布依族過去信仰原始的自然崇拜,每年節日都要進行祭祀活動,其中祭老人房(寨神)最為隆重,於農曆2月選兔日或虎日開祭,各戶要奉獻雞蛋和豬肉祭神,祭畢全寨人就地聚餐,以祈望豐收,全寨平安。
布依族風俗禁忌
布依族的主要禁忌
在這各種繁多的禁忌中,其主要的禁忌分為“農事禁忌、節日禁忌、婚嫁禁忌、喪葬禁忌、日常生活禁忌”五大類。對於這些禁忌,雖然有些布依族漸漸的淡化了它的意思,但在日常生活中卻成了一種生活和勞作的規則,自然而然的映射出布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
農事禁忌
撤秧時節忌放風笨,伯秧子長白苗枯死;立秋前用茅草打結插於田地中,可免莊稼受秋風;秋收季節,忌坐門砍,以免阻礙紙馬馱谷進屋;開春第一次春雷,吃“擋雷粑”,可免雷擊。
節日禁忌
正月初一忌掃地,認為會把錢財掃走;初一至初三忌動土;正月十五前不許在房屋周圍顯眼處曬衣,認為曬衣會招大風;春節忌用桐油點神燈(家神上點的燈),神台上不許放桐油物品。
婚嫁禁忌
訂婚和結婚之日忌打雷;迎親路上忌遇抬死人;忌踩同日出嫁的新娘足印;婦女坐月,男人不許進產房,忌孕婦進屋,若有孕婦誤入,須喝電門水才能離去,以免把嬰兒奶水帶走;忌在娘象生小孩;已婚夫婦忌在娘家或親友家同房;男女之間不許私通;
未出嫁的姑娘死了,不能從正門出殯,不立供位;兒媳不能住樓上;兒媳不與公公同桌吃飯,公公不許進兒媳臥房;已婚婦女忌蹲灶上;祭祀山神,婦女不能參加;開財門或驅鬼後,大門上掛篩子,三天內忌婦人入門。
喪葬禁忌
不許抬冷屍進寨;五十歲以上的人,忌探望同齡病人或死者,怕同歸於盡。
日常生活禁忌
青年人不許在老人面前翹腳;紅事忌穿白衣、包白帕;新婚媳婦忌在公公和伯伯面前洗腳;忌在家裡煮蛇肉吃;小孩忌吃雞爪、雞胃,以免寫字手發抖、腦子愚笨;出門做生意,出門前忌打破碗和眼皮跳,出門後忌見婦女梳頭,忌遇婦女挑空桶,認為這些都是失利的先兆,若遇挑柴人或聽見喜鵲叫,則認為是吉利的兆頭;
忌母豬一窩生兩仔,狗丁胎生獨仔;忌酉時雞叫、戍時牛啤,認為這些會給人或家畜帶來災難或損失;吃飯忌吹熱飯,認為這樣家中糧食會自己飛走。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禁忌己日漸淡漠。
- 上一篇:彝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 下一篇:納西族有哪些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