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壇夢哭

灌壇夢哭,典出《晉書·劉琨傳》。劉琨是西晉末年的名將,因戰亂被困於孤城,夜夢與友人相見,醒後悲泣不已,感嘆世事無常,故有「灌壇夢哭」之說。此典常用以形容人在困境中思念故人,或感懷身世,流露出深切的悲涼與無奈。

劉琨身處亂世,雖有報國之志,卻屢遭挫折,最終壯志難酬。他的夢哭,不僅是對個人命運的感傷,更是對國家興衰的深切憂慮。這一典故,後世文人常引用,以抒發對時局的不滿或對理想的追求。

例如,唐代詩人李商隱在《夜雨寄北》中寫道:「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詩中雖未直接提及「灌壇夢哭」,但其情感與劉琨的悲愴相通,表達了對遠方親友的思念與對現實的無奈。

總之,「灌壇夢哭」不僅是一個歷史典故,更是一種情感的象徵,蘊含著對人生無常的深刻體悟。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

相關解夢:

{ "vars": { "account": "UA-78075135-2" }, "triggers": { "trackPageview": { "on": "visible", "request": "pagevie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