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和陰陽五行
氣和陰陽五行
氣的含義有多種,除了通常表達的“空氣”的含義,在中國傳統的文化里,它往往是指一種目前尚未被現代科學所認識的、無形的“精微物質”。這種“精微物質”也是命理和位理學說的客觀基礎,是我們解開神秘的陰陽五行的基礎。
陰陽五行學說,是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的合稱。陰陽學說認為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在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下滋生著、發展著和變化著的。正所謂“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陰陽是不固定的,它們會伴隨外部條件的變化而相互轉化。陰中包含著陽的成分,直到條件成熟時才可以轉化為陰。陽中又帶有陰的成分,在一定條件下又可以轉化為陰。所以,陰陽也可以分為陽中之陽、陰中之陰、陰中之陽、陽中之陰四種,由此不斷分化並通過轉變而生成世界萬物。
陰陽可以表示不同的屬性:
以陽表示:熱、剛、健、伸、富、貴、君子;
以陰表示:冷、柔、病、屈、窮、卑、小人。
更進一步,我們還可以藉助陰陽概念的延伸,用陰陽來描述不同狀態下的“氣”。
“陽氣”:處於主動狀態下,對事物發展起著支配作用的氣場。
“陰氣”:處於被動狀態下,對事物發展起著次要作用的氣場。
可以用陰氣和陽氣的矛盾運動來揭示事物發展的規律,這也就是中國傳統科學,如中醫學、氣功學、天文學、地理學、術數學等所走過的道路,它同時也是五行的基礎。
毛澤東同志說過:“中國古人‘一陰一陽謂之道’,不能只有陰沒有陽,或者只有陽沒有陰,這是古代的兩點論。形而上學是一點論。”
中國文化的源頭是《易經》,中國文化又稱為河洛文化。陰陽五行說,是我國先民在接觸各種事物與現象的實踐中,通過觀察與思考建立的一種影響很大的哲學思想觀念。它是一種自發的樸素的唯物論,並具有辯證法的初步思想因素。“一陰一陽謂之道”是陰陽學說的精髓。陰陽五行,是我國人民所獨創的一種學說,廣泛滲透於中國古代科技文化的各個領域。中國風水學的各個方面均遵循這一原則。
人得萬物之靈,乃天地之正氣方為人,是稟受天地之氣而成人。命運中有陰陽二氣,貴賤成敗卻在五行之中,世間的任何物體都離不開陰陽脫不開五行。男人屬陽女人屬陰,陰陽交媾而成世界。
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具有陰陽兩性,而陰陽兩性的此消彼長是由五行的相生相剋引起的。人體本身就是世界的一個縮影,與世界的多變相對應,由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時所含陰陽五行之氣可測知人一生的命運。人身是由五行和合而成,五行在人身的不同稟性又是由他出生時太陽的光線,地球的吸力,星宿位置氣候的不同等多種現象決定的。出生時的自然環境不同,五行之氣也不同,所以便有了千差萬別的人生命運。
風水學中的命理學和位理學的基本原理都來源於中國古老的《易經》,因此,陰陽五行也不例外。《易經》的思維模式是辯證的,處處給人以啟發。自古以來在中國歷史文化的長河中將《周易》尊奉為“群經之首“,被冠以”天下第一奇書”的稱號。包羅萬象,是一切文化的總源頭,可謂奧妙無盡。在世界上也與《聖經》、《吠陀》被尊稱為世界三大奇書。
《易經》是講陰陽兩種勢力相互作用、產生萬物、剛柔相推,變在其中。在命理學和位理學裡,陰陽還將和天干、地支以及五行結合起來,共同完成對人命運的剖析。
那么,什麼是五行呢?五行包括金、水、木、火、土五種元素。從哲學的角度看,古人認為物質世界就是由這五種元素構成的。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相生”的含義是支持、合作、相容;
“相剋”的含義是抑制、排斥、相對。
因此,相生和相剋的運算關係,從根本上揭示了一切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利用它們就可以發現任何兩個事物之間誰勝誰負,誰吉誰凶。相生則吉,相剋則凶。再具體一點有甲生乙,則乙吉;甲克乙,則乙凶。
五行還可以和氣發生對應關係,也就是“五行氣”:
金氣:代表著秋天時的宇宙氣場
水氣:代表著冬天時的宇宙氣場
木氣:代表著春天時的宇宙氣場
火氣:代表著夏天時的宇宙氣場
土氣:代表著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時的宇宙氣場
這些五行氣場也同樣遵循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剋的規律,因此古人將五行概念引入命理和位理風水之中,使它成為判斷人的命運好壞和屋宅吉凶的主要依據。更進一步,還可將陰陽與五行結合起來,則有:
陰金之氣,陽金之氣;
陰水之氣,陽水之氣;
陰木之氣,陽木之氣;
陰火之氣,陽火之氣;
陰土之氣,陽土之氣。
這些對判斷一個人的命和運等有著重要作用。五行發生演化,有了更細緻的分類,才出現納音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