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不辨性別男女混用(2)

上述所說的當然是笑話,但它也說明女孩子起名用“男’,字的情況確實不少。男用女名或女用男名,的確會給當事人帶來一些麻煩。有位在學校工作的人曾講起過他的親身經歷,說有次他上課點名,當點到一個叫“王靜’,的名字時本以為是個女孩,但卻站起來一個男生,讓他大為驚奇。後來與孩子的家長聊起此事,家長說,這樣起名是希望孩子一生風平浪靜、無災無難,並沒有考慮“靜”是女孩子起名習慣用的字。還有位記者的朋友生了個女孩,給孩子起名“念軍”,以便紀念自己在軍校度過的歲月,殊不知這個名字也很男性化。當然,起名時不考慮孩子的性別,以致起出的名字出現性別錯位,有時還有較為複雜的原因,甚至是有人故意為之。在我國沒有計畫生育政策以前,全國各地都流行重男輕女觀念,生孩子一定要生個男孩,哪怕生再多女孩也不肯罷休,直到生出來男孩為止。這種心態有時反映在起名上,有些父母也為女孩子起男性化的名字,叫招娣、來娣、夢娣、盼娣等,名字從字面上看雖然很女性,但其中的“娣”實際上是“弟’‘的諧音,很明顯反映了父母生男孩的願望。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末曾有個很受歡迎的電影《甜蜜的事業》,其中說的就是蔗農唐二叔一家一連生了六個女兒,可還一心想生個兒子,便給女兒分別起名招弟、來弟、盼弟、夢弟、喚弟、撈弟,最後還是因為政策不再允許才不得不罷休。還有人說他有位女同學的名字叫“妹鎖’,,意思顯然是父母要通過她把女孩都鎖住,從此只生男孩。可她這把鎖不太管用,下面又有兩個妹妹,卻沒有弟弟。毛澤東主席的夫人江青,文革中曾用“李進”這一名字發表作品,名字看上去很像男性,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便於隱藏身份。

而之所以用這個男性化的名字,原因在於她本來的名字叫“李進孩”,更加男性化。對此,她年輕時的一位好友回憶說,在她與這位好友在陶行知先生創辦的“晨更工學團”工作時,她向好友講了自己的身世,說自己的父親李德文在山東諸城城關開木匠鋪,生意不錯。娶了兩房妻子,自己是庶出,原名叫‘。李進孩”,上國小時校董薛煥覺得這個名字不雅,看自己長得又高又瘦、雙腿細長,就替自己取了“雲鶴”這個名字。當她把這段身世說給好友聽後,好友還哈哈大笑不止。像她這樣的原名,本來應該算是小名,其中不乏父母希望在她之後生個男孩,男性化也不難理解了。不過,目前許多父母起名不再重視性別,或者故意給男孩起個女孩的名字,或給女孩起個男孩的名字,讓男孩女孩名字反著用,有人認為這種做法是“新新人類”起名所出的一種怪招,是其父母趕時髦的結果,顯然也是不無道理的。這種現象也說明,人們起名時的性別因素在逐漸降低,傳統起名禁忌正在悄悄發生變化。當然,如果只是一味追求怪異,其結果或許適得其反。畢竟在我們這樣一個具有悠久文化傳統的大國里,人們的審美取向和價值標準基本固定,不同人際環境對相同事物的接受能力存在著約定俗成的差別。據說曾有男孩因為父母給他起了女性化的名字,上學後因忍受不了同學的嘲笑而選擇自殺。這種事例雖然極端,但也是我們不得不汲取的一個教訓。總之,名字作為人類的標誌,其性別特徵也要表現出來。由於男女J性別不同,人們對男性和女性所扮演角色的理解也不一樣。同樣,在歷代的起名實踐中,男性的起名重視剛勁、響亮,女性起名充滿柔婉、甜美。這些習慣作為歷史的積澱,反映了人們對審美觀的追求。在這種習慣下,男性的名字與其將要扮演的角色是和諧的,女性的名字與其性別特徵也是和諧的。只有如此,才一能反映出名與實的統一。因此,究竟起個什麼樣的名字,在起名時最好多考慮男孩和女孩性別角色的不同,符合我國的傳統習慣。

起名不辨性別男女混用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

相關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