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姓名學的發展與興起

現代姓名學的發展與興起

起名,最初時僅作為人們相互區別的符號。所以上古時期人類無名無姓,隨著社會的發展後來有了字的稱呼,可以說是有名無姓,如古時堯、舜、禹,禹的兒子叫“啟”,建立了夏朝。 後來又經歷了姓名有無混雜時期,這期間名到是人人都有,姓卻非人人都有,如秦始皇名“政”,姓“贏”,燕太子名“丹”,而周朝皇室姓“姬”,文王叫“姬昌”,他的兒子叫“姬發”等。到後來各家族為了鞏固各自不同的傳統利益,姓名又被注重起來,到了秦末和漢初,多數人姓名俱全了。後漢、三國時期,姓名不但普遍受到重視而且進一步延伸了,就是在姓名之外,不少有身份的人還有字,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字“孔明”,張飛、字“翼德”,趙雲、字“子龍”,關羽、字“雲長”。在此基礎上又能體現家族兄弟排列順序,伯為一,仲為二,如吳國孫策字“伯符”,其二弟孫權字“仲謀”。這時候人們多開始重視名字的學問了,但這一切都停留在字意上,只能是人們通過字意表示意願而已。到宋代“測字”之風盛行,又有邵康節先生“梅花易數”的影響,人們逐步把起名注重到形、音、意全方位發展上面來,後至清末民初,姓名學起名有了一次質的飛躍。我國的一位教師楊坤明先生,根據中國的河洛數理、易學八卦、音韻與五行生剋的原理,再加上長期而繁複的統計過程而推演出來的,並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出版《中國姓名學》一書,首次在其著作中提出姓名學為一系統學問,並提出判斷姓名吉凶的五個步驟,即“姓名學五大原則”,同時提出姓名筆劃“八十一類吉凶判辭”。隨後傳入日本, 在日本稱之為“漢流”,在日本明治年間,經過占術家‘佐佐木盛夫’加以提倡而興盛起來的。直到一位名叫“熊崎健翁”的日本人,再加以整理歸納後,創出比較完整而有系統的姓名判斷學,也就是現在所使用的“熊崎氏姓名學”(即五格剖象姓名學)。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熊崎氏五格法姓名學”自日本傳入韓國,多年後又經兩路傳入我國,一路由韓國傳入我國東北地區,一路由日本、韓國傳入台灣、香港並經由港台地區傳入國內。此路乃民國二十二年,中國留學生白玉光(後來改名白惠文)到日本留學,師從熊崎先生研究姓名判斷,民國二十五年回國以後,取得熊崎先生的同意,陸續用漢文發表了“熊崎氏姓名學之神秘”、“姓名之命運學”、“姓名學之奧秘”等三本書,熊崎氏姓名學乃在台灣地區逐漸風行起來,白氏可稱為引進熊崎氏姓名到中國之第一人。

經此兩路傳播到大陸已是我國改革開放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期了,由學者方揚、高山翁等人所著《姓名與人生》一書的出版,而廣為流傳。又其盜版書遍地都是,引發無數國人之興趣,其簡單易學,可操作性強,又有一定準確性,故在國內廣為流傳,成為目前國內最為流行的一種姓名判斷學。

熊崎氏五格姓名學起名的優點,在於能夠粗略的抓住性格特徵及大約的命理趨向,但歷經數十年的考驗後,發現這種判斷方式,套用在某些人的身上,容易發生誤差,特別是在社會上成名的人,常有這種現象。另外同名同姓的人太多,這些人的性格與命運是否完全相同,然熊崎氏姓名學只能用後天環境及職業選擇的不同來加以搪塞過去,這都是熊崎氏姓名學不能自圓其說的缺點,故很多人也對熊崎氏五格姓名學失去信心,從而國內外各種改良派的姓名判斷方法出現,有擴充五格剖析姓名學的,增加社會運、家庭運、內運A、內運B等方法,有增至八格及多格的姓名學,有的配上生年九星,有的配上卦象,有的附會於中國的紫微斗數星曜巧立名目;可以說各種新流派紛出,然而細推其驗證結果,除極個別方法準確率較高外,大多準確性較低,未能將熊崎氏五格姓名學的缺點作一番修正,實屬遺憾。

筆者自八十年代末期,學習和鑽研熊崎氏五格姓名學以來,發現熊氏理論從整體上講仍是正確的,為什麼在套用上發生偏差,是因為整個姓名學體系不夠完整系統,在判斷細節上不夠條理,缺乏思路,姓名判斷的線路不夠清晰。

現代姓名學的發展與興起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

相關解夢:

{ "vars": { "account": "UA-78075135-2" }, "triggers": { "trackPageview": { "on": "visible", "request": "pagevie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