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ss aversion意思心理學

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是行為經濟學和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由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在1979年提出的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中首次提出。這一理論指出,人們在面對損失和收益時,心理反應並不對稱,通常對損失的敏感度遠高於對同等收益的期待。

具體來說,損失厭惡描述的是人們傾向於避免損失,而不是追求同等收益。例如,損失100元帶來的痛苦感,往往比獲得100元帶來的快樂感更強烈。研究表明,損失的痛苦感大約是收益快樂感的兩倍左右。

損失厭惡在日常生活和決策中廣泛存在。例如,在投資中,人們可能因為害怕虧損而選擇保守策略,即使高風險可能帶來更高的收益;在消費行為中,人們可能因為擔心浪費而過度保存資源,即使這些資源已經不再有用。

理解損失厭惡有助於解釋許多看似不理性的行為,並為設計更有效的政策、行銷策略和個人決策提供理論依據。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

相關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