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kson心理社會理論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理論(Erikson's Psychosocial Theory)是由心理學家愛利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提出的一種發展理論,強調個人在不同生命階段中面臨的心理社會危機及其對人格發展的影響。該理論將人的一生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個核心的心理社會衝突,這些衝突的解決與否會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

以下是埃里克森提出的八個心理社會階段:

  1. 信任 vs. 不信任(Trust vs. Mistrust)

    • 階段:嬰兒期(0-1歲)
    • 主要任務:建立對他人和世界的基本信任感。
    • 成功解決:發展出安全感和信任感。
    • 未成功解決:可能導致焦慮和不安全感。
  2. 自主 vs. 羞恥與懷疑(Autonomy vs. Shame and Doubt)

    • 階段:幼兒期(1-3歲)
    • 主要任務:發展自我控制和獨立性。
    • 成功解決:形成自主性和自信心。
    • 未成功解決:可能產生羞恥感和自我懷疑。
  3. 主動 vs. 內疚(Initiative vs. Guilt)

    • 階段:學齡前期(3-6歲)
    • 主要任務:探索環境並發展主動性。
    • 成功解決:培養創造力和目標感。
    • 未成功解決:可能導致內疚感和退縮。
  4. 勤奮 vs. 自卑(Industry vs. Inferiority)

    • 階段:學齡期(6-12歲)
    • 主要任務:發展能力和成就感。
    • 成功解決:形成勤奮感和自信心。
    • 未成功解決:可能產生自卑感。
  5. 自我認同 vs. 角色混淆(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

    • 階段:青少年期(12-18歲)
    • 主要任務:建立自我認同和價值觀。
    • 成功解決:形成清晰的自我認同。
    • 未成功解決:可能導致角色混淆和迷失方向。
  6. 親密 vs. 孤獨(Intimacy vs. Isolation)

    • 階段:成年早期(18-40歲)
    • 主要任務:建立親密關係。
    • 成功解決:發展出深厚的愛與親密關係。
    • 未成功解決:可能導致孤獨感和疏離感。
  7. 生產 vs. 停滯(Generativity vs. Stagnation)

    • 階段:成年中期(40-65歲)
    • 主要任務:關懷他人並貢獻社會。
    • 成功解決:發展出關懷感和成就感。
    • 未成功解決:可能導致停滯感和自我中心。
  8. 自我整合 vs. 絕望(Ego Integrity vs. Despair)

    • 階段:老年期(65歲以上)
    • 主要任務:回顧人生並接受自我。
    • 成功解決:發展出智慧和滿足感。
    • 未成功解決:可能導致絕望感和後悔。

埃里克森的理論強調每個階段的發展都是建立在前一階段的基礎上,並且每個階段的成功與否都會對個人的心理健康產生深遠影響。這一理論在教育、心理治療和社會工作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

相關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