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飄飄莊周夢蝴蝶
「虛飄飄莊周夢蝴蝶」出自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原文為「虛飄飄莊周夢蝴蝶,絮叨叨促織兒無休歇,韻悠悠砧聲兒不斷絕。痛煞煞傷別,急煎煎好夢兒應難捨。」這句詩描繪了一種虛幻飄渺的夢境,借用莊周夢蝶的典故,表達了夢境與現實的難以分辨以及對美好夢境的留戀與不捨。
莊周夢蝶是《莊子·齊物論》中的一個著名典故,講述莊子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醒來後不知是莊子夢見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了莊子。這個故事探討了夢與現實的界限,以及自我與他者的關係,體現了道家哲學中對現實與虛幻的深刻思考。
王實甫在《西廂記》中借用這一典故,進一步渲染了劇中人物對美好夢境的留戀與對現實的無奈,增添了詩意的美感與哲理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