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燈謎讖語

《紅樓夢》中的燈謎和讖語是小說中重要的文學手法,通過隱喻、象徵等方式預示人物的命運和情節的發展。這些燈謎和讖語不僅是文學藝術的體現,也反映了作者曹雪芹對人物命運的深刻思考。

燈謎

燈謎在《紅樓夢》中多次出現,尤其是在元宵節等節日中,賈府上下常常通過猜燈謎來娛樂。這些燈謎往往暗含深意,既是對當時社會文化的反映,也是對人物命運的暗示。

  1. 賈寶玉的燈謎
    賈寶玉在元宵節時曾出過一個燈謎:「身自端方,體自堅硬。雖不能言,有言必應。」謎底是「硯台」。這個燈謎表面上是對硯台的描述,但實際上暗示了賈寶玉的性格和命運。他雖出身富貴,但內心堅定,最終選擇出家,與世俗決裂。

  2. 林黛玉的燈謎
    林黛玉的燈謎:「朝罷誰攜兩袖煙,琴邊衾里總無緣。曉籌不用雞人報,五夜無煩侍女添。」謎底是「更香」。這個燈謎暗示了林黛玉的命運,她的一生如香一般短暫而悽美,最終香消玉殞。

  3. 薛寶釵的燈謎
    薛寶釵的燈謎:「有眼無珠腹內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葉落分離別,恩愛夫妻不到冬。」謎底是「竹夫人」。這個燈謎預示了薛寶釵與賈寶玉的婚姻,雖然表面圓滿,但最終因賈寶玉的出家而未能長久。

讖語

讖語在《紅樓夢》中多以詩詞、夢境或人物對話的形式出現,往往帶有預言性質,暗示人物的結局或情節的發展。

  1. 太虛幻境中的判詞
    賈寶玉在太虛幻境中看到的判詞,如「金陵十二釵正冊」中的判詞,每一首都對應一位女子的命運。例如,林黛玉的判詞「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暗示了她早逝的命運;薛寶釵的判詞「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則預示了她雖賢惠卻孤獨終老的結局。

  2. 賈元春的讖語
    賈元春省親時,曾點了一齣戲《乞巧》,戲中唱詞「天上人間兩渺茫」暗示了她雖貴為皇妃,但最終因宮廷鬥爭而早逝的悲劇命運。

  3. 賈母的讖語
    賈母在書中多次提到「樹倒猢猻散」,這句話不僅是對賈府衰落的預言,也暗示了賈府最終分崩離析的結局。

燈謎與讖語的作用

  1. 預示命運
    燈謎和讖語通過隱晦的方式揭示了人物的命運,增強了小說的悲劇色彩。例如,林黛玉的燈謎和判詞都預示了她的早逝,而賈寶玉的燈謎則暗示了他的出家結局。

  2. 深化主題
    這些文學手法不僅豐富了小說的藝術表現力,也深化了「人生如夢」「世事無常」的主題,使讀者感受到命運的不可抗拒。

  3. 增強象徵性
    燈謎和讖語通過象徵和隱喻,將人物的性格、命運與自然景物或日常物品相聯繫,增強了小說的象徵性和哲理性。

總之,《紅樓夢》中的燈謎和讖語不僅是文學藝術的精華,也是理解人物命運和小說主題的重要線索。通過這些手法,曹雪芹不僅展現了人物的悲劇命運,也表達了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思考。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

相關解夢:

{ "vars": { "account": "UA-78075135-2" }, "triggers": { "trackPageview": { "on": "visible", "request": "pagevie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