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沙龍量子糾纏的故事:從惡夢到美夢
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中的一個奇特現象,它描述了兩個或更多個粒子之間的一種關聯,使得一個粒子的狀態無論多遠都會即時影響另一個粒子的狀態。這種關聯是非局域的,並且違反了古典物理學中的定域性原理。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最神秘和最難理解的特性之一,它不僅挑戰了我們的直覺,也開啟了許多新的科學和技術的可能性。
量子糾纏的故事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當時量子力學的創立者們,如愛因斯坦、波爾、薛定諤、海森堡和狄拉克,正在試圖理解原子和次原子粒子的行為。他們發現,量子力學的方程式預測了粒子可以同時具有相互對立的本質屬性,如位置和動量,直到它們被測量時才會坍縮成一個確定的狀態。這種態稱為疊加態,它是量子力學的一個基本概念。
然而,量子糾纏的概念是由愛因斯坦和他的合作者波多爾斯基(Boris Podolsky)和羅森(Nathan Rosen)在1935年提出的,他們當時是想用這個概念來揭示量子力學的不完備性。他們提出了著名的EPR悖論,這是一個思想實驗,其中兩個粒子在一個高能事件中分離,並在分離後仍然保持疊加態的關聯。愛因斯坦認為,這種關聯意味著量子力學隱含了一種遠距作用,這違反了物理學中的因果律和定域性。他稱這種遠距作用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並認為它是不合理的。
愛因斯坦的批評激起了量子力學支持者們的反駁,其中最著名的是薛定諤,他提出了量子糾纏的概念,並將其視為量子力學的一個內在特性。薛定諤認為,量子糾纏是自然界的一種基本現象,它不需要任何超自然的解釋。他還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即薛定諤的貓,來展示量子糾纏的荒謬性和量子力學的內在矛盾。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量子糾纏的概念逐漸被物理學家們接受,並在理論和實驗上得到了發展。1964年,約翰·貝爾提出了一個不等式,後來被稱為貝爾不等式,它可以用來檢驗量子糾纏是否真的違反了定域性。1982年,阿蘭·阿斯佩(Alain Aspect)領導的一個實驗小組首次違反了貝爾不等式,這為量子糾纏的存在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隨著量子力學的不完備性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量子糾纏的應用價值也開始被認識到。在20世紀90年代,量子信息科學的領域開始形成,它探索了量子糾纏在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密碼學中的潛力。量子計算機利用量子糾纏來進行並行計算,這比傳統計算機更快地解決某些類型的問題。量子通信利用量子糾纏來實現安全的通信,這可以抵抗黑客攻擊。量子密碼學利用量子糾纏來生成和傳送無法被破解的密鑰。
今天,量子糾纏不再是一個科學上的惡夢,而是一個美夢成真的故事。它不僅揭示了自然界的奧秘,也開啟了新的技術革命。雖然量子糾纏的許多應用還處於研究階段,但它們已經展示了改變世界的潛力。量子糾纏的故事是一個從懷疑到信仰,從夢想到現實的科學史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