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映射方式
星座映射方式是指在數字通信中,將數據比特映射到星座圖上的符號點的過程。星座圖是一種二維圖形,通常用於表示調製信號的可能狀態。常見的調製方式包括QPSK(四相移鍵控)、16-QAM(16點正交幅度調製)和64-QAM(64點正交幅度調製)等。
-
QPSK(四相移鍵控):
- QPSK使用四個不同的相位來表示兩位二進位數據。
- 每個符號代表兩個比特,因此星座圖上有四個點,分別位於單位圓的0度、90度、180度和270度。
-
16-QAM(16點正交幅度調製):
- 16-QAM使用16個不同的符號點,每個符號點代表四位二進位數據。
- 星座圖通常是一個4x4的方格,符號點均勻分布在I(同相)和Q(正交)軸上。
-
64-QAM(64點正交幅度調製):
- 64-QAM使用64個不同的符號點,每個符號點代表六位二進位數據。
- 星座圖通常是一個8x8的方格,符號點均勻分布在I和Q軸上。
在星座映射過程中,數據比特首先被分組,然後根據調製方式對應的星座圖,將每組比特映射到相應的符號點。這些符號點隨後被轉換為模擬信號,通過信道傳輸。接收端則通過解調過程,將接收到的信號重新映射回數據比特。
星座映射方式的選擇對通信系統的性能有重要影響。高密度星座圖(如64-QAM)可以在相同的頻寬下傳輸更多的數據,但對噪聲和干擾更為敏感,因此需要更高的信噪比。低密度星座圖(如QPSK)則具有更好的抗噪聲性能,但傳輸效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