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廟旺落陷
星座廟旺落陷是占星學中的一個概念,用於描述行星在黃道十二宮中的不同狀態及其對個人命運的影響。具體來說,行星在星座中的位置可以分為廟、旺、落、陷四種狀態。
-
廟:行星位於其守護的星座時,稱為「廟」。例如,火星守護牡羊座和天蠍座,因此當火星位於這兩個星座時,就處於「廟」的狀態。此時行星的力量最強,能夠充分發揮其正面特質。
-
旺:行星位於與其特質相契合的星座時,稱為「旺」。例如,太陽在獅子座時處於「旺」的狀態,因為獅子座與太陽的自我表達和領導力特質相符。此時行星的力量也較強,但不如「廟」狀態。
-
落:行星位於與其特質相反的星座時,稱為「落」。例如,土星在獅子座時處於「落」的狀態,因為土星的嚴肅和限制特質與獅子座的自信和張揚特質相衝突。此時行星的力量較弱,難以發揮其正面作用。
-
陷:行星位於其守護星座的對立星座時,稱為「陷」。例如,月亮守護巨蟹座,而其對立星座是摩羯座,因此月亮在摩羯座時處於「陷」的狀態。此時行星的力量最弱,可能會表現出負面特質。
這些狀態在占星學中被用來分析個人星盤中行星的影響力,幫助解讀性格、命運和運勢。需要注意的是,這只是占星學中的一種解釋方式,實際影響還需要結合星盤的整體配置和其他因素進行綜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