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課程大綱

教育心理學課程大綱

課程名稱:教育心理學
課程代碼:EDU 201
學分:3
授課語言:中文/英文
課程類型:專業必修課
先修課程:普通心理學


一、課程簡介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過程中學習者的心理活動規律及其套用的學科。本課程旨在幫助學生理解學習者的認知、情感、行為發展及其與教育環境的關係,掌握教育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並能夠將其套用於實際教學情境中。


二、課程目標

  1. 理解教育心理學的基本概念、理論和研究方法。
  2. 掌握學習者的心理發展特點及其對教育的影響。
  3. 分析學習過程中的認知、情感和行為因素。
  4. 運用教育心理學理論設計有效的教學策略。
  5. 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夠評估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套用價值。

三、課程內容

第一部分:教育心理學概述

  1. 教育心理學的定義、歷史與發展
  2.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3. 教育心理學與教學實踐的關係

第二部分:學習者的心理發展

  1. 認知發展理論(皮亞傑、維果茨基)
  2. 情感與社會性發展(埃里克森、班杜拉)
  3. 個體差異與教育(智力、學習風格、特殊教育需求)

第三部分:學習理論

  1.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巴甫洛夫、斯金納)
  2. 認知學習理論(布魯納、奧蘇貝爾)
  3.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4.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馬斯洛、羅傑斯)

第四部分:學習動機

  1. 動機的定義與類型
  2. 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
  3. 動機理論(自我決定理論、成就目標理論)
  4. 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策略

第五部分:教學設計與評估

  1. 教學目標的設計與分類(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
  2. 教學策略的選擇與套用
  3. 學習評估的方法與工具
  4. 反饋與改進教學

第六部分:課堂管理與學生行為

  1. 課堂管理的原則與策略
  2. 學生問題行為的預防與干預
  3. 師生關係與溝通技巧

第七部分:教育心理學的套用

  1. 教育技術中的心理學套用
  2. 跨文化教育中的心理學問題
  3. 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未來趨勢

四、教學方法

  1. 課堂講授:系統講解理論知識。
  2. 案例分析:結合真實教育情境分析問題。
  3. 小組討論:探討教育心理學的實際套用。
  4. 實踐活動:設計教學方案並進行模擬教學。
  5. 文獻閱讀:閱讀經典教育心理學文獻並撰寫報告。

五、考核方式

  1. 平時成績(30%)

    • 課堂參與(10%)
    • 小組討論與報告(10%)
    • 作業與案例分析(10%)
  2. 期中考試(30%)

    • 理論知識與套用能力測試
  3. 期末考試(40%)

    • 綜合考核課程內容,包括理論與實際套用

六、參考教材與資源

  1. 主要教材

    • 《教育心理學》(作者:伍新春,高等教育出版社)
    •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作者:Robert E. Slavin,Pearson Education)
  2. 推薦閱讀

    • 《學習的科學與教學的藝術》(作者:約翰·D·布蘭思福特)
    • 《動機與人格》(作者:亞伯拉罕·馬斯洛)
  3. 網路資源

    • 中國知網(CNKI)相關論文
    • Coursera、edX等平台的教育心理學課程

七、課程安排(示例)

周次 主題 內容
第1周 課程介紹 教育心理學的定義與歷史
第2周 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3周 認知發展 皮亞傑與維果茨基的理論
第4周 情感發展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 ... ...
第16周 課程總結 教育心理學的套用與未來趨勢

八、備註

本課程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學生需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並完成相關作業。課程內容可能會根據教學進度和學生反饋進行調整。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

相關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