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恆河猴心理實驗

恆河猴心理實驗,又稱為「哈洛的母愛實驗」,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哈里·哈洛(Harry Harlow)在20世紀50年代進行的一系列著名實驗。這些實驗旨在研究嬰兒與母親之間的依戀關係,特別是接觸安慰和安全感在依戀形成中的作用。

哈洛的實驗對象是恆河猴,他設計了兩種「代理母親」:一種是鐵絲網製成的「母親」,上面裝有奶瓶,可以提供食物;另一種是覆蓋著柔軟布料的「母親」,不能提供食物,但可以提供觸覺上的安慰。實驗結果顯示,儘管鐵絲網母親提供食物,但幼猴更傾向於與布制母親待在一起,尤其是在感到害怕或不安時。這表明,幼猴對母親的依戀不僅僅是基於食物供應,更多的是基於接觸安慰和安全感。

哈洛的實驗對心理學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挑戰了當時流行的行為主義理論,即嬰兒依戀主要是基於食物供應的觀點。實驗結果表明,情感聯繫和身體接觸在嬰兒的健康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些實驗也引發了倫理上的爭議,因為實驗中的幼猴經歷了極端的孤獨和壓力。儘管如此,哈洛的研究為理解人類和動物行為中的依戀理論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並對兒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和動物行為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

相關解夢:

{ "vars": { "account": "UA-78075135-2" }, "triggers": { "trackPageview": { "on": "visible", "request": "pagevie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