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不出位"出自周公的《象辭》
「思不出位」這一表述實際上並非出自周公的《象辭》,而是源自《周易》中的《艮卦》。《艮卦》的卦辭中有「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的描述,其中「思不出位」是對《艮卦》爻辭的一種解釋或延伸理解。
「思不出位」意指人的思想應當與所居的位置相符合,不應超越自身的職責和範圍。這種觀念強調個人應當安於本分,專注於自己的職責,避免越界或過度干預他人事務。這一思想在古代中國哲學中具有重要地位,體現了儒家和道家思想中關於個人修養與社會秩序的核心理念。
「思不出位」這一表述實際上並非出自周公的《象辭》,而是源自《周易》中的《艮卦》。《艮卦》的卦辭中有「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的描述,其中「思不出位」是對《艮卦》爻辭的一種解釋或延伸理解。
「思不出位」意指人的思想應當與所居的位置相符合,不應超越自身的職責和範圍。這種觀念強調個人應當安於本分,專注於自己的職責,避免越界或過度干預他人事務。這一思想在古代中國哲學中具有重要地位,體現了儒家和道家思想中關於個人修養與社會秩序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