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會發展八段論:青少年期是什麼
心理社會發展八段論是由心理學家艾瑞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提出的理論,描述了人類從嬰兒期到老年期的八個心理社會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個核心的心理社會危機,個體需要通過解決這些危機來實現健康的心理發展。
在青少年期(約12至18歲),埃里克森將這一階段稱為「自我認同 vs. 角色混淆」(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這一階段的核心任務是建立自我認同感,即對自己是誰、自己的價值觀、目標和未來方向有清晰的認識。青少年會開始探索不同的角色、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身份。
如果青少年能夠成功解決這一危機,他們將形成穩定的自我認同感,並為成年期做好準備。然而,如果未能成功解決這一危機,可能會導致角色混淆,表現為對自己的身份和未來感到迷茫,甚至可能影響到成年後的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
總的來說,青少年期是一個關鍵的過渡階段,個體需要在探索中找到自己的身份,並為成年期的獨立生活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