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物理學計算

心理物理學(Psychophysics)是研究物理刺激與心理感覺之間關係的學科。它主要探討如何通過物理刺激的變化來量化人類的感知反應。以下是心理物理學中常見的計算方法:

1. 韋伯定律(Weber's Law)

韋伯定律描述了最小可覺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 JND)與刺激強度之間的關係。公式如下: [ \Delta I = k \cdot I ] 其中:

  • (\Delta I) 是最小可覺差(JND)。
  • (I) 是刺激的初始強度。
  • (k) 是韋伯常數,不同感官的 (k) 值不同。

2. 費希納定律(Fechner's Law)

費希納定律描述了心理感覺強度與物理刺激強度之間的關係。公式如下: [ S = k \cdot \log(I) ] 其中:

  • (S) 是心理感覺強度。
  • (I) 是物理刺激強度。
  • (k) 是常數。

3. 史蒂文斯冪定律(Stevens' Power Law)

史蒂文斯冪定律進一步修正了費希納定律,提出心理感覺強度與物理刺激強度之間的關係是非線性的。公式如下: [ S = k \cdot I^n ] 其中:

  • (S) 是心理感覺強度。
  • (I) 是物理刺激強度。
  • (k) 是常數。
  • (n) 是指數,不同感官的 (n) 值不同。

4. 信號檢測理論(Signal Detection Theory, SDT)

信號檢測理論用於分析在噪聲背景下檢測信號的能力。常用指標包括:

  • 敏感性(d'):反映感知系統區分信號與噪聲的能力。 [ d' = \frac{\mu{\text{信號}} - \mu{\text{噪聲}}}{\sigma} ]
  • 決策標準(β):反映個體的決策傾向(保守或冒險)。

5. 心理測量函式(Psychometric Function)

心理測量函式用於描述刺激強度與感知機率之間的關係。通常採用S形曲線(如邏輯函式或正態累積分布函式)擬合數據。

6. 閾值計算

  • 絕對閾值(Absolute Threshold):能夠被感知的最小刺激強度。
  • 差別閾值(Difference Threshold):能夠被感知的最小刺激強度變化。

7. 心理物理實驗設計

  • 恆定刺激法(Method of Constant Stimuli):通過呈現一系列固定強度的刺激,記錄被試的反應。
  • 極限法(Method of Limits):逐步增加或減少刺激強度,直到被試感知到變化。
  • 調整法(Method of Adjustment):被試主動調整刺激強度,直到達到感知閾值。

以上是心理物理學中常用的計算方法和理論,它們為研究感知與刺激之間的關係提供了量化工具。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

相關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