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考題題庫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心理學考題類型和示例,供參考:
1. 基礎心理學知識
- 題目:什麼是條件反射?請舉例說明。
- 答案:條件反射是通過學習形成的反射行為,由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提出。例如,狗在聽到鈴聲(原本是中性的刺激)後,經過與食物(無條件刺激)的多次配對,最終只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唾液(條件反應)。
2. 發展心理學
- 題目: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包括哪些階段?請簡要描述每個階段的特點。
- 答案:皮亞傑將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 感知運動階段(0-2歲):嬰兒通過感官和動作探索世界,發展客體永久性。
- 前運算階段(2-7歲):兒童開始使用語言和符號,但思維具有自我中心性。
- 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兒童能夠進行邏輯思維,但僅限於具體事物。
- 形式運算階段(12歲及以上):青少年能夠進行抽象思維和假設推理。
3. 社會心理學
- 題目:什麼是「從眾行為」?請解釋其心理機制。
- 答案:從眾行為是指個體在群體壓力下改變自己的態度或行為,以符合群體規範。其心理機制包括:
- 信息性影響:個體認為他人比自己更了解情況,從而選擇跟隨。
- 規範性影響:個體為了避免被排斥或懲罰,選擇與群體保持一致。
4. 臨床心理學
- 題目:抑鬱症的主要症狀有哪些?請列舉至少五項。
- 答案:抑鬱症的主要症狀包括:
- 持續的情緒低落或悲傷。
- 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或樂趣。
- 睡眠障礙(失眠或過度睡眠)。
- 食慾改變(體重增加或減少)。
- 疲勞或精力不足。
5. 認知心理學
- 題目:什麼是「工作記憶」?它與長期記憶有何區別?
- 答案:工作記憶是指個體在短時間內處理和存儲信息的能力,容量有限,通常與當前任務相關。長期記憶則是信息的永久存儲,容量幾乎無限,存儲時間較長。工作記憶是信息進入長期記憶的「中轉站」。
6. 人格心理學
- 題目: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包括哪些部分?請簡要描述。
- 答案:弗洛伊德將人格結構分為三個部分:
- 本我(Id):遵循快樂原則,追求即時滿足。
- 自我(Ego):遵循現實原則,協調本我與超我的衝突。
- 超我(Superego):遵循道德原則,代表內化的社會規範。
7. 教育心理學
- 題目:什麼是「自我效能感」?它對學習行為有何影響?
-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完成某項任務的能力的信念。高自我效能感的學生更願意接受挑戰,堅持面對困難,從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成果;低自我效能感的學生則容易放棄或迴避困難任務。
8. 實驗心理學
- 題目:什麼是「雙盲實驗」?它的設計目的是什麼?
- 答案:雙盲實驗是指實驗中的研究者和參與者都不知道實驗的分組情況(如實驗組和對照組)。其設計目的是為了消除實驗中的偏見,確保結果的客觀性。
以上題目覆蓋了心理學的多個領域,適合用於複習和測試對心理學知識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