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入江南煙水路
《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是宋代詞人晏幾道的作品。這首詞抒寫了主人公對心上人的相思之情和離愁別緒。全詞語言樸實,清新溫婉,意境含蓄優美,運用白描寫情態動作,生動傳神,真摯感人,體現了小晏詞淡而有味,淺而有致的獨特風格。
上片寫夢裡相思。下片寫醒後遣懷。全詞語言清暢,而抒情有遞進、有頓挫,故沉摯有力。
起首三句:「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是說夢遊江南,夢中始終找不到離別的「心上人」。「行盡」二字,狀夢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於夢中的潛意識活動,深更可知。「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這兩句寫得最精彩,它表示夢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緒無處可說,已經夠難受;醒來尋思,加倍「惆悵」,更覺得這「消魂」的誤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後重疊;但重疊中又用反跌機勢,遞進一層,比「江南」一詞的重疊,更為曲折,自然也就倍增綿邈。這種以反跌為遞進的句法,詞中不多見。詞之上片,寫夢中無法尋覓到離人。
下片轉寫寄意。「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說的是寫了情書,無從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無可彌補、無可表達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樂來排遣。「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用的樂器是秦箏。古箏弦、柱十三,每根弦有柱支撐,「柱」左右移動以調節音高,弦急則高,弦緩則低。他借低音緩弦抒發傷別的情懷,移遍箏柱不免是「斷腸」之聲。以「緩弦」、「移柱」來表達其「幽懷難寫」,可見以行動寫心理,自有其妙處。
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稱小晏亦是「古之傷心人」,所以寫出來的詞,「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這首詞就有這種淡而有味,淺而有致的獨特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