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心理學解釋名詞
在國考心理學中,解釋名詞是常見的題型,主要測試考生對心理學基本概念、理論及術語的理解與掌握。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心理學名詞及其解釋:
-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
由費斯汀格(Leon Festinger)提出,指個體在面對矛盾或衝突的認知時產生的心理不適感。例如,當行為與態度不一致時,個體可能會調整態度或行為以減輕不適感。 -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由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指個體對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項任務的信心。高自我效能感的人通常更有動力面對挑戰,並堅持達成目標。 -
操作性條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
由斯金納(B.F. Skinner)提出,指行為受其後果影響的學習過程。例如,獎勵會增加行為的發生頻率,而懲罰則會減少行為的發生。 -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
由鮑比(John Bowlby)提出,探討嬰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情感連結。依附風格會影響個體未來的人際關係與情感發展。 -
潛意識(Unconscious)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的概念,指個體無法直接察覺的心理活動。潛意識中的內容可能影響個體的行為、情感與決策。 -
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由班杜拉提出,強調個體通過觀察他人行為及其後果來學習。例如,兒童可能通過觀察父母的行為來學習特定行為模式。 -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
由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等人提出,研究如何提升個體的幸福感與心理健康,而非僅僅關注心理疾病。 -
壓力與應對(Stress and Coping)
拉扎勒斯(Richard Lazarus)提出的理論,探討個體如何評估壓力源並採取應對策略。應對方式可分為問題導向與情緒導向兩種。 -
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
榮格(Carl Jung)提出的概念,指人類共有的深層心理結構,包含原型(Archetypes)等普遍存在的象徵與意象。 -
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
指個體在無意識中儲存與提取的記憶,例如技能學習或習慣性行為。與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不同,內隱記憶不需要有意識的回憶。
這些名詞是心理學中的重要概念,理解其定義與相關理論有助於在國考中取得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