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日身便死一生真偽誰復知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日身便死,一生真偽誰復知。

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放言五首》中的第三首。全詩通過對比周公和王莽的歷史故事,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真偽難辨的感慨。

周公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輔佐年幼的成王,因其權力過大而遭到流言蜚語,甚至有人懷疑他圖謀不軌。然而,周公始終忠誠於周室,最終以德服人,贏得了後世的讚譽。

王莽則是西漢末年的權臣,表面上謙恭有禮,深得人心,但實際上卻暗中篡奪了漢朝的政權,建立了新朝。他的行為最終被歷史證明是虛偽的。

詩中的「向使當日身便死」一句,假設周公和王莽在他們各自的流言和謙恭時期就去世了,那麼他們一生的真偽又有誰能知道呢?這句話反映了作者對歷史評價的深刻思考,即一個人的真實品性和行為往往需要時間的檢驗才能被真正認識。

這首詩通過對歷史人物的反思,提醒人們在評價他人時要謹慎,不要輕易下定論,因為真偽難辨,只有時間才能揭示一切。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

相關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