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吐哺握發
周公吐哺握髮,是中國古代的一個著名典故,出自《史記·魯周公世家》。這個典故講述了周公旦為了國家大事,廢寢忘食、不辭辛勞的精神。
周公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在周武王去世後,周公旦輔佐年幼的周成王,成為周朝的重要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為了國家的安定和發展,日夜操勞,甚至連吃飯和梳洗的時間都不願意浪費。
有一次,周公旦正在吃飯,突然有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他立刻放下手中的食物,吐出嘴裡的飯,趕去處理政務。又有一次,他正在洗頭,聽到有緊急事務,便握住濕漉漉的頭髮,立即前去處理。這些行為充分體現了周公旦以國事為重、無私奉獻的精神。
周公吐哺握髮的典故,後來被用來形容那些為了國家大事而廢寢忘食、不辭辛勞的人。這種精神在中國歷史上一直被推崇和傳頌,成為後世官員和知識分子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