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占星太陽星座
吠陀占星學(Vedic Astrology),又稱印度占星學,是基於古代印度經典《吠陀》的占星體系。與西方占星學不同,吠陀占星學使用恆星黃道(Sidereal Zodiac)而非回歸黃道(Tropical Zodiac),因此兩者的星座劃分存在差異。在吠陀占星學中,太陽星座被稱為「Rashi」,代表一個人出生時太陽所在的星座。
吠陀占星學中的太陽星座
吠陀占星學將黃道帶分為12個星座,每個星座占30度。這些星座與西方占星學的名稱相同,但由於恆星黃道的差異,兩者的星座位置會相差約23度。因此,一個人的吠陀太陽星座可能與西方占星學中的太陽星座不同。
12個吠陀太陽星座
-
牡羊座(Mesha)
出生日期:約4月14日 - 5月14日
特質:勇敢、積極、熱情。 -
金牛座(Vrishabha)
出生日期:約5月15日 - 6月14日
特質:穩定、耐心、務實。 -
雙子座(Mithuna)
出生日期:約6月15日 - 7月14日
特質:靈活、好奇、善於溝通。 -
巨蟹座(Karka)
出生日期:約7月15日 - 8月14日
特質:敏感、情感豐富、保護性強。 -
獅子座(Simha)
出生日期:約8月15日 - 9月14日
特質:自信、領導力強、富有創造力。 -
處女座(Kanya)
出生日期:約9月15日 - 10月14日
特質:細緻、務實、追求完美。 -
天秤座(Tula)
出生日期:約10月15日 - 11月14日
特質:和諧、公正、注重平衡。 -
天蠍座(Vrishchika)
出生日期:約11月15日 - 12月14日
特質:深刻、神秘、富有洞察力。 -
射手座(Dhanu)
出生日期:約12月15日 - 1月13日
特質:樂觀、自由、熱愛探索。 -
摩羯座(Makara)
出生日期:約1月14日 - 2月12日
特質:自律、務實、目標明確。 -
水瓶座(Kumbha)
出生日期:約2月13日 - 3月13日
特質:獨立、創新、富有理想。 -
雙魚座(Meena)
出生日期:約3月14日 - 4月13日
特質:敏感、富有同情心、想像力豐富。
如何確定吠陀太陽星座
由於吠陀占星學使用恆星黃道,太陽星座的計算需要基於出生日期、時間和地點進行精確校正。通常,吠陀太陽星座會比西方占星學中的太陽星座提前約23度。例如,如果你在西方占星學中是雙子座,在吠陀占星學中可能是金牛座。
吠陀占星學的套用
吠陀占星學不僅關注太陽星座,還強調月亮星座(Nakshatra)和行星位置對個人命運的影響。它被廣泛套用於婚姻匹配、職業選擇、健康預測等領域,是印度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之,吠陀占星學中的太陽星座是理解個人性格和命運的重要起點,但其複雜性和精確性使其與西方占星學有著顯著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