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輔導活動課教案
國中心理輔導活動課教案
主題:情緒管理與壓力應對
一、教學目標
- 學生能夠識別並表達自己的情緒。
- 學生學會基本的情緒調節方法。
- 學生了解壓力來源,並掌握簡單的壓力應對策略。
二、教學準備
- 情緒卡片(包括高興、悲傷、憤怒、焦慮等情緒)。
- 壓力應對策略的PPT或海報。
- 分組討論的題目卡片。
三、教學過程
1. 導入(5分鐘)
- 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思考:「你們最近有沒有遇到讓自己情緒波動的事情?當時你們是怎麼處理的?」
- 簡要介紹今天的主題:情緒管理與壓力應對。
2. 情緒識別與表達(15分鐘)
- 分發情緒卡片,讓學生選擇一張最能代表自己當前情緒的卡片。
- 請幾位學生分享他們選擇的情緒及其原因。
- 教師總結:情緒是正常的,關鍵在於如何識別和表達它們。
3. 情緒調節方法(20分鐘)
- 教師介紹幾種常見的情緒調節方法:
- 深呼吸法:通過深呼吸放鬆身心。
- 轉移注意力:通過運動、聽音樂等方式轉移注意力。
- 積極思考:用積極的角度看待問題。
- 分組討論:每組選擇一個方法進行討論,並分享如何在實際生活中套用。
4. 壓力來源與應對策略(20分鐘)
- 教師通過PPT展示常見的壓力來源(如學習壓力、人際關係等)。
- 介紹幾種簡單的壓力應對策略:
- 時間管理:合理安排學習和休息時間。
- 尋求支持:與朋友、家人或老師溝通。
- 放鬆技巧:如冥想、瑜伽等。
- 讓學生分組討論自己遇到的壓力及應對方法,並分享討論結果。
5. 總結與反思(10分鐘)
- 教師總結今天的課程內容,強調情緒管理和壓力應對的重要性。
- 請學生寫下今天的收穫和感受,並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套用所學方法。
四、課後作業
- 請學生在日記中記錄一周內自己的情緒變化,並嘗試使用今天學到的情緒調節方法。
五、教學反思
- 教師反思本次課程的教學效果,記錄學生的反饋,以便改進未來的課程設計。
通過本次心理輔導活動課,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緒,掌握基本的壓力應對策略,從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