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律期心理學
他律期心理學是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提出的認知發展理論中的一個重要階段,主要出現在兒童2至7歲的階段。這一階段是兒童認知發展的第二個階段,緊接在感知運動期之後。他律期的核心特徵是兒童對外部規則和權威的依賴,以及他們尚未發展出獨立判斷和道德推理的能力。
在他律期中,兒童的思維表現出以下特點:
-
規則的外在性:兒童認為規則是由外部權威(如父母或老師)制定的,是不可改變的。他們傾向於嚴格遵守規則,並將其視為絕對正確。
-
道德現實主義:兒童傾向於從行為的結果而非動機來判斷行為的對錯。例如,一個不小心打碎十個杯子的孩子可能被認為比故意打碎一個杯子的孩子更「壞」,因為前者的行為導致了更大的破壞。
-
自我中心主義:雖然這一階段的兒童開始理解他人的存在,但他們仍然難以完全從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他們往往認為自己的觀點是唯一正確的。
-
缺乏可逆性思維:兒童在這一階段尚未發展出可逆性思維,即無法理解某些操作可以逆轉或恢復原狀。例如,他們可能認為將液體從一個寬口杯倒入一個高瘦杯後,液體的量發生了變化。
-
對權威的依賴:兒童傾向於依賴成人的指導和規則,認為成人的判斷是絕對正確的。
他律期是兒童道德和認知發展的重要過渡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積累,兒童逐漸進入自律期,開始發展出獨立判斷和道德推理的能力,能夠理解規則的靈活性和他人的觀點。
皮亞傑的理論為理解兒童心理發展提供了重要框架,同時也為教育實踐提供了指導。通過了解他律期的特點,教育者和家長可以更好地支持兒童的認知和道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