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文星座
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的星座系統與西方的星座系統有所不同。中國古代將天空劃分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這是一種獨特的星官系統,主要用於天文觀測、曆法制定和占卜。
-
三垣:指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分別代表天帝居住的宮殿、朝廷和集市。
- 紫微垣:位於北天極附近,象徵天帝的居所。
- 太微垣:位於紫微垣的東南方,象徵朝廷和官員。
- 天市垣:位於紫微垣的東北方,象徵集市和百姓。
-
四象: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 青龍:代表東方,象徵春季。
- 白虎:代表西方,象徵秋季。
- 朱雀:代表南方,象徵夏季。
- 玄武:代表北方,象徵冬季。
-
二十八宿:中國古代將黃道附近的星空劃分為28個區域,稱為二十八宿。每個宿由若干恆星組成,用於標記月亮和行星的運行位置。二十八宿分為四組,每組七宿,分別對應四象:
- 東方青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 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
-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
-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
中國古代的星座系統不僅用於天文觀測,還深刻影響了文化、曆法、占卜和哲學思想。例如,二十八宿與農曆、節氣、五行學說等密切相關,體現了中國古代天文學與人文科學的深度融合。